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6):24-26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22个省(除台湾省外)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同时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为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评价模型计算方法简便,计算结果客观、科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以及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消费水平及人民富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组合评价模型对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区域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相对发达地区(第Ⅰ类区域)3个、欠发达地区(第Ⅱ类区域)2个、不发达地区(第Ⅲ类区域)9个。今后应加强对第Ⅱ类、第Ⅲ类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同时也要确保第Ⅰ类地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与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存在密切的关系,“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城协调”是大多数沿海城市得以繁荣发展的共同规律;以秦皇岛市为例,选取1997~2006年港口与城市发展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测算了港口和城市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港城协调发展指数模型;运用线性回归拟合、绘制协调发展指数变化曲线图等方法对秦皇岛港城发展协调程度进行测算,得出秦皇岛市港城系统在1997~2001年协调程度较高,2001-2003年动态协调度是下降类型,2004年达到初级协调,2005年和2006年为优质协调阶段;通过分析协调度变化的原因提出了促进秦皇岛港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6):61-66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阐述了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定义,时序立体数据表的构造方法,同时文章对多维动态数据系统给出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较为详细的计算步骤,并对这种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立体式的综合与简化,最后应用于区域经济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兵团14个师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评价指标,构成兵团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兵团各师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排名及评价,最后提出提升兵团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基于我国11个沿海地区建立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选取了四个子系统水平,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以及海洋科技力量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18个可直接量化的指标.通过数据搜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个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11个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综合排名,以及各主成分得分排名,分析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入手,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作了评价分析: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区域特色明显,省城合肥和沿江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市水平相对较低;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对进一步提高安徽省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一、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规模小,产业素质水平低2000年,新疆GDP为1364亿元,居全国25位,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居全国19位,第二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居全国2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489亿元,居全国24位,全国地方财政收入6384亿元,新疆为95.5亿元,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为10365.1亿元,新疆为205.5亿元,全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为34152.6亿元,新疆为374.5亿元,居全国第25位,全国进出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新疆为22.6亿美元,全国直接实际外商投资额为407.2亿美元,新疆为0.19亿美元.总体来看,经济生活中存在问题有: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农村市场低迷,国企改革进展缓慢,结构不合理状况日益突出,工业低速低效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农民收入出现下降,社会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财政形势不容乐观.产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处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艰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实现外延向内含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主题,绿色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聚焦于北京市水资源的绿色发展,利用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对于北京市水资源绿色发展有显著影响的五个因子——节水技术的应用、GDP的绿色程度、人口因素、政府投资、公用设施建设,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北京市水资源绿色发...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贵州为例,分析旅游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揭示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县级区域作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量度区域经济时间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1978-2009年来贵州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规律,同时,选取11个经济发展指标,运用主成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贵州82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根据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将其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8个县市实际情况的调查,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方面选用37个具体指 标,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综合评 价。评价结果显示, 1999~2012年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从1999年的 -15.348 0提高到2012年的28.732 9。特别是2005年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批准建设之后,地区 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增长幅度较大,说明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显 著支持作用。通过分析指出影响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因子,分别是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因 子、产业结构因子、人口素质范畴、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因子。并通过主因子的变动情况,指出影响该地区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柴达木盆地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不均, 限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人力资源实力较弱,科教投入不足,影响其工业转型;产业结构不合理。最后, 提出促进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各县(市、区)2019—202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向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