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景花日前撰文探讨了我国企业家的“短命”现象。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家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然而,人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家大都“短命”。这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与发展战略的连续性,而且也影响了企业家职业化的进程。中国企业家“短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中国企业家整体素质不  相似文献   

2.
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人力资源瓶颈的制约作用。实现“资本文化”向“人本文化”的突围、“小家文化”向“大家文化”的突围、“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突围、“奉献文化”向“贡献文化”的突围,是民营企业突破人力资源瓶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制度视角解释并分析了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现象,制度安排及其内生的“游戏规则”决定了企业家行为的选择.在当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寻租、投机和投资移民既是一种无奈选择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在于改善企业家生产和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完善企业家实业投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为一批堪称时代弄潮儿的企业家一展身手、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然而,要在这精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竞争舞台上最终成为成功的逐鹿者殊为不易,需要具备许多条件,而高人一筹的“见识”,则是企业家赢得竞争、决胜市场的最重要的条件。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家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见识”呢?我认为主要应有“四  相似文献   

5.
30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两个最重要的成就,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新阶层崛起。在制度建设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阶层分化方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阶层快速崛起。中国企业家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一具有深刻变革的时期,他们既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儿”。又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中国面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李佳睿 《东北之窗》2010,(20):10-13
上世纪80年代。无论从产业的各项指标考量。还是拿品牌地位说话,大连的服装业堪称中国的龙头,也因此获得了“服装城”的美誉。 随后的近20年里,虽然大连服装企业依然努力前行,但到目前为止,能在国内市场上被消费者认同并接受的大连服装品牌还不多。 2005年的服装节上.作为唯一获得此届服装节“创业成就奖”和“明星企业家”两项个人殊荣的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的颁奖感言饱含了一位企业家的责任意识:“大杨集团拥有过许多光环,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希望大连服装企业能够团结起来集体突围。”  相似文献   

7.
““长虹换将”引发的思考之一 :“十倍速时代”来了 ,WTO来了 ,世界各国的企业家来了 ,21世纪也接踵而至 ,中国以什么样的人才去迎接、去参与这场全球化的竞争?“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此乃古语 ;“厂长经理遍地开花”、“中国没有企业家” ,这是今论。是耶非耶?我们不妨对中国企业家的演进 ,来个热点冷视———古人云 :“预则立 ,不预则废。”“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 ,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竞争是全面的 ,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 ,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检验与考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相似文献   

8.
面对竞争日趋加剧的全球一体化市场,我们的企业往往采取过度化竞争策略,使得企业市场环境恶化。一些企业运用非常手段追求市场占有份额,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企业想方设法试图击败竞争对手,却走入了恶性竞争怪圈,使得经营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90年代初,美国知名企业家们为了避免过度化竞争经营,纷纷发起竞争经营理念与决策创新热潮,提出了“生态优化”与“效率超越”的竞争经营辩证思想,使企业在生存领域、市场空间、竞争与联合以及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都有了突破发展。研究知名企业家们的竞争经营辩证理念与决策创新,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家们迎接WTO的挑战,创新经营与决策,带领企业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徽商”、“晋商”曾经显赫一时,风光无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粤商”、“浙商”、“沪商”等也都纷纷崛起,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纵横驰骋。就在我们大家关注思考这些现象的同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河南商人也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走出故土,走南闯北,征战商海,成为新兴崛起的“豫商”群体。  相似文献   

10.
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基石,其定义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也体现了时代特征。浙江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改革开放舞台上担任重要角色,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观视角对企业家更好地经营企业、教育子女、提高生活质量及中国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浦 《中国经贸》2009,(15):88-89
从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到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再到发布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意见.一季度以来连续出台的战略性经济政策.扩大了人们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大家期待着,即将召开的九届市委八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上海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从GDP一度低迷的态势中突围.更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是县区改革工作关键性的一年,也是工作难度较大的一年。今年是继续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在本世纪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八五”和“九五”相衔接的一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充分考虑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实现宏观与微观改革、企业改革与其它相关改革、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的综合配套,又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带动新体制的全面建立。根据这一改革形势和改革任务的要求,1995年的县、区改革工作必须贯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重在突破上,打成功率上,以“点”的突破去带动“面”的整体推进。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省体改委把县区改革工作重点放在“抓住三个试点,搞好五项突破”上。  相似文献   

13.
老板的退路     
壹总裁杰克·威尔奇有一句名言 :“掌握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 ,还是掌握企业的命运?两层意思也许兼有。对于企业家来说 ,一进一退 ,都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而我们发现 ,正应了那句“上山容易下山难” ,中国企业家 ,掌握自己“进”的命运竟相对得心应手一些 ,起码基本上是一种积极的姿态 ,而在辉煌之后 ,不从容的“退”、被动的“退、尴尬的“退”、狼狈的“退”、痛楚的“退”的例子太多了!心态上 ,企业家们很难将自身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分割开 ,决策时 ,又很难摆脱来自企业外部的影响 ,最终往往导致“两伤”。人们看多了“‘英雄’退隐—…  相似文献   

14.
100多名东部的青年企业家西部行 ,首站即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到之地 ,处处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瞩目 ,自治区的主要领导悉数迎接并设盛宴款待。有人打趣道 :西部人的热情要把我们融化了 !这些日子来 ,青年企业家在聊天、交谈中 ,都深有感触 :西部人对“西部大开发”寄予了殷切希望 ,并迅即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具体表现出来 ,就是他们的到来 ,让宁夏人格外激动和珍惜。西部人热切地盼望着他们来投资、立项。在“中国青年企业家西部行”的启动仪式上 ,东部青年企业家们还未进入会场 ,宁夏企业家代表席上已经座无虚席 ,记者一打听 ,不少人并未被…  相似文献   

15.
<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重在“五个转变”“五个提高”。“民营企业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这是2004年2月3日习近平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标题和主题词。2005年11月25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再造自我》一文,开篇就说,“民营经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走出一条依托自主创新、营建自主品牌、弘扬自强文化、构建自身特色的新路”。时隔14年后的2018年11月11日,习近平又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及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鼓励民营企业“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9月,金色的季节。当全球最具实力的企业家聚集浦江之畔、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下,对“未来中国五十年”高谈阔论,各抒己见时,会场外,有着“东方曼哈顿”美誉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的宽广大道上,红底白字,用传统斯宾塞字体标示的“可口可乐”广告随处可见。和他的产品一样,在众多与会嘉宾中,我们也见到了“可口可乐”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17.
冯洁 《浙江经济》2010,(3):40-41
经济学家说,“调结构”是要在“保增长”的前提下苦练内功,找准定位,实现突破;企业家说,“调结构”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无论是哪一方的声音,体现的都是一种辩证的思虑.  相似文献   

18.
冯洁 《浙江经济》2011,(1):23-23
在2010年12月23日举行的“2011浙江经济新年论坛”上,由专家、企业家共同组成的智囊团队同聚一台,对于未来五年甚至是更长发展阶段的形势、问题与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深谙变革之道的企业家们纷纷亮出了自身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专家们则为整个浙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个个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们曾经有一个空子多、机会大的转型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企业家们习惯了靠投机取巧而能一夜暴富的思维,相映成趣的是策划业出奇火爆起来,策划业的兴起,更助长了这种思维的发展。而如今,一方面,随着一些策划老手的纷纷落马,另一方面,像联想等一批战略型企业的异军突起,那些无战略的企业家们是应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无战略意识”和“无战略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了。中国企业家普遍的短视行为在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面临许多关系企业命运的  相似文献   

20.
柴金 《发展》2003,(9):44-45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问题富豪”案件,如刘晓庆、杨斌等等,无不与银行信贷密切相关,从这些相关案件可以获知的情况看,这些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缺陷的一次次“完美风暴”,就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声称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时,这些“问题富豪”似乎轻松地突破了这些制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问题富豪”的庞杂的来龙去脉,仅仅从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富豪”事件反映了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哪些缺陷?商业银行面临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投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