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票据业务的主要形式,在方便经营活动、满足短期资金需求、改善融资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票据业务各环节的风险也不断增加,这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文结合具体实践,分析了目前一般企业在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现状、目标定位并进一步探索了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以期为同类企业或面临同类问题的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银行承兑汇票以其固有的信用优势,被企业广泛使用。尽管银行承兑汇票存在低风险的优势,但在现实中由于假票、背书不规范等诸多原因而导致各种纠纷,使企业蒙受损失或增加企业收款成本。该文从银行承兑汇票汇票的业务流程分析存在的风险,然后从内部控制体系的角度在总结历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其风险管控提出解决方法,以期能对企业降低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和支付工具.但随着这项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企业在收取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关注并了解银行承兑汇票风险表现形式和发生票据业务时的风险特点,采取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大力推行并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加强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理,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和支付工具。但随着这项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企业在收取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关注并了解银行承兑汇票风险表现形式和发生票据业务时的风险特点,采取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大力推行并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加强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理,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5.
崔晓丽 《现代商业》2015,(2):198-19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银行承兑汇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信用支付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使用,推动了企业间商品流通速度和资金周转速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日益扩大、经济业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同时,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企业的一种货币性实物资产和融资工具,潜在的风险固然客观存在,但企业在收取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的风险不容忽视。企业应当了解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形式,采取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银行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好,作为金融机构,银行在现代化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各大银行在承兑汇票业务运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风险,由此可见,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还需要意识到的是,银行在承兑汇票业务运营中的风险也是各具特征,如果不及时对此问题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就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运营风险特征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开立,并由承兑银行承兑(即承认到期无条件兑付),到期由付款行无条件付款的一种商业票据.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具有使用灵活,兑现性强的特性,对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企业界的共同青昧,但随着这项业务广度和深度的扩展,银行承兑汇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且也越来越大,有些问题已成为企业潜在的风险.如何有效加强管理,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作为一种支付、流通和结算工具,以其流通性强、变现能力快等特点,在银行和企业间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并成为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入和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但银行在快速发展银票业务的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因签发银票而带来的存款结构变动和其他可能产生的风险。本文通过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甲银行)为当地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发银票案例,分析如何发现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无论在信用、收益、还是利率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为获利而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本文试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做出研究,并针对当前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风险提供控制策略,旨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彤鸿 《海峡经贸》2001,(10):50-51
随着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要发展,就要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不断拓展中间业务和进行金融创新。当前,票据业务作为中间业务品种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各金融机构已经普遍达到共识,票据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在加强票据业务经营的同时加强票据风险管理,已成为发展票据业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随着贴现业务的快速增长,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隐藏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本文试图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所面临的形势、票据业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贴现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防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5)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持续加剧,银行的经营压力普遍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银行开始大力拓展承兑汇票业务,希望能够给银行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然后目前银行在承兑汇票汇票业务风险防范方面的落后严重拖累了这一业务发展,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承兑汇票业务风险,这成为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具体风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具体成因,探讨了业务风险防范具体策略,以期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带来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文 《商》2014,(39):129-129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金融结算手段之一,在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增加银行利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其潜在的风险也日渐暴露。本文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相关风险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较快,成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新的亮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同时,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也大量显现,有的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通过这几年对商业银行报表的审计,笔者发现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融资行为日趋的活跃,尤其票据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有着较高的信用,流动性也非常高,日益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不可缺少的理想工具,但因有些企业和银行存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银行承兑汇票也屡屡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及以往相关文献存在的不足,从民间金融角度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成因,并从法规监管和金融创新改革两方面提出防范对策,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承兑汇票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是信贷进一步收缩的表现;银行违规开票是倒买倒卖承兑汇票的源头;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市场促成资金链的断裂;从银行内部入手,建立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区域性金融服务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承兑汇票的潜在风险性和客观性是由其作为企业的货币性实物资产而存在的,因此要严格执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引发票据风险的根源上进行监控,并积极规避银行承兑汇票流转各个环节的流通风险,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再加上央行的力推,规模占比得到了快速提高,受到了银企双方的共同青睐。然而,随着承兑额度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也出现了一些风险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本文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谈谈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识别及防范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庆国 《商业科技》2014,(18):184-186
依法协助人民法院等有权机关的执行工作,是商业银行的法定义务,也是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定义务,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由于实践中存在个别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明确甚至冲突和交叉,个别有权机关执行依据不明、程序不清等现象,导致银行在协助执行中无所适从,给自身造成重大的声誉风险和财务损失。笔者以一件银行协助公安机关冻结银行承兑汇票案例,从承兑行(付款人)和贴现行(合法持票人)维权角度进行实务剖析,进而从票据法理论及法律角度进行客观论证,最后从立法层面和银行实务操作层面提出建议,旨在抛砖引玉,期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明确的指导意见,保障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什么叫“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BANKERS' ACCEPTANCES,B/A)就是远期汇票以银行作为付款人,并经该行承兑的汇票。它是在固定的,或确定将来的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汇票经过承兑,承兑人就承担了不可撤销的义务,在到期日必须支付票面金额给予善意持票人。有了这项“承兑”,任何投资人愿意在汇票尚未到期之前,贴现买入,持至到期日,可以获得如数偿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