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俊 《环境经济》2014,(9):37-37
正汽车高速行驶,从内罗毕到蒙巴萨,已过数百公里。一望无际的非洲稀树草原,锈红色的砂土,一丛丛多刺灌木和矮草。眼睛有点倦怠了,有种情绪潜滋暗长:乏味。可不是?太单调了。忽地,一株株造型奇特的大树闯入视野,孤独耸立,突兀而神秘。"猴面包树!"我惊呼,从未见过,仅凭直觉。日落时分,云霞披红。一株株银瓶插花般的大树,直指苍穹。树干粗壮笔直,顶着扭曲的树枝。枝桠干枯短小,盘结宛若树根。余晖洒落,银灰色的树干竟泛着金红,坚挺的身躯站成了幕幕一柱擎天的剪影,股股苍凉流淌在晚霞中。先前的倦怠全消,我无比兴奋,对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任文 《新经济》2012,(3):42-43
花卉小百科樱花: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相似文献   

3.
圈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随处都有。一般来说,人都不愿离群索居,而喜欢“呼朋唤友”,因此,许多人会因爱好而结成圈子。在圈子里,彼此可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技艺,增添生活情趣。这样的圈子,是值得倡导的。然而,有一种圈子,却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这就是腐败圈子。  相似文献   

4.
攀登高山,虽然艰苦,但看到了远处的风景。畅游大海,虽然很累,但观赏了海里的珊瑚。生而富足,虽未经历炼,但拥有着安逸和温暖。生而贫困,虽然遭受磨难,但收获了坚强和达观。人生之中就这样处处充满矛盾。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感觉到繁华。只有穿越过黑暗,才能感受到光明。只有经历寒冷,才能感受到温暖……  相似文献   

5.
城色     
昨天、今天,明天。连接的是历史,纽带乃文化。天与地,江与海,交汇在东方这座城……她是多色块的。阳春三月,麦苗和油菜花青黄相间。寅阳,江苏第一个出太阳的地方,红彤彤的朝阳喷薄在蔚蓝的海上。五山,屹立扬子第一窗口,石块是极为难得的紫色,面前是东去的第一大河,绿波似细密的绸缎铺展开来,蔚为壮观。五彩纷呈。一座古遗址。到过上海北部、长江北岸的南通,不能不去西北的海安,海安西北  相似文献   

6.
古人手札,处处可见人情物意之美。比如,王羲之的《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又如,胡介的《与康小范》:"笋茶奉敬。素交淡泊。所能与有道共者,草木之味耳。"草木之味、四时佳兴与浅语温言搅拌在一起,用纸墨包裹着,在某个早上送进书房来。良友,新茶,还有窗外的好天色,这样的时光过得越慢越好。  相似文献   

7.
经纬新议     
一、做好地震灾区恢复生产工作。一要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以修复重要基础设施、搞好重点工程、抓好农业抢收抢种、搞活商贸流通、保障群众生活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二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坚持恢复生产与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相结合,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发展优势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三要主动自救,多方支援。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帮扶力度,充分依靠灾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受灾企业和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减轻灾害损失。四要注重安全,维护稳定。加强地震监测,防范次生灾害,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安全审查验收。五要广开渠道,扩大就业。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开展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六要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把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恢复生产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8.
上映4天,票房过1亿。上映18天,票房2.6亿人民币。连续上映一个月,票房超3亿。上映伊始,毁誉参半。从史诗大片的宣传转向了娱乐大片,励志大片的造势。这,就是《赤壁》,火烧票房的《赤壁》。大明星,大导演,大投资,大制  相似文献   

9.
欧债危机让整个欧洲都饱受困扰,除了人们众所周知的国家和地区,一些不那么引人注意的地区,也未能幸免。拉利内阿市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城。和欧洲大部分其他地方一样,那里的夜晚安详而宁静。不过一到早上,你才会发现那里与众不同的地方。大清早,小城的居民们就会起来,匆匆赶至边境。人群中,有清洁女工,有保姆,有建筑工人,甚至还有走私小贩。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离开小城,去其他地方谋生。到了上午11点,小镇的交通已变得非常拥挤,熙攘的车辆和人群已经从  相似文献   

10.
成宇 《经济》2011,(12):118-119
山西省霍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尧帝建都平阳,立行宫于霍州。嗣后,尧庙在霍,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水是生命之源,滋养生灵,哺乳万物,孕育生命。在这块祥瑞之地,霍州市自来水公司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为中心,稳步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谱写了霍州市供水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商周刊》2012,(22):66-67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直困惑于瞭望台的选址,不在青岛最高点,却在市内第二大山头。今日踏入青岛山炮台山遗址公园,想要寻找答案。走在林间道上,两边郁郁葱葱,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透过林间缝隙,晴空投来碎影,洒在地上,格外清爽。继续走着,期待前方问题的解答,却又有些留恋走过的路。路不是很长,却十分平整。走着走着,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是到了制高处。碧海青天尽收眼底,霎时间明白瞭望台的选址确实合情合理。青岛山并不是青岛最高点,却有着极佳的视野。据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1 3年11月23日深夜,青岛的天空开始飘起冰凉的雨滴。这冬日冷冷的雨,有着比秋雨更萧索的况味,仿佛痛苦的眼泪,洗刷着青岛上空的浓烟。冬日的冷雨敲窗,想起22日黄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鲜活的生命被炸得血肉模糊,化为尘,化为土,化为烟,悲痛叹息。冬日的雨夜,一盏灯,在床头亮着。长夜漫漫,无心睡眠。雨声潇潇,心情寂寥。灯—昏昏,书在掌心。在这样的雨夜,打开林少华老师的散文集《雨夜灯》,书里书外,凄凉雨声与深夜灯光,交织在一起。林老师近年出版的每一本散文集,我都读  相似文献   

13.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为柏科,圆柏亚科、刺柏属常绿小乔木。其树姿优美,冠形挺拔,形似宝塔,极具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杜松球果含挥发油,可药用,有发汗、利尿、镇痛之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木材坚硬,致密,有香气,耐腐朽,可供制造工艺品、雕刻、器具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中产     
职业光鲜,衣着优雅,收入很给力。有文化,践行公民意识。爱互联网,爱公共讨论。爱格调生活,爱精致消费。爱高尔夫球馆,爱歌剧、诗歌、画展。我不是富人,我是中国式中产。是草根,也是尴尬的存在。我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狂奔。我们被赋予一个稳定家国的中坚形象,背负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我们为身份困惑,为未来焦虑——我们一路踉跄追赶国家前  相似文献   

15.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人。是明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其早年追求功名,然九试不中。嘉靖初,由巡抚推荐,以岁贡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敬称文待诏。三年后,致仕归,主吴中风雅三十年。享年九十,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  相似文献   

16.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水穷沧海畔,路尽小山南。且喜乡园近,言荣意未甘。关于闾丘晓,存世的资料不多,但是,只言片语中,对此人的评价不高,比如说,在安史之乱中,对忠臣名将张巡见死不救,比如说,寻隙杀了王昌龄。按照这些说法,他应当是王昌龄的同时代人。他做过一个刺史这样的官。但是,据说他也未得善终,是被棒杀的。  相似文献   

17.
路坦 《经济改革》2010,(12):14-15
在玉树,外乡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从老板到打工者,他们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成为玉树重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牦牛广场是玉树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从早到晚,人流不断。地震之后,这里原先土木结构的门面房大多倒塌,商户们把生意都搬到了救灾帐篷里。广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交易当属虫草,当地藏民三五成堆聚在一起,讨价还价。等谈好价格,卖家便把虫草倒在地上,不许挑拣,一根虫草几十元。一个小小的塑料袋装满虫草,大概能卖几万元。  相似文献   

18.
赵振华 《经济》2013,(Z1):15
吃喝是人体所必需的,每天要吃饭。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东南西北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均好客,同学朋友吃饭聚会,无可厚非。问题不在这些,而在于大吃大喝,不少人请客吃不到一半就倒掉造成巨大浪费。毛主席早就批评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问题的实质还不在这些,因为用自己家钱吃自己家人吃饭,请自己家客人,奢华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符合伦理道德但也不违法,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树立新风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用公款大吃海喝。  相似文献   

19.
阡陌 《新经济》2012,(9):94-95
行走乌镇,心境澄明。自由无非如是,自在无处不在。2003年的夏天,一部《似水年华》的故事让我认识了这座桐乡小镇。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如泛黄的老照片,沉寂而静谧。若干年后的初秋,我循着记忆中的美好,独身来到这里,文和英故事发生的地方。清晨的乌镇,干净得如水洗过般,不沾一丝风尘,不见一位旅人。湿润的青石板路反射淡淡的光泽,复原着一座古镇该有的容颜。两  相似文献   

20.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寅、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一生,如王稚登所言:“公之一身,山河灵淑,海胡之肆,悬黎结缘。发为文章,日星光焰……咀翠含香,冰霜齿颊。发为丹青,蓬莱石气,千龄并秀,虎头之技”。王世贞说:“吴中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以五年,信夫,文先生盖兼之也”可见他一生的为人处世、诗文书画无不为人所仰慕。正是“书画遍海外,芳名垂千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