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金琪尔 《商》2013,(22):297-298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正面一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逐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本研究以直接从事生产的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的素质框架,并比较了自动加工和手动加工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下对一线生产员工素质要求的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王蕾蕾 《商业时代》2012,(35):32-33
本文结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指出制造业生产物流存在的主要组成模块,以此为基础从采购物流、制造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四方面设计制造业企业进行高效的生产物流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并为制造业的生产物流持续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亚生产网络分工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东亚生产网络分工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东亚生产网络分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影响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国内因素进行考察,东亚生产网络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整体以及不同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将东亚生产网络分工的作用效应进行分解,发现东亚生产网络分工主要是通过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技术外溢效应途径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出口竞争力,但理论上所预期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未发生促进作用。东亚生产网络分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途径在制造业不同部门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东亚生产网络分工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效应所驱动,即便是此类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程度很高的制造业行业所获得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却并非由东亚生产网络分工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技术外溢效应所推动。这种分工状况容易导致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锁定效应,压缩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打通制约国内经济循环的堵点,释放国内生产体系动能,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2016版WIOD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制造业投入数字化视角研究国内生产网络关联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投入数字化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延长生产长度和释放消费潜力三条途径显著提高了国内生产网络关联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对国内生产网络关联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制造业内部,还对制造业外部生产网络关联产生了更强的促进作用,而且数字领域立法强化了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对国内生产网络关联的促进作用。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均国民收入在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影响国内生产网络关联的过程中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我国应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制度性供给,打通上下游生产分工堵点,扩大制造业生产辐射网络,加速形成全国各产业协同发展和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于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省而言,在要素成本提升、金融危机导致出口急剧锐减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对支撑制造业升级,有效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着重对广东省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生产服务业主动向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动力要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最好等一系列结论,并就此对促进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给出了四点对策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合理利用精益化生产改善中国制造业现状,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合理利用精益生产 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合理利用精益化生产改善中国制造业现状,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尤其在制造业层面,自由与多样化分工的产业制造与要素资源的流动特性,正逐步取代传统贸易体系。在推行制造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实现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我国制造业生产长度,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持续增加;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长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从制造业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流向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相对较弱。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提出创新制造业技术,引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制造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成本管理中引入ERP成本管理系统。本文结合我国制造业进行分析,探究ERP成本管理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珠三角APS和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并与典型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生产对APS的依赖度很低而APS生产对制造业的依赖度很高,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APS对生产的贡献度较弱,APS和制造业之间互动性不强;制约制造业和APS产业互动发展的因素有珠三角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服务业开放步伐慢、产业组织结构不优、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1.
先进制造业不同于过去的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结合了计算机、机械等各种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对制造业设计、生产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让制造业变得更加高效和节能,制造业的产品生产也显得更为灵活。先进制造业的产生是先进制造业技术与过去制造业的结合。先进制造业不仅是先进技术,还包括先进的产业和管理。面临新的环境,武汉市应该提前对制定好相应的发展策略,对先进制造业的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保证先进制造业稳定的发展。据此,对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可以让武汉的经济以更好地方式增长,让武汉的经济更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子勇 《中国市场》2010,(49):38-38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扩大生产服务业开放有利于制造业融合开放带来的先进生产服务技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对2000-2018年我国生产服务业开放现状及生产服务业开放渗透率考察,发现近年来我国生产服务业开放滞后导致生产服务技术渗透到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渗透增长率较低,服务型制造能力还比较落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任重道远。进一步分析表明,营商环境改善不足、双向驱动力不强和内部结构不平衡是我国生产服务业开放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更高水平生产服务业开放的双向驱动力、优化生产服务业开放内部结构等策略,尽快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业开放水平,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三高四新”战略指导下,湖南省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一方面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在与制造业关联度最高的物流业上寻找企业达成降本增效的路径。在探索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必要性和满足制造业企业依托的物流平台属性下,第五方物流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契合度较高。利用第五方物流的特有功能去服务制造业企业,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减少物流成本费用,提高企业专注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五方物流平台促进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对于发挥其产业功能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内涵的界定,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进行了三维分析,并从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由"网"到"网"三个层面对全球生产网络构建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生产制造业与上游的顾客和下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生产制造业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制造业外包的蓬勃发展,承接外包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加剧,到底是生产外包还是生产经营一体化是当今制造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生产外包战略进行探究,并分析了耐克公司生产外包在虚拟生产上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各国都参与到生产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进口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显著促进本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基础上,除了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还要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服务的企业,加快高质量制造业发展,不断增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各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步趋于"同质化",市场竞争已进入了服务竞争的时代。制造业的"业务服务化"是制造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举措。笔者在分析制造业服务的特点及我国制造业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营销水平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