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南省首家旅游集团-中州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0月9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从而结束了本省旅游经营相对滞后、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竞争失控、效益不高的状况,为省委政府实施“以旅游业开路,带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河南是全国农业、人口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遗产灿若群星,遍布中原大地;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大相国寺都是闻名海内外的名胜古迹。河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涿州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比较情况 1、与北京市房山区相比。涿州与北京市的房山区毗邻。从文物资源保有量看,房山有云居寺、周口店古猿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和十渡文化文物旅游景点;有镇江口夏家店文化遗址、琉璃河商周文化遗址(青铜器文化);有上房山寺、金陵等一批文物旅游资源。总的看,房山历史文化底蕴比较丰厚,文物旅游开发较早,其中云居寺和周口店古猿人遗址已经具备地区性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理论学习与研究》2011,(12):F0002-F0002
石家庄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秀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共有A级景区26处(其中5A级1处,4A级20处),拥有以国家5A级景区西柏坡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产品;有被称为世界桥梁鼻祖的赵州桥、人文始祖伏羲台以及千年古刹柏林寺、隆兴寺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长青—华阳景区在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的秦岭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文历史文化体系中,处于时空坐标体系的圆点核心地位;其文化资源具有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人文优势;长青—华阳景区应该溶铸"绿色、古色、红色"三色文化于一炉,打造"东亚中心地标,秦岭核心华阳"的形象品牌,营造"秦岭核心地,千峰秀华阳"、"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旅游形象和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5.
廖晓静 《经济经纬》2000,(5):96-98,100
面对国内外旅游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及中国“入世”在望的良好机遇,就河南人口资源大省、内陆交通大省的优势而言,就河南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造就出来的丰厚旅游资源而言,就近年来河南旅游已建成的产业规模和体系来看,就目前全球化社会发展观念转型的必然选择来看,就国内外持续发展的产业趋势及其发展的市场前景和后续空间来看,就其在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所能发挥的产业优势来看,理性思考当是河  相似文献   

6.
宫维祺 《发展研究》1996,(11):36-38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自身向多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认真地研究和加强闽北旅游文化建设,对于加快闽北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闽北旅游文化的鲜明个性 与其他的旅游区相比,闽北旅游文化的个性十分鲜明。主要表现为: ——渊远流长。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内陆腹地。四千年前,闽越先民就在这里点燃了远古文明的火光,写下了一段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史。如浦城牛鼻  相似文献   

7.
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秦学颀 《经济地理》2002,22(1):115-119
在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定位结构中,都市旅游被定位为重庆旅游的中心。而都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要发展重庆的都市旅游业,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重庆的文化价值,培育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重庆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个方面。在发展重庆都市旅游时应对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包装,开发“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都市风貌”这三大品牌,突出景区主题,注重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8.
一、天水市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现状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中部,古为“丝绸之路”重镇,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人文始祖伏  相似文献   

9.
侯燕 《生产力研究》2011,(10):171-173
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河南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评估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文化旅游业竞争力的增强。文化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依据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从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企业效益等六个方面,利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河南及其周边省份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河南提升文化旅游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整合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宋都古城的发展理念,在区域性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开封旅游开发模式及功能应定位为郑州的“后花园”,发挥人文旅游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功能,实现两城旅游优势的功能互补,本文通过分析开封旅游市场的供需现状,并提出可能性的建议,以期对开封旅游经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茹 《经济论坛》2003,(18):67-67,70
一、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新兴产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这是现代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呈现轻型化的必然结果。我国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同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旅游资源也可与世界各国相媲美。这为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充分调动了各地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并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予以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旅游…  相似文献   

12.
从石峡考古看岭南早期古文化的土著性及多元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是中国古代人文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分区,岭南文化的土著性奠基于遥远的史前时代,史前文化一直保持着土著文化传统的主流地位,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受到多元外来文化的影响.石峡是岭南最典型的古文化遗址,是研究岭南早期古文化土著性与多元文化互动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一、山西旅游业发展概况及社会经济效益 山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现存古代建筑中,辽、金以前的占全国72.6%,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云岗石窟、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与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构成“一窟、两山、一河”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特征。  相似文献   

14.
涿鹿,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祖文化”。经专家学者多年反复考证,涿鹿县矾山镇一带,确系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从荒蛮时代步向文明社会的历史转折地,炎帝、黄帝、尤三大部落同时在琢鹿这块文明故地上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类发展史宝库中的奇葩。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始祖高尚、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爱国自强的精神,我们在80年代末特别是1993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捍卫始祖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妈祖文化联结两岸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峡两岸旅游交往中,妈祖文化具有某种核心的凝聚作用。大陆改革开放及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政策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发生诸多曲折,而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维系住的两岸人民的情缘始终绵绵不断,并且具有越来越大向心力。但台湾新领导人上台1年多来,台湾当局在加大政治“台独”图谋的同时,大肆怂恿岛内分裂势力在历史、文化、思想和教育等领域大搞“文化台独”,力图否定中国文化在台湾的地位,漠视台湾民间信仰源自祖国大陆的事实,甚至公然将台湾北港朝天宫称为“海内外各地妈祖的总庙”。这种“台独文化”的浊流对海峡两…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对近年开封国外旅游客源数据的分析表明,开封国外旅游市场在区域上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旅游经营较为稳定。开封应通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开发具有中原文化特色、自然景观特色浓郁的“开封”专题项目,形成以日、韩和港澳台地区为中心,东南亚、欧美为两翼的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7.
西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塑造以历史文化,人文山水为特色的古城形象是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厚重的文化主题,挖掘丰富文化内涵,实现多彩的文化回归是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所在;扩大市场营销,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人文环境是西安市旅游事业发展关键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河北省又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千姿百态、种类齐全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工艺精湛的土特产品、如火如茶的社会生活,还为河北省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据统计,河北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503处,而且,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仕居全国第一;各类文物精品达70余万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2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11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河北省有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经济论坛》2009,(17):137-138
一、实施“文化立县、旅游活县”战略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 1.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蔚县的人文自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齐全。蔚县集“十八个国家级”于一身,人文类包括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方城村,“蔚县剪纸、蔚县秧歌、拜灯山”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张建光 《发展研究》1997,(10):29-31
一、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争创全国一流旅游城市 武夷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奇秀甲于东南”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厚泽的历史文化,还有与风景区珠联璧合的国家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1996年城村古汉城遗址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