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玉米种植产业和全国玉米总体生产与供求情况的回顾,分析2013年玉米种植业的基本状况,对今后玉米种植及总体种植业提出有效建议,积极探索更加切实有效的支持农业生产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省长岭县长期种植玉米和杂粮杂豆、花生等大田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近年来,受种植比较效益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2015年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2%,成为全县第一大作物。今年以来,该县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着力构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农作物产业带。截至目前,该县籽粒玉米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具有一定耐旱性、耐寒性和耐贫瘠性种植特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相比,其更具优势.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饲养利用价值,目前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从实践出发,科学种植技术入手,就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作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意在为加大玉米种植力度,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相似文献   

4.
调研组在中宁县余丁乡调研今年春耕生产群众的种植意向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300亩,比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2170亩增加了1130亩,增加了52%。永兴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2670亩,比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3800亩减少1130亩,减少了42.3%;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调查组随即对全县灌区乡镇群众种植玉米和小麦意愿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在全县各乡村比较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同时也是玉米的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的发展,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逐步难以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在当今新技术背景下,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我国玉米种植效率提升的主要技术优化措施.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为我国玉米种植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仅次于稻和麦.玉米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接近五百年,在长期的栽种过程中,对栽培技术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和推广种植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产量、粮食储量,还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玉米种植技术以及如何加强和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沈阳市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全县198万亩的耕地,常年种植玉米达到150万亩以上。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成为法库近年来农业工作的重点。法库县针对玉米种植规模过大,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效益降低现状,按照"保压有序、取舍有度"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地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应该加强对玉米种植进行的研究,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种植之中,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先对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并针对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提出解决措施,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欲借助其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发展玉米加工业,必然要实现玉米的专用化,即大力推广专用玉米.而因专用玉米其特有的用途和生物学特性,其发展必然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吉林省种植的专用玉米品种主要有糯玉米、高淀粉玉米和高油玉米,大部分作为工业用途.但在种植的过程中,其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应当加强专用玉米种植基地的建设,实现专用玉米的规模化种植.同时,还应该完善专用玉米的定价机制,从而稳定玉米种植户的收入预期.  相似文献   

10.
玉米这在我国种植历史悠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变得尤为重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种植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来提高玉米这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成为技术人员不得不思考的课题.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开始.  相似文献   

11.
陈叶 《农家之友》2004,(2):28-28
1.隔离种植糯玉米和其他玉米品种混合种植时,由于串粉而使当代所结的种子失去糯性,变成普通玉米品质。因此,种植糯玉米时,必须与其他玉米有空间或时间隔离。在没有障碍物的平原地区种植糯玉米,田块周围300米内不能同期种植其他玉米品种。如果空间隔离有困难,可利用高秆作物、围墙等自然屏障隔离。在时间隔离上,需与其他玉米种植时期错开25天以上。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糯玉米,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与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常年玉米总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9%左右。2011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预计4538万亩,同比增加119万亩,增2.69%;预计产量1697万吨,同比增加62万吨,增3.79%。河南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随着对肉蛋奶需求的增加和玉米深加工的发展,饲用玉米和工业用玉米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11年河南省玉米饲用消费量约为700万吨、工业用玉米量约为5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一、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总产量降低.名山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粮食种植,特别是稻谷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由粮食种植大县变为以茶叶和粮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而且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及全国平均粮食种植成本收益、劳动生产率及商品率数据,运用粮食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及熵权法对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相对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优势显著;玉米种植效益呈直线下降趋势,小麦种植效益在波动中上升;1998~2012年平均玉米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为110.08%,比小麦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117.01%低6.93个百分点,表明玉米平均种植效益水平略低于小麦的种植效益水平。山东省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效益:(1)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减少粮食种植劳动力的数量,提高活劳动生产率;(2)提升生产资料的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物化劳动生产率;(3)加大资金、技术及劳动力投入,实行土地集约经营,提升粮食土地生产率;(4)提高粮食生产资金的利用效率;(5)扩大粮食出售数量,提高商品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东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鲜食(甜、糯)玉米,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87.5万亩.比2000年增加104.6万亩,增1.3倍,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名列全国第一。据统计,种植鲜食玉米比种植普通杂交玉米每亩增收600元。鲜食玉米已成为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时有发生,频繁的病虫害问题使得玉米作物的产量下降,对粮食安全造成损害,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经济、自然环境都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处理好玉米病虫害问题十分重要,应针对其病虫害的防治采取有效措施.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的类型,并根据病虫害的类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玉米作物廉价,容易种植,但是,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需要不断深入.根据专业人员广泛的实践经验以及工作经验,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需要有进一步理性的思考,以理论总结的方式记录玉米种植经验.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施肥以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玉米高产施肥及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调研组在中宁县余丁乡调研今年春耕生产群众的种植意向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300亩,比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2170亩增加了1130亩,增加了52%.永兴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2670亩,比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3800亩减少1130亩,减少了42.3%;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调查组随即对全县灌区乡镇群众种植玉米和小麦意愿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在全县各乡村比较普遍.根据中宁县农牧局调度,2013年小麦春播面积比去年的11.2万亩减少了3.6万亩,减32%;玉米则相应扩大了3.6万亩.  相似文献   

20.
依据呼和浩特市郊区田间试验提供的参数.针对单作饲草料玉米、单作紫花苜蓿.以及饲料玉米与紫花苜蓿条带式立体种植等模式.进行产量性状(生物学产量、经济学产量、主要营养物质产量)、经济效益、水分生产效应、养分生产效应和光能生产效应比较分析.综合运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评价.提出了适合内蒙古地区乳业饲草料生产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