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其拓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民消费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具体对策,即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引导农民科学消费;健全流通体制,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不仅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区域经济不平衡。互联网的发展在城乡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城乡网民规模差异,农村网民学历与发展趋势的差异,农村网民使用内容的差异和城乡政府服务部门的互联网发展差异几方面。导致城乡互联网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是收入的差距。为了改变这种差距,政府要从政策上进行导向,资金上进行扶持;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第三方中介平台的作用;要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环境和能为农民提供福利的电子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是四川革命老区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四川革命老区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型、建设特色小镇型、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型、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型等融合模式,分析了目前其融合发展主要存在城乡生活水平不平衡、城乡要素流动不对称、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人居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并提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拓宽要素流动渠道、补齐农村公共服务、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路径,以期为其他革命老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通信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较为翔实的通信普及率、通信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通信消费等环节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通信消费仍比较薄弱,值得各级政府和通信运营企业充分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快农村通信发展,提升农村通信消费水平,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的信息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本文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的理论逻辑,并进一步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优化路径。本文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助推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逻辑和效率逻辑。数字普惠金融以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内在要求与弱势群体追求更高物质水平的公平感和获得感的内在一致性,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社会价值逻辑。具体表现为:加速缓解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大幅改善农村消费和数字支付环境以及促进农村地区线上消费迅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依靠数字化工具实现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效率逻辑。具体表现为:提高信贷可得性、提高客户金融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为要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二是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为靶向,挖掘农村消费大市场潜力;三是以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场景为抓手,优化消费提振升级的金融生态;四是以规范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和创新数字技术为依托,加强...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体系关系到城乡生产物资与消费物资的生产与消费,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城乡物流体系发展不均衡,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给城乡生产消费带来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因此,优化城乡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现代物流网络是提高城乡消费水平的现实要求,需要从农村与城市生产消费的差距中寻找物流体系优化的切入点,探索物流节点与物流路径的协同优化方式,创新现代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湖 《农村经济》2006,(10):72-73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改善,必将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志。而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不佳、市场环境令人担忧等方面。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特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指出启动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必须积极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建立健全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增加土地资产性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城市环境不断得到重视和改善相比,农村环境在城乡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中承载了更多的不公平负担,加之农业化学品的应用等原因使农村环境自身纳污能力不断减弱并趋于饱和,逐步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关系的问题化表现.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并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与线性加权求和法计算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综合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地区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慢,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消费经济系统呈下降趋势且地区差异不断拉大;农村消费社会系统和农村消费环境系统的增长潜力在逐年提高;各省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增长潜力较大,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朱长明 《农业经济》2012,(4):127-128
当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低迷,农村市场启而不动,这与农村消费环境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环境落后、制度环境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社会文化环境保守.应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市场环境、引导农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念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基于安徽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正视城乡差异。以安徽数据为例,描述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概况,剖析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城乡公共产品支出的差异。通过分析建立模型找出关键因素,最后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城乡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间的差距构成居民总体健康消费差距的主体;东、中、西部居民健康消费差异特点各异;人口变动在减缓居民健康消费差距扩大方面起到的作用微小;最近几年农村内部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逐渐缩小,城镇内部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成为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农村物流的运作模式创新和调整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为农村物流体系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城乡流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流通差距逐年扩大、农村消费水平整体偏低。为缩小城乡流通差距的关键在于推进城乡流通产业的发展,构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城乡流通环境。  相似文献   

17.
龙波 《农村经济》2007,(5):49-53
通过对城乡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的比较分析显示,无论从城乡消费对比情况还是从不同区域农村消费对比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滞后性.这一滞后性一方面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重工业的加速发展,从而造成了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和规范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宏观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构建包含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对全国省区的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搭建包含26个具体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2003~2012年全国及30个省市区城乡一体化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对时空演变特征及省区差异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由缓慢增长向快速发展转变,呈“东高、西低、中均衡”的经济地理布局,但区域差异正逐渐缩小并呈收敛趋势。全国及较大部分地区步入城乡一体化扩张阶段,北京、上海率先进入城乡一体化初步实现阶段,而贵州仍处于起步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依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一体化带动,城乡规划和生产发展一体化相对滞后。[结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以及人民生活各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通过加强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政策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实现全国区域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进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构建包含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对全国省区的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搭建包含26个具体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2003~2012年全国及30个省市区城乡一体化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对时空演变特征及省区差异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由缓慢增长向快速发展转变,呈"东高、西低、中均衡"的经济地理布局,但区域差异正逐渐缩小并呈收敛趋势。全国及较大部分地区步入城乡一体化扩张阶段,北京、上海率先进入城乡一体化初步实现阶段,而贵州仍处于起步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依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一体化带动,城乡规划和生产发展一体化相对滞后。[结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以及人民生活各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通过加强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政策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实现全国区域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进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土地的低效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科学分析集约用地模式的内涵,在对城市及农村集约用地模式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差异,进行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的设计,从而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详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