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机构件,在国家法治化治理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阐述了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内涵及研究意义;从农村乡土社会规则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冲突,立法进程滞后和执法进程滞后影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揭示制约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若干障碍;从重构农村人文价值体系以培育法治精神,完善立法体系以强化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和激发基层组织力量以保障农村法制权威落地等方面给出破解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困境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林业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从强化法治意识、重塑林业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外部合作、提高群众认可度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乡贤作为新时代的乡村精英,在当代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加强党建引领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善法德相济的乡村治理制度和强化人才引进与数字化平台建设,有助于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是推进农场依法治理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农垦改革的逐步深化,农场社会治理重要性已日渐凸显。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繁荣种畜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快农场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使之更好地为农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从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黎珍 《农业经济》2023,(3):50-5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的是推动社会自治,而农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打造共建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至关重要。在推动农村社区协同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社区经济基础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与服务能力低,农民自主意识薄弱,农村地区法治文化及法治意识缺失等困境,制约了农村社区“共建、共治”格局的形成,因此必须充分激发农村社区经济活力,保障农村治理设施建设,转变农村社区传统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小清河居民区党委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本着"因地制宜、共同发展、稳步推进、共创和谐"的原则,围绕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构建平安幸福社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措施、新思路,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走出一条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乡村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乡村治理结构的演进史,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深刻的历史与实践逻辑。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对乡村治理结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为乡村社会结构的未来发展提高政治保障;营造良好的乡村法治文化环境,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焦乡村治理问题,找准乡村治理重点,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的科学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泰来农场积极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法治化治理体系、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平安创建中,将维稳的网络做实到基层,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居民住户,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静静 《山西农经》2022,(6):149-151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凝聚群众共识,推动乡村善治具有政治引领、道德教化、制度创新、社会整合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治理主体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因此,利用好、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独特功能,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基层自治、法治与德治融合共生,有助于将红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内在优势与效能,推动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矛盾悄然发生改变,法律援助范围与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而作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却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制约了农村法律援助效率与效果,不利于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对乡村法治振兴的助推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困境,提出发挥农村法律援助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助力乡村法治振兴,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法治秩序的建立是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共键.然而,乡村社会由于传统伦理秩序的惯性作用、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和立法执法的时常缺位等原因,致使法治秩序的建立不尽理想.现实农村法治秩序的建设除应完善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立法体系和执法机制外,应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扩大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中国法治建设正处于这样的阶段:不断增大法律的强制力,却未能给法律提供充分的正当性,因而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花样翻新的强制措施,使执法成本不断攀升,因此加强和改善国家秩序的正当化处理机制是法学界正面临的根本问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是党中央明确的基本思路。社会实践不断向前推进,法治建设须紧跟作出回应,任何社会都不应忽视法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在创新社会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不断创新方法,强化机制,发挥"大联合""大调解"工作体系作用,着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矛盾纠纷,使管理局各类矛盾纠纷数量明显减少,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效能建设十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效能建设就其本质来说是制度创新,是运用法治思维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列出"清单",明确边界,主动规范、约束政府行为,持续不断地抓作风、提效能,这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也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先行先试的"安徽实践"。效能法治建设是效能建设深化升级的2.0版,兼顾法治规范和行政高效,着力培厚发展的后发优势,形成效能建设法治和行政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效能法治建设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出台《安徽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实现机构和职责法定,依法强化对效能建设主体行为的规范约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同时让人民群众能有效地监督效能建设主体并获得满意的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奏响了深化改革的宏伟乐章,中国步入主动谋势新阶段。新的改革浪潮在相当程度上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国际竞争来反哺和倒逼,这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巩固中国在世界中的发展态势。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亮点是强调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16.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元素,群众文化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在组织建设乡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乡镇文化站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地,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现阶段,乡镇文化站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与现代文化中的"负能量"做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发展遵循"礼治秩序"向"政治秩序"再转变为"法治秩序"的路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取代传统的乡绅阶层治理,标志着中国乡村社会进入"政治秩序"时代。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催生下"法治秩序"逐渐形成,新型的乡村治理体系初现端倪。从目前的趋势看,结合"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将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乃至文化生活方面发挥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我省林业法制工作和依法治林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林业法制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发展理论的重要命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村社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此过程中基层社会面临的与基层组织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有关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身处这些矛盾中的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被征地拆迁家庭及其成员和一些特殊群体基于自身立场差异而有着不同的法治需求。要满足这些法治需求,需要政府就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制定综合性的实施方案、注重各项工作内容的协调推进、促进法治思维的全面贯彻,并且要注重对人员队伍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对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相对缓慢,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相对淡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完善相应法律体系,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