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收支     
《经济师》2001,(11)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顺差 ,或称国际收支盈余 ;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逆差 ,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 ,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武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0015)80年代,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外汇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国家外汇结存是指国际收支的盈亏差额,若差额为正,表明外汇结存增加,形成国家对外债权,这部分外汇占用基...  相似文献   

3.
中国涉外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一国的涉外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外资政策、外汇政策等。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由原来的“闭关自守”转为“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二十多年来,在这一政策体系的主导下,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外汇收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外汇收支逆差大国变成现今的顺差大国,  相似文献   

4.
相对贸易收支差额视角下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贸易收支差额/GDP比率测度的我国相对贸易收支差额与同一时间维度的经济增长率严重背离,说明我国并没有实行重商主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加速,相对贸易顺差水平在收缩,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降低,持有对华双边贸易逆差的国家试图以打压中国经济增长的措施来缩减对华贸易逆差的政策无效。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1999,(10)
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对( )因清偿债权债务和并非由于清偿债权债务引起的货币收支。a、另一国家 b、另几个国家 c、国际机构 d、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2、一定时期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超过货币支出总额为(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平衡 c、国际收支顺差 d、不确定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在( )内货币收支状况对比的统计报表。a、未来某一时刻 b、过去某一时刻 c、过去某一时期 d、未来某一时期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a、贸易收支、劳务…  相似文献   

6.
赵波 《经济论坛》2003,(3):10-11
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结构性特征1.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呈现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并存的结构性特征,总的顺差额偏大;资本项目顺差持续高于经常项目顺差,构成国际收支顺差的主体部分。2.具体从经常项目顺差构成来看,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商品贸易余额呈现持续巨额顺差,而服务与收入项目呈现持续扩大的逆差。以1997年为例,商品贸易余额为462.22亿美元,而服务与收入项目的逆差为116.48亿美元,当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5.74亿美元。再从商品贸易账户来看,加工贸易提供的顺差逐年…  相似文献   

7.
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会通过净出口渠道和长期资本流入渠道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其中,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减少有限,不会改变其顺差格局;资本金融账户收支差额会大幅度变化,其顺差地位可能发生扭转。因此,碳关税实施有利于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节;但为了避免碳关税对资本金融账户的过度冲击,我们在当前应一方面积极引导FDI投资领域的转向,提升外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外国直接投资是否会带来国际收支危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姚枝仲  何帆 《经济研究》2004,39(11):37-46
外国直接投资 (FDI)除了能够从资本形成、技术扩散和促进竞争等角度刺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还会对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如果FDI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债务负担超过其偿还能力 ,必然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国际收支危机。但是 ,由于FDI将同时影响一国的生产、出口和进口 ,因此需要全面地分析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论文构建了一个差分系统 ,考察了FDI通过九种渠道影响东道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动态效应。结果发现 ,FDI的利润回流虽然最终会超过FDI的净流入 ,但是 ,由于存在FDI的进出口行为 ,FDI对国际收支的净效应并不一定为逆差。在此基础上 ,论文分析了FDI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净效应在长期内为逆差还是顺差的条件 ,并讨论了这种差额是否能趋于稳定。论文还根据这两个命题 ,简要考察了FDI对中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9.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传统理论与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现象-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本认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失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及现实的变迁,这些解释不充分。当代货币贬值的国际遐以效应失灵问题主要来自于贬值陷阱及国际游资冲击,本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国企图只通过货币贬值策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本建议,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尽量放弃通货贬值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导出M-L条件验证公式及易于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实证公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进出商品的需求弹性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完全支持国际收支弹性理论,并显示我国对整个世界商品市场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不满足M-L条件.因此,若人民币升值不但不会减少我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反而会扩大收支差额.  相似文献   

11.
刘日红 《时代经贸》2011,(13):33-38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双顺差"格局,由此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外汇占款增加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问题。战后日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曾经经历了收支失衡、日元升值、流动性过剩和泡沫经济等问题。日本处理这些问题的做法与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储向梅 《经济师》2000,(8):126-12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结算业务量剧增将成为必然 ,非贸易外汇业务量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也会随之增加。而我国现行的非贸易外汇管理法规涵盖面小、不够具体且比较分散 ,这给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在管理和业务操作过程中带来许多困难。一、非贸易外汇收支管理规定不够系统 ,难以理解目前 ,非贸易外汇收支管理规定散布于《外汇管理条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中 ,难以准确理解。且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我国的对外旅游、劳务、货代运输业、新兴的 INTERNET收支交易等非贸易行业迅猛…  相似文献   

13.
易瓯 《资本市场》2003,(4):16-16
<正> 最近,国际上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有很多议论,关于人民币应该升值和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议论也不断出现。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否应该发生改变,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对此进行的解释。问:当前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今年外汇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收支呈现出良好态势。去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银行结售汇顺差比上年增长近50%;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到年末达到286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42亿美元;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当前外汇形势总体良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共同  相似文献   

14.
张惠宇 《当代经济》2018,(13):10-13
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外债的外汇积累.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本文将进出口差额、外债余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解释这些因素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进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外汇主要指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过程。静态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狭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本文所指的外汇是静态意义下狭义的含义。外汇管理,也叫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任意流出或流入,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集中外汇资金等目的,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利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对一国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玥  胡妍 《经济论坛》2004,(14):16-17
短期汇率水平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由于我国至今实行的是对贸易的强制结售汇制和对银行外汇头寸的额度管理,因此非政府部门对外汇保有量的调节余地不大,致使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被反映到了外汇市场的供求量上;又由于我国自1994年起就进入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仅1998年例外),因此在国内外汇市场上,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各国在90年代果断地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政策,但对外经济开放导致了国际收支的急剧恶化。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均有急剧的增长,但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却高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整个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从1994年的250亿美元左右增大到1998年的超过900亿美元,国际经常收支也出现有同样的动向。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表现在进口贸易额的扩大是很快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对人民币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文章对1980年以来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以及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检验美元汇率对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贸易逆差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在1990年以前,通过调整美元的汇率可以有效地改善对外收支,但是1990年之后,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不但没有改善对外收支,相反,反而使得对外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大。因此,美国当局期望通过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来改善中美对外收支逆差的思维,是错误的,中美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问题,需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简单的美元贬值来达成。  相似文献   

20.
适度外汇储备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应当拥有适度的外汇储备,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会造成资金浪费,过少会影响对外贸易的开展。下面,首先给出适度国际外汇储备量的基本含义,接着从分析外汇储备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着手,探讨如何确定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需求量,最后提出保持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的政策建议。一、适度国际外汇储备量的墓本含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包括四个部分: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