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删除了旧《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在外购固定资产时: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可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人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如果购入的固定资产发生退货,取得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返还收入的,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相似文献   

2.
一般纳税人收购废旧物资,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有关条例规定,其进项税额可按收购金额的10%扣除率计算。其入帐的收购金额为:实际收购金额减进项税额。例如,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收购一批废旧物资,实际支付金额为10000元,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会计分录为:借:材料———废旧物资(10000-10000×10%)9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   贷:现金10000如果该企业购进的废旧物资里有一部分改变了用途或发生非正常损失时,依照有关条例,进项税额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  相似文献   

3.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删除了旧《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在外购固定资产时: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可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  相似文献   

4.
建议增设“待扣税款”科目江苏洪泽县财政局韩树明,严硕勤,敦墅人一、起因财政部199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要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国内采购货物和接受劳务,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  相似文献   

5.
葛欣 《财会月刊》2011,(12):67-67
一、事业单位产成品盘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在购入非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要按照材料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果事业单位领用这些非自用材料研制产品,并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则要把材料的价款列入成本费用类科目,即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材料”科目。产品验收入库时,再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费用”科目。  相似文献   

6.
实行增值税后,一般纳税人在货物购进阶段,会计处理上实行价与税分离,属于价款部份,计入货物成本;属于增值税额部份,计入进项税额。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规定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是:企业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实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差额作为采购成本,借记“商品采购”科目。商品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商品采购”科目。供销合作社的收购部门实行“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按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要求,实物负责人“库存商品”入帐价为买价扣除进项税额后的采购成本价;付款员则以买价付款,包括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扣除进项税额后的采购成本。由于实物负责人与付款员的入帐价格不同,双方在核对帐项时比较困难,也难于操作。此外,供销社收购品种繁多,计价零星,要分品种计算各产品进项税额,工作量大,为此,笔者认为,实行增值税后,“库存商品”的入帐价以买价为好。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人账后,应结出本账户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讲行处理: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2.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  相似文献   

8.
工程物资核算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下设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明细科目。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购人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应按实际成本加上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该科目(专用材料等),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纳税人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对此项规定,笔者认为有几处不妥:  相似文献   

10.
近日。财政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7]26号文《关于自产自用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企业自产自用产品在移送使用时,应将该产品的成本按用途转入相应的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产成本”等科目;其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以及按税收规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等科目。以上会计处理是科学合理的。但对自产自用产品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其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就有值得商榷之处。现举一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进增值税会计方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改革和税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增值税会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现行增值税会计模式的弊端1.不符合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实际付出的是货物买价、采购费用和增值税(进项税),按照增值税价税分离的核算要求,采购成本部分计入货物成本,增值税税款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应是所支付的全部价款。进项税额不计入采购成本,企业所购货…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审计》1998,(6):11-11
增值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人账后,应结出本账户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讲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学军 《电子财会》2006,(12):45-47
东北地区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在该明细科目下增设①“固定资产进项税额”、②“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③“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专栏。其中专栏①用来记录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或应税劳务等而支付的、准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或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固定资产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专栏②用来记录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因某些原因而不能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专栏③用来记录企业已抵扣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另外,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企业以当年新增的增值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5.
“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货物”是增值税会计核算中经常碰到的两个问题,并且由于其规定的特殊性和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常常容易将它们混淆。从理论上讲,这两者并不容易混淆。“进项税额转出”实质上就是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必须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贷方转出去,或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直接记入固定资产等有关货物的成本中.“视同销售货物”则是指纳税人转移或使用某些产品时,必须按正常销售核算程序,计算销项税额。事实上,纳税人混淆两者并不是不能…  相似文献   

16.
商业企业实行增值税以后,仍有部分财会人员,在“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设置、购进商品未付货款其商品及进项税额的账务处理和发生退货、销售折让的业务处理上程度不同地存在把握不当,核算繁琐等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笔者试谈几点浅见。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设置增值税的全面实施使商业企业在流转税的核算上,由过去的“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改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均增加了许多经济内容。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又要反映“转出未交增值税”;贷方既要…  相似文献   

17.
现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应交税金”科目的属性混淆不清。设置“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的目的在于将应交、未交的增值税与待扣进项税额区别开来,防止其相互抵冲而超前抵税。现行的“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其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货物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于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期末结转规定不是十分明确。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进行归纳总结。1.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结转。(1)计算当月应交增值税。当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出口退税”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进项税额”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进项税额转出”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期初借方余额)。若计算结果大于零,为企业当月实际应交纳的增值税额;若计算结果小于零,为企业当月留抵的增值税额。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发布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们认真学习新税法,不断改进会计核算,使会计核算工作不断完善。条例规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为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增值税进项税额一买价X扣除率,购进货物不同,扣除率也不同。条例颁布后,增值税进项税由原来的价外税改为价内税,减少了偷税行为的发生.其会计处理程序为:1、根据发票、账单支付价款、运杂费及进项税额时:借:材料采购(价款、运杂费)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的通知”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增值税涉税账务进行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稽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稽查后应调增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