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货币乘数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是基本吻合的。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趋势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同时货币乘数各个组成部分与货币乘数本身的变动也不符合传统理论的结论。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应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和产业政策相配合来引导资金流动,并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货币乘数变化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使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变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长期,我国货币乘数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具有双重作用,且使货币乘数下降的作用更强。(2)在短期,我国狭义货币乘数非均衡的自我纠正速度快于广义货币乘数;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使得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出现了同向变化的情况.这与长期的结果相反。(3)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强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着眼,研究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乘数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来反映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效果。根据从2006年3月到2009年10月的数据,发现中国货币乘数总水平有所缩小,但相对美国货币乘数的巨幅收缩则仍然显得比较平稳,使我国得以运用相对较少的基础货币增幅换取了较大的货币供给增幅。同时,尽管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较大,但预测公式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尤瑞章  徐蓬  陈彬  王庆  宋瑞晰 《浙江金融》2012,(1):13-17,24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调控成本巨大,调控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扩大货币统计口径的范围,给出了M3、M4等货币供应量指标,以引起货币当局对全社会资金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国库库存余额逐年加大,季节性波动明显,国库库存变动对与货币供应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库库存的运行变化。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国库库存与货币供应量的特征,并分析了两者关系;接着探讨了将国库库存纳入货币统计口径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近十年的数据检验将国库库存纳入货币统计口径后的实际效应;最后得出:货币当局将国库库存变量纳入中介目标监控体系,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结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央行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南方金融》2003,(12):24-26
我国货币供应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之间的非相关性再次实证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命题。这不仅使货币供应量更加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更为根本的是它冲击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央银行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变量,降低内生性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在1993年至2003年二季度期间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至2007年一季度有所回落;我国货币乘数的长期走势主要受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偏离目标,加大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5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进行了相当频繁的调整,这意味着存款准备金作为三大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已经被中国人民银行视为主要的货币调节政策来进行使用,相比较于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制度往往更加具有明显的效果,这对于整个宏观经济市场起到一个强烈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同时对货币乘数以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灵活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合理的控制宏观经济下的货币供应量水平、适度的调节整体经济的贷款规模、更好地稳定住整个市场的利率波动来使得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稳步并且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我国国库库存余额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库存季节性波动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国库库存余额的变动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关系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增强国库现金流预测,逐步建立现金流逐日预测机制;增加国库现金管理规模,达到平抑库存的作用,减少库存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干扰;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被动协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如何导致货币市场的波动,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将重复博弈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理论和跨时期效用函数的货币理论模型相结合起来,附加了供给冲击、政府对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变动和政治经济周期等三个前提条件,并结合200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得出了货币政策会通过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进而引起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吴菲 《财政监督》2014,(7):72-76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如何导致货币市场的波动,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将重复博弈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理论和跨时期效用函数的货币理论模型相结合起来,附加了供给冲击、政府对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变动和政治经济周期等三个前提条件,并结合200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得出了货币政策会通过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进而引起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货币乘数不稳定,不易控制;二是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存在反向运行,表现为当央行增加(减少)基础货币时,货币乘数下降(上升),使得相对于增加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并不明显.这两个问题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分析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地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之谜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支付清算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传统货币乘数的假设条件提出挑战.因此,本文就货币电子化程度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货币电子化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银行存款结构,降低了现金漏损率,使货币乘数趋于放大,对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货币乘数理论对于解释银行创造信用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极为良好的工具,但是人们还想知道货币乘数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是否能把货币乘数当作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变量,特别是当人们对货币流通速度感到扑朔迷离之际,更想知道能否以对货币乘数的研究来代替对流通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融研究》1989年第10期上徐诺金同志的《货币乘数:理论与实证》一文(以下简称《货币乘数》),对货币乘数应用于金融宏观调控作了很有意义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该文的基础上,作些后续性研究。一、货币乘数的时变规律《货币乘数》利用我国1985年6月至1988年12月的有关资料数据,已经概括地指出我国货币乘数的时变规律:整个货币乘数在波动中趋于上升;货币乘数年度内的趋势是上半年上升下半年下降,转折点在7、8月份左右。仔细考察《货币乘数》中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9.
曹辉  张士云 《海南金融》2010,(11):10-14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我国连续多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央行被迫增发基础货币致使通胀预期上升,货币政策在内外失衡时的作用受到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实证检验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货币冲销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邢学艳 《海南金融》2013,(7):13-17,32
"金融脱媒"背景下居民降低对存款的配置、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的扩大导致商业银行削减中长期贷款以及直接融资背景下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替代等三个因素使得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乘数出现系统性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及证券投资等非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已显著影响到货币乘数效应,传统的货币乘数已无法全面地反映货币扩张的机制与过程。由于货币乘数系统性下降制约了我国长期使用的法定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因此中央银行需要更多地采取利率等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