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劳资关系越来越被关注,我国劳资关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消除劳资关系中存在的紧张对立状态,促使劳资关系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产业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角度,深入剖析了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三步战略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跨入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既要科学规划、积极实践,又要从复合系统的角度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本文从哲学和系统科学的角度对西部大开发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东西部协调发展与富民强国的关系,以及西部的生态问题和梯度发展问题等进行思考,提出了初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和旧制度学派提供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同理解。在社会冲突与阶级对立、社会制度演进、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基本矛盾、经济周期和工会诸问题上二者都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对二者理论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客观评价旧制度学派的理论,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角度,界定了“菜单式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就实施“菜单式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并对该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诚信问题因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影响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和一般原因进行分析后,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诚信缺失,由此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社会诚信的文化本质,发掘诚信缺失的文化成因,并为从文化的角度实现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是对自然存在的客观反映,科学知识与社会因素无涉。英国学者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对实证主义科学观进行了独树一帜的批判,他运用历史主义方法和SSK学派的对称性原则,考察了科学知识制造的条件、主体、过程,揭示了科学知识生产的社会性质与实践特征。夏平的科学实践观对科学教学的启示为:开展多样化的科学实践活动,建立科学实践共同体,重视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科学课程教学面临从科学探究走向科学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成人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实践,无法真正实现继续教育任务,必须改革;改革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容,作者从全新角度提供了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价值的理解从根本上都没有从理解人类历史本质去理解,从而是不彻底和不科学的。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是唯一科学的理解人类历史和价值问题的思维方式,只有它才是如实地理解实践即人类生活本质的思维方式。据此,文章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生存方式的创造性体现的对象化产物。从客体角度理解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负价值等概念都是虚幻的概念,只有从主体从而是实践角度理解的这些概念才能达到解释的完备性和一致性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批判概念法学并使法学和法实务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20世纪的法解释学领域发生了自由法运动。自由法运动主要包括目的法学、科学学派、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它对我国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解问题现已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探讨目的是要从理解的角度求取科学知识之普适性来源,以从科学的角度来弥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裂痕。科学知识之普遍性来源于科学共同体的共通性,而后者又基于科学家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引入既为科学理解同样亦为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