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型事关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保证。所谓转型即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忽略资源约束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传统方式,而这一点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型显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将难以避免,但将模型的构成延展至社会规范后,资源高效、合理使用的均衡将重新实现。接下来,本文提出主动建立并遵守社会规范,并以非掠夺性政府为前提,多样性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则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深圳经济特区为实证对象揭示了深圳奇迹的真相以及转型任务的迫切性,并提出了深圳经济特区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结合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竞争成本逐渐凸显的现实,本文建立市场分割模型、重复建设模型和政治竞争模型,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后果,并探讨使地方政府行为从竞争转向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市场分割、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过度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权的后果,政治竞争根源于单一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而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在保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环境污染与财政分权、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正向影响,表明财政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忽视环境保护,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应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既要以多目标激励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又要通过产业自身转型升级来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制度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也正经历着与市场化经济碰撞、磨合之中,政府与市场化运行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摩擦,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有绝对的支配权,政府总是试图扩大对经济的影响力,相反,市场经济原则削弱政府权力,约束政府扩展的惯性,权力有限的政府是廉  相似文献   

6.
十三届全国人民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大力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数字经济时代下平台经济迅速占领了经济体系的大半江山,传统经济市场领域受到了猛烈冲击。平台经济在激发市场活力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垄断行为,与法律适用之间存在的现实矛盾也愈演愈烈,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诸多挑战。为应对挑战,我国相关机构应当加快制定平台经济垄断行为认定标准,研究对策,提高监管部门能力,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借助优势,带动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行政性资金配置降低了企业实际支付的利率水平,削弱了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利率软约束”。本文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对“利率软约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利率软约束下银行贷款选择行为、企业还款行为、银行贷款回收行为的扭曲是造成我国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季任钧 《经济地理》2004,24(5):720-720
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刚性约束,所以我国存在着“行政区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是指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它表现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由于在“行政区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是多元利益主体形成的过程,利益主体多元化促使政府职能转型.本文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为分析的出发点,阐述了我国转型社会政府审计三层次战略定位,从而构建了一个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就是交易成本约束;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目的是要降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交易成本。约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主要有,因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较高行政成本,由于融资制度的不完善形成的较高融资成本,因诚信和道德秩序缺失导致的市场交易成本等方面。从交易成本视角来看,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职能是,通过建立适度规模的政府、行为规范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等,来降低经济的运行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制环境刘国忱,崔庆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一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自愿交易等价有偿的经济制度,也是界定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约束政府行为、规范社会成员经济活动的法制经济。无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再是政府直接去干预经济,而是政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从政府因素的角度对"浙江现象"进行了解读.文章指出,浙江各级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蒋长流 《经济学家》2012,(12):49-5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及运行效率直接受到社会公众消费习惯、企业生产的经营伦理与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置于多维视角中进行分析。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有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得益于城市、区域与国家三者的有机协调,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构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四力模型,并提出激励导向的低碳经济发展治理模式以及政府为主导的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转型。在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下,工业反哺农业需要政府的直接反哺与市场机制的间接反哺相互配合。而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当前我国成长中的金融信用在转型经济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成因亦是多方面的,既是转型经济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经济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选择的结果,又存在金融信用制度约束的真空。基于此,寻求金融信用法律规范、良好的信用意识形态以及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的现实进路来建构金融信用,以促进我国金融信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预算改革不仅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维护社会公平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功能,还担负着理顺政府间关系、推动民主发展、实现责任政治等转型国家的政治使命.任何预算改革都不可能脱离既定的政治结构,都必定会受到既定政治目标和起始条件的约束,即预算改革的政治约束.本文围绕政治约束、激励机制、路径选择等关键点,力求阐明当前我国预算改革问题的实质、难点和切入点,并尝试提出预算改革的切入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与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正面临着通过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我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已证实,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这既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经济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上 《技术经济》2006,25(2):9-11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本文从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资源约束、绿色理念的广泛树立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加强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和研究了地方政府与市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和现状 ,进而指出了市场经济下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转换地方政府职能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叶笃鋆 《时代经贸》2011,(12):190-190
历史发展已经表明,世界上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风险。当前,我国正处于这个转型期,受地方政府举偾软约束与经济发展硬要求的影响,财政风险形势日益严峻,防范财政风险将成为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政府债务及其对财政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政府审计防范财政风险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