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博弈失衡是征地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征地权力滥用、村集体组织违规执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虚置,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平衡利益主体博弈力量格局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收益和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优化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地征收利益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地流转工作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农地流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或者通过流转手段成为了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农田,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剥离。然而,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较快,而其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显得并不充分,许多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失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就业及收入保障问题,与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失地农民的收入分类分层,从征地补偿、培训就业、资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新农村视野下对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特点是:征地主体是国家,征地标的是集体所有土地,征地目的是公益需要,征地补偿非等价。存在法律界定不明确,征地范围宽泛,农地产权不清、农民难以参与,征地较为随意,征地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安置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快农地征用法律法规建设,改革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建立健全农地征用的监察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偏向视角下的农地征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开明 《农村经济》2006,3(12):37-4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农地不断被征用转化为非农用地,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征地制度、补偿标准及征地收益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偏向,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出现生计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而拉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安定。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农地征用中的城市偏向,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路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地征用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过程。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利益行动相关主体利用当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争相竞逐土地高额利润,从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多方参与主体反复博弈的局面,结果是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地方政府容易形成一个共同利益集团,在博弈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征占大量农用地获取利益,使得中央政府调控失灵,而被征地农民只能被动接受集体土地被征占的失地补偿。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不同于农民和城市居民,其养老成为难题。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同样难题。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构建适合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值得探讨的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本文认为,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当前,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就是为适应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防止征地权被滥用的需要而设立的,是一项可以兼顾国家、农民集体及农民权益的独立支配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 ,不可避免地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 ,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是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的必要手段,但在征地过程中,城市化大量的用地需求、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征地补偿政策不健全以及基层政府的价值取向,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失。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主要表现在基本生活、经济以及心理文化领域,因此建议政府从一下几方面来思考和构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征地政策:首先,重视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其次,规范征地程序,实施"阳光征地";再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加强失地农民的心理疏导,帮助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主动或被动离开土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政府征地和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办法存在诸多问题,如"三乱一难"问题,即征地范围乱、征地补偿乱、征地费用分配乱、失地农民安置难,造成被征耕地的严重浪费,农民生活生计无从保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为加快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振兴,保障经济建设用地,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现行征地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急剧增多,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在很大程度面临侵害.土地的保障功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失地农民单一的货币安置均呼唤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该条例需包含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障法律制度、再就业机制和教育培训保障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安徽省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民关于现行土地承包制度、未来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应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民主权利;改革过程应努力避免农户之间利益分配出现剧烈的变动;农地制度改革的侧重点应集中于农地的征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地流转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城乡统筹、科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中模糊的农地产权和征地、定价等机制对农地流转带来了效率性、功能性等缺陷,并且存在着农民利益难以保障、中介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借鉴城乡双置换、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的土地流转实践模式,探索农地产权显化机制、农地资产化机制、征地机制、农地科学整治机制和农村社保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标本兼治:论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土地财政、征地补偿偏低、城市房价虚高和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等,导致了小产权房的产生和发展.小产权房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平抑高房价、缓解中低收入者购房困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同时也侵占了农用地、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减损了法制公信力.对于小产权房问题应该"标本兼治","治标"是指依据用地类型及违法违规性质对小产权房进行分类处理,"治本"是指对土地财政、农地产权、农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城市居民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等小产权房问题所涉及到的相关制度进行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铁本事件征地案例为例,分析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维权行为的发生机理、基本方式、行为选择和影响因素等.研究方法在对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失地农民维权决策行为、维权选择行为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失地农民维权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征地拆迁过程中各种利益体相互制衡的产物,影响失地农民维权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家庭非农就业率、家庭损失和补偿比、家庭恩格尔系数以及对于农地功能的认识.研究结论中国拆迁征地制度改革应以提高拆迁征地效率、注重各个实体的利益平衡、维护失地农民利益为目标,将失地农民行为纳入拆迁征地决策体系,建立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拆迁征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计算征地综合区片价格的两种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征地综合区片价格时不仅要考虑年产值、农民的生活水平等因素,更要考虑农地发展权的分割问题,要对农地发展权属于农民集体的部分进行补偿,具体可以通过量化农地发展权来确定征地综合区片价格,借以显化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特性。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定义,征地综合区片价格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原则上不含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在此定义中,不…  相似文献   

20.
对土地价格“剪刀差”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在平等的市场交换条件下,土地使用权价格与所有权价格之间存在一种合理的差价,而现行征地制度所导致的土地价格“剪刀差”则是国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对农民土地所有权权益的剥夺。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利益未能按照市场化原则得到充分补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土地价格“剪刀差”、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