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影响了中国企业进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其淋 《经济研究》2020,55(2):148-164
扩大进口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采用倍差法系统研究了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政策实施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中国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TPU下降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进口概率、延长进口持续期和提升进口产品质量;(2)从驱动因素来看,生产规模扩张和融资约束缓解是TPU下降扩大企业进口规模的重要渠道,从构成来看,TPU下降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和进口集约边际扩张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3)异质性分析表明,TPU下降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口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从产品类型看,TPU下降对企业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品进口,而对消费品进口没有明显的影响;(4)TPU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和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贸易尤其是进口种类增加和进口质量提升是TPU下降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的规模效应,因而,进口竞争促进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贸易品种类增长的福利内涵,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即刺激进口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增加进口产品的种类,而不是单纯地扩大现有进口产品的规模。实施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通过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来扩大进口规模,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外部失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将能充分发挥进口对于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促进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以及改善贸易条件的政策功能,使进口由"为出口而进口"的扭曲状态向常态回归。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包括规模经济、汇率在内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其出口下降,但进口反而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其进出口规模也在增加;2004年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对民营企业出口没有明显的刺激效应,但对进口有明显影响;研发支出增加对民营企业出口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进口有正面影响;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民营企业进出口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进出口的适度规模及合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宝民 《生产力研究》2012,(2):52-53,101
文章首先明确了适度进出口粮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并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的适度规模与合理结构。经过研究认为我国粮食净进口的理论规模可确定在国内需求量的5%左右,而10%作为粮食净进口率的安全线。从比较优势角度考虑,我国应当适量出口稻谷和玉米,进口小麦,在大量进口国外优质大豆的同时也充分拓展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异质性企业理论为基础,验证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关进口关税时的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从进口关税水平下降中获益最多,高生产率、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扩大其进口集约边际;经验越足的外商独资企业进口产品质量越高,并且进口规模的扩大更多来源于集约边际;企业规模越大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进口产品质量越高;集体/私营企业进口产品的质量受进口关税的影响不太明显,扩展边际是其扩大进口规模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估计了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利用数据的高维特征,本文将邻居定义为与企业位于同一城市,并从同一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其他企业。研究发现:首先,邻居对企业进口概率和规模的影响在统计和经济上均显著。控制其他因素后,邻居数量增加1倍,企业开始进口的概率提升14%,这相当于使企业开始进口的无条件概率提高55%。其次,邻居的作用存在产品和国家层面的特定性。本文同时估计了与企业进口不同产品或从不同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发现与企业从同一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邻居对企业进口概率和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最大。最后,邻居的作用呈现空间递减性,同一城市的邻居比同一省份和省外的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扩大进口,政府应加大进口信息的供给并加强从事相似进口活动的企业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在科学测度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三类中间品进口依赖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距离和规模效应,深入剖析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三类中间品进口依赖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制造业中间品进口依赖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研究发现:①制造业服务化会加剧制造型中间品进口依赖,缓解生产服务型和生活服务型中间品进口依赖,该结论在多维检验中均稳健存在;②引入技术距离后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型和生产服务型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制造业服务化的边际效应受技术距离的影响;③行业规模扩大能够有效缓解制造业中间品进口依赖,随制造业服务化的提升对制造型中间品进口依赖的缓解作用加强;④制造业三类中间品进口依赖均能够有效提高一国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陈昊  谢超峰 《经济评论》2012,(2):127-131,138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对外贸易月度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与外贸顺差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暂时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出口规模的扩大对就业依然产生正向冲击;但是考虑进口后,外贸顺差的就业效应却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因此,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认为的外贸顺差促进就业的观点可能需要重新修正,而Helpman等提出的"贸易筛选"机制在中国当前的外贸顺差规模下,将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主要作用。鉴于此,中国应在进一步提高出口规模和质量的同时,重视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外贸顺差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某产业自身进口中间品(Term)和其它产业进口中间品(Tram)对该产业的技术溢出均存在公司规模过大或过小的双门槛效应。基于我国中低技术产业数据,结合公司规模相关理论,采用非线性动态面板回归技术来检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Tram对我国中低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不存在公司规模门槛效应,而Term的技术溢出存在公司规模双门槛效应。且当中低技术产业的公司规模小于0.869 097亿元总产值/个时,系数显著为正,暗示我国中低技术产业总体公司规模过于庞大,在吸收外部知识溢出时不具备充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随着居民饮食结构不断调整,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要求日趋提高,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进口品类覆盖粮食、畜产品、食用油等,农产品进口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能有效缓解我国的农业资源压力。随着我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生产结构逐步优化,预计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存在一定下降空间。建议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同时加大农产品替代品的研发应用力度,多方式降低我国农产品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货"复进口"规模庞大,"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其产品结构方面与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极度相似,且对应的产品出口退税率较高。中国独特的出口退税制度以及加工贸易制度是塑造"复进口"独特性的重要制度因素,该现象主要伴随着三方面的社会福利损失:增加海关无效率通关工作;出口价格虚报逃避资金监管;无效率运输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13.
徐强 《经济评论》2006,140(4):36-43
2001-2004年间,在HS2大类下中国大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指数高于出口价格指数,同时计量表明,出口过程量增价跌明显,进口量价关系不明显。以HS4贸易高规模类别为样本的计量分析表明高规模出口类别中的“量增价跌”态势呈波浪式加速发展态势,而高进口规模类别中原存的程度不高的“量增价跌”关系则有所消退;全部、一般、加工贸易高类样本的区分则反映出我国部分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虽然交易地位起点低,但其交易地位和比较效益却可能正趋向改善。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2000年~2011年期间中国不同类型进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14个进口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市场上不同类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结果表明:进口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下降了,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低技术、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水平下降速度十分的迅猛,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中国从发达国家主要进口的是技术性商品,从发展中大国进口的主要是资源、能源类商品,从周边国家进口各类产品,中国进口增加带动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类型商品的对外贸易出口.针对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垄断地位的进口产品,中国要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规范进口秩序,提高议价能力,增强进口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面积9.9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其经济属“加工贸易”型。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原油、有烟煤、铀等重要能源,天然橡胶、原毛、原糖、原皮等工业和人民生活必需品所需的原料100%进口;铁矿、铜矿、原木的对外依赖程度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如铁矿1967年进口依赖程度为65.9%,1977年为89.7%,1981年为91.8%;铝和磷矿则100%进口。  相似文献   

16.
入世以来,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但主要表现为中国进口规模的快速扩大,201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达39亿美元,占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85%,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但受中国进口关税和配额的约束,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占其产量的比重仍然维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动态     
《广东经济》2012,(7):58-60
广东外贸形势好转5月进出口规模均创单月新高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3745.3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下同)增长5%,低于全国增幅2.7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4.8%。其中,出口2185.2亿美元,增长6.9%,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2%;进口1560.1亿美元,增长2.4%,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1.2%,出口和进口的增幅分别比全国小1.8个和4.3个百分点,进口差距略有减小。1-5月广东外贸顺差62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78—2006年期间的对外贸易格局,以1992年外贸体制改革为界,可分内资主导的一般贸易和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两个不同阶段,本文主旨在于探讨这种外贸格局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涵义。结果显示,GDP和出口在1978—1992年期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1992—2006年期间存在GDP至出口的单向因果关系;GDP和进口在1978—1992年期间存在GDP至进口的单向因果关系,在1992—2006年期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的经济学涵义表明,我国外贸格局正由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向经济增长驱动型出口转变,进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格局逐渐形成。这也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包括出口、进口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张,但规模扩张的内在张力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为外贸可持续性发展,应进一步推动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建立进出口平衡增长机制,完善我国开放型商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0)
作为东亚新兴经济体,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长。文章从进口用汇需求、外债支付、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干预外汇需要等方面,以此构建印尼和马来西亚外汇储备区间的下限,由此估算出印尼和马来西亚外汇储备最优储备规模。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12,(9):62-63
右列各图:(1)右列各图型曲线,红色为预测,蓝色为实际值,曲线上数值,红字为预测值,蓝字为实际数,绿色曲线为前三年平均数的曲线;(2)各主要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政府财政支出、工业生产增加值(规模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资金融机构存款(不含外币)余额;(3)模型解释变量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净出口总额、政府财政支出、工业生产增加值(规模以上)、中资金融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