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滚齿机分度链误差诊断的原理及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差诊断技术在滚齿机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但多局限于中型滚齿机的分度链,对于大型的则很少应用。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型类存在着特殊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浅见。一、大型滚齿机分度链误差及其特征无论大型还是中型滚齿机,其分度链误差的形成、传递和合成的规律是相同的。由于分度链是由传动齿轮和传动轴等元件所组成,因而分度链误差 f(t)可以看成是各传动元件 j (j=1,2……m)的转角误差Δ(Δ_1,Δ_2,……Δ_m)所引起的末端件(j=m)转角误差δ_m 的迭加,即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专业学会委托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和松江电机厂举办的“设备诊断师”进修班,已于8月15日结束。这次进修班的课程共12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1.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基础知识;2.机床精度诊断的基本技术——误差相关与分离技术;3.振动测量及分析仪器;4.机床四种传动链(滚齿机的分度链、差动链、螺纹机床的螺纹链、齿轮机床渐开线的展成链)的精  相似文献   

3.
首先用滚印法测出齿轮齿顶圆螺旋角,并算出分度圆螺旋角(近似值)。按此近似值搭配滚齿机差动挂轮。测量时用千分表测出差动挂轮与齿轮螺旋角的差值,并进行修正。一般只须测量2~3次,就能测得准确的螺旋角。  相似文献   

4.
(2)工件主轴部件的检修 该台设备是准双曲面主动齿轮切齿机,冬天在休息日的次日早上开始工作时,发生节距误差。有时主动齿轮轮齿和切削工具(刀头)的相对位置错动形成干涉,由于刀头破损,必须长时间空运转(升温)。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镗孔工艺质量,我厂在 T68型镗床上加装镗孔动态测量数显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简化了操作,实现了直接测量。加装时针对T68型镗床平旋盘进刀机构特点,采用感应同步器作为检测元件,用数显装置显示回转平旋盘拖板移动时的精确位移量(见图1)。此项成果特点是:结构简单,精度高,花钱少,见效快。一、原机床进刀机构特点T68型镗床平旋盘拖板的进刀机构有以下特点:(1)平旋盘拖板进给手轮读数较粗,每格为0.20毫米。(2)平旋盘拖板进给系统传动链较长,从进给手轮到平旋盘拖板须经过7,对齿轮副,两对蜗轮副,一对齿条齿轮副,因此传动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四、刃具、工件系统的测量技术自从加工中心问世以来,在使用各种位移传感器之后,大幅度地提高了机床的精度。使机床在加工中能自动测量位置误差,并能修正机床坐标系统的原点误差,其实用程度正在提高。如图1所示,为了测量接近输出端处的(?)(?)两项反馈值,不仅要补偿加工中心本身的位置误差,还要补偿其它误差,例如前道工序产生的误差和工件安装误差。然而,在目前,进行自动测量补偿的功能,本质上是  相似文献   

7.
Y236刨齿机是加工直齿圆锥齿轮时应用较多的设备。滚切机构用来传动摇台及工件的滚切及分齿运动,使摇台及工件向两面摆动(上下滚切)。该机滚切机构(又叫操纵机构)由七个部件组成:1)换向(包含液压接合子),2)操纵,3)差动,4)调节接合子,5)平衡接合子,6)托架,7)箱体等。其系统图见图1所示。现将 Y236刨齿机滚切机构的常见故障分述如下:故障1:滚切机构转动沉重,不灵活,噪声大。诊断:先将滚切机构和其它机构如进给机构脱开连接(在脱开前应做好相互位置记号,防止错乱)。然后以专用手柄摇动进给机构挂  相似文献   

8.
本刊1992年第9期刊登了钟基强的《滚切大质数斜齿轮的差动挂轮计算公式的探讨》一文(下简称钟文),笔者认为:钟文在分析滚切大质数斜齿轮的差动运动关系上有误,导出了错误的差动挂轮计算公式。现浅谈如下,供读者和作者参考(本文未注明的符号意义同钟文)。  相似文献   

9.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需要制造一些斜齿圆柱齿轮配件。在齿轮加工机床上加工斜齿轮时,需要计算差动挂轮。在计算机上,应用Excel软件解决差动挂轮选配问题,方便快捷。 一、差动挂轮的选配 在滚切斜齿轮时,由于齿轮有螺旋角,滚刀与所加工的齿轮的转数除了像滚切直齿轮那样要保持一定的关系以外,还要有一个附加的转数,这个附加转数是依靠一套4只差动挂轮来实现。 差动挂轮需要通过计算来选配。常规的方法是:先按差动  相似文献   

10.
在磨齿机工作中,齿形误差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的表现形式较其他误差更为多■同时,齿形精度又是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少齿轮噪声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因此,■齿形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是修理和日常维护调整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下面以 Y7131磨齿机磨齿齿形为例,说明齿形误差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一、磨削齿形误差的形成Y7131磨齿机是目前工厂最常用的一种齿轮精加工机床,它是按照齿轮与齿条啮合的原理进行磨削的。锥面砂轮代表“假想齿条”的一个齿,被磨齿轮是以磨削节圆(其直径为d_k)沿着“假想齿条”的节线作纯滚动,这就是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变频电主轴和光栅位移测量技术,对M8260AX3000型曲轴磨床进给系统进行数控改造,消除进给误差,实现工件驱动系统无级调速;重新设计改造曲轴磨床装夹定位机构,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在实际相同测量条件下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时 ,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相同的测量条件是指 :同一测量程序、同一计量器具、同一观测者、同一地点、同一使用条件 ,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测量。测量重复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 ,即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示。实验标准偏差可用贝塞尔公式求得(也可以用极差法、最大误差法、最大残差法 )。被测量是指受到测量的量。它可以是待测量的量 ,也可以是已测量的量。在计量标准考核中 ,需要对标准器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 ,其中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不能…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更进一步实现加工自动化的过程中,观察到可用柔性加工系统使机械加工向无人化生产方向推进,在更有力地推进提高机床高精度化、高效率化、自动化性能这一基本课题的同时,还必须使柔性加工系统的核心——加工中心(MC)和工件自动更换装置、刀具管理装置、自动测量补偿装置、切削状态监视装置以及能使系统自动维修保养的自动诊断装置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这个综合系统是机械加工无人化的前提,因此,要求该加工系统的精度具有高度稳定性、高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1.结构原理 刀具固定于镗杆1上(图1),电机驱动蜗杆5,带动蜗轮4,通过“U”型滑键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和镗杆1联结为一体,从而带动刀具旋转。蜗轮4和齿轮6(m=2.5,z=100)与丝杆一起旋转,齿轮 7(m=2.5,z=99,x=0.5)通过螺纹T85×12旋合在丝杆上。 差动机构,蜗轮4和齿轮6一起旋转时,通过齿轮9(m=2.5,L=20)带动齿轮7转动,由于齿轮7与齿轮6齿数相差1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经使用振动测量和神经网络方法开发出了齿轮传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实施振动测量采用背对背结构的齿轮试验装置,在施加负荷和按齿轮节圆线速度条件下运转,这些都是工业齿轮应用的标准型式。齿轮的普通故障模式体现在试验齿轮上。本所研究的运行齿轮有:正常齿轮、齿尖断裂的齿轮、磨损的齿轮、径向跳动超差的齿轮、综合导程误差超差的齿轮和润滑有限制的齿轮。描述齿轮传动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有振动、电机功率、油温和转速。振动测量使用加速度计和声发射传感器。自组织映射(Self Organizing Map,SOM)是一种名的神经网络方法,它是使用上述这些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试验。所有经过训练的网络都是有效的,其成功率可达到95%以上。神经网络能够识别运行状态,甚至可以达到100%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北京惠利国际实业公司研制的齿轮齿条式光栅位移检测装置,是由高精度齿轮、齿条、光电脉冲编码器等所组成。带有弹性节的双齿轮,可在啮合传动中消除侧隙,从而提高了测量过程中的重复定位精度。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测量长度:0.25~2~25~100m以上;系统精度:0.03~0.05mm/m;分辨率:0.01mm(配4细分数显表)、0.005mm(配8细分数显表)、0.002mm(配20细分数显表);最高工作速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相位高度模型在复杂工件表面三维重建中存在成像系统噪声、投影仪非线性误差、相位展开误差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条纹投影轮廓术(FPP)和加权相关向量回归(WRVR)相融合的复杂工件表面三维重建方法。在FPP结构光技术框架下,将高度测量问题转化为高度回归分析问题,首先基于相关向量回归(RVR)建立工件表面绝对相位和表面高度的回归模型,然后构建基于高度预测后验方差的加权策略,实现精度更高的工件表面三维重建。对多种复杂工件表面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出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标准差(STD)分别为0.065 9和0.082 3,比传统相位高度模型改善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CK7940数控车床X轴回零故障 CK7940数控车床,FANUC-OTD系统.使用中,机床偶尔发生X轴回零后,加工的工件在直径上相差12mm,用百分表检查X向丝杠的反向间隙为0.01mm,这么小的间隙不可能造成直径方向那么大的误差.检查X向重复定位精度,在误差范围内,说明机械传动链没有问题.怀疑问题可能出在回零开关上,但用系统诊断画面检查X向回零开关,没有发现问题.再次作回零操作,零点又正常.分析误差值发现,误差正好是丝杠螺距6mm的整数倍.因此判定问题还是产生在回零过程,故对回零程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按伺服机构的控制方式来分类,现代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多采用交流闭环位置伺服系统,它配备直线型位移测量元件对机床工作台位移进行直接测量,并进行反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并且由于机床的传动部分包含在位控环内,机械系统的误差可由反馈加以消除。另一方面,因为在闭环回路中多种传动环节的特性(如刚度、摩擦特性、惯量、失动性等非线性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如  相似文献   

20.
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机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机分析方法。该系统由位移传感器、放大电路、A/ D转换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该系统通过位移传感器和 A/ D转换卡自动采集工件尺寸数据 ,传入计算机 ,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加工误差的分布曲线图、X-R图、合格率、废品率等信息 ,从而使误差分析更迅速、更准确 ,为在线分析提供了可能 ,达到及时调整工艺系统 ,降低废品率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