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讨城镇地区区分所有建筑物空间关系,思考统一登记理念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建筑物共用部分持分权、基地权利及因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等四要素构成的一种“复合物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以区分所有的意思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考虑区分所有建筑物空间关系重构不动产登记簿,对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不动产物权的公示公信方法我国采用登记要件主义,权属登记是业主明确其享有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必要保证。当前权属证书记载的是套内的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因此建筑面积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联系紧密。而依据当前(分摊)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界定并不清晰,这给房地产销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行使以及物业服务带来了诸多麻烦。本文试从建筑面积测算规范入手,阐明建筑面积概念、外延及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建筑面积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持有权及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所构成的复合所有权。多人拥有同一楼宇居住、工作的情形,决定了法律有必要构建建筑物区分所有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近现代各国民法中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制度。我国《物权法》第六章就以"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名,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做出了系统和明确的规定。这一法律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出现,尤其为建筑物共有部分的权利行使及义务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物业服务中若干法律问题的解决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专有部分的界定原则与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进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建立科学合理的登记模式,是登记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共有部分的界定与登记应是研究的重点,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专有权在学理上被称之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单独性灵魂,又是主导性和基础性权利,对其进行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所有权类型,是最为常见的不动产权利类型,又是登记工作中涉及最为频繁的业务,更是问题、矛盾、困难最为集中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第一次用专章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规制予以表述,在法律层面上初步建立了我国建筑物所有权制度。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对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基于共有权基础上的共同管理权。《房屋登记办法》及《房屋登记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房屋以基本单元登记。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初始登记时,应当对建筑区划内属于业主共有的房屋一并申请登记,并与房屋基本单元的登记簿形成关联。预售许可与房产登记分属同一部门下的两个机构办理,要不要进行有效衔接,如何衔接?在这里,我们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4月25日,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同时,我国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集合建筑物的公示反映在建筑物账簿和登记簿。建筑物账簿是通过一定的申请程序产生,建筑物账簿主要反映建筑物及地基的现状(亦包括所有人的现状)(建筑法第29条),登记簿反映建筑物和权利的现状(所有权与可以登记的所有权以外的各种权利)(不动产登记法57条以下)。并且,因为集合建筑物与一般建筑物的不同(最为主要的区别是一般所有权与区分所有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民法典》将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效力提升到法律高度。从不动产确权登记的角度出发,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区分登记类型、申请条件及应提交的登记资料,并对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蔡勇 《企业经济》2006,(10):184-186
不动产价值本质上是关于不动产权益的价值,不动产权益分析是评估其价值的关键,这在不动产特殊权益估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动产特殊权益包括特殊的非占有性不动产权益和特殊的占有性不动产权益;特殊的非占有性不动产权益包括地役权、抵押权和可转让的开发权,特殊的占有性不动产权益包括空间利用权、时间分享权、收益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合作所有权。不动产特殊权益在不动产评估实务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对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价值评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台湾与内地关于物业区分所有的界定与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台湾地区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涉及:《台湾民法典》(2000年修正)、《台湾公寓大厦管理条例》(2000年修正)以及《台湾土地登记规则》(1999年颁布)。1.《台湾民法典》:该法典第799条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界定为:“数人区分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一部者,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之共同部分,推定为各所有人之共有,  相似文献   

13.
郭斌 《中国房地产》2004,(11):79-80
一、德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 德国宪法《基本法》明确规定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德国,私有财产主要是指私人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含建筑物所有权)。因此,宪法为土地私有制及其保护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含义及其特征一般而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人区分一建筑物而各专有其一部分,就专有部分享有单独的所有权,并就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共同部分,除另有约  相似文献   

15.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区划内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共有部分界定不清。  相似文献   

16.
海域是蓝色国土,《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确海域是一种重要的不动产。当前各地海域使用权不动产大多只开展海域使用权登记,而海域与建(构)筑物所有权一体登记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登记的数量很少、缺乏成熟完备的登记办法、操作规程。随着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海域与建(构)筑物的价值越来越大,对于海洋相关企业、相关权利人向银行抵押融资,扩大生产经营,实现其经济价值,充分发掘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海域与建(构)筑物所有权一体登记具有广阔的前景,亟需各地积极开展登记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规范的海域与建(构)筑物所有权一体登记办法、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7.
邹雨妙 《企业导报》2011,(15):163-164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变动规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是对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及他项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在专门簿册上进行记载确认的制度。《物权法》的出台是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物权法》的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物权法》出发,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对不动产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登记机关、不动产登记错误赔偿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在自然资源部门特别是不动产登记机构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不动产登记事业较以往有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尤为突出,获得了国际公认和国内各界的广泛好评。但由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由原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登记整合、承继而来,为保持政策、操作口径等的延续性,相应原先一些不太规范的做法也延续了下来。加之不动产统一登记起步后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故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及其转移登记申请材料的精简与规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清晰准确是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宁夏中宁为试点,基于2013年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通过变更调查、数据建库、登记发证,全面查清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现状,保障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合法权益。此外,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调查和确权登记成果可为自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征收利用等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权属登记是不动产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以及设定他项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在专门簿册上进行记载确认的一种制度。房地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必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