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4,(11):i019-i019
蒙牛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曾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中国现阶段,中国企业仍有很多机会创造自己的强势品牌,但这种机会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2.
黄静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7,(14):106-107
“让员工51%给自己干”这是蒙牛牛根生的管理心得。他认为蒙牛能够跑出火箭的速度,蒙牛的清洁工都能快乐地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是给自己干活,所以员工会快乐,蒙牛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经销商企业,要跃上一个台阶,关键在于有一支高效的团队。那么,作为经销商老板该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呢?  相似文献   

3.
经典案例     
李光斗 《中国广告》2004,(11):135-141
蒙牛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曾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中国现阶段,中国企业仍有很多机会创造自己的强势品牌,但这种机会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乳品行业中,蒙牛和长富是两个颇具标本意义的企业。两个企业几乎同时进入了同一个行业领域,却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路径,但最后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自身资源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并取得最大限度成功的非常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蒙牛是一家擅长事件营销的企业,2005年搅动全国的“酸酸乳&超级女声”无疑是蒙牛事件营销中的经典之作。在赞叹它所产生巨大的传播能量和由此带来的销售数字后,我们还应当看到,事件营销对销售的作用是拉动,毕竟只是其中一环,而无法代替其全部,“超女”也不可能下嫁草原常住蒙牛。今年,蒙牛再度携手“超女”,那么,如何让“超女”的能量彻底释放出来,落地转化为销售力呢?主要还是要做好终端提升。  相似文献   

6.
狮子与羚羊     
凌平 《广告导报》2006,(11):7-7
趁国庆休息的时间,应蒙牛副总裁孙先红的邀请,我第一次踏上了内蒙古那片土地。 短短七年的发展,蒙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如今成为一家产值200个亿的境外上市公司,让世人瞩目。取得如此成绩,蒙牛靠的不单是牛根生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重要的是蒙牛内部企业文化的成功运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心能力的蒙牛企业文化,是造就"蒙牛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蒙牛企业文化划分为管理文化、用人文化、感恩文化和竞争文化,并加以解析,进而对蒙牛企业文化有效实施的成功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乳品行业中,蒙牛和长富是两个颇具标本意义的企业。两个企业几乎同时进入了同一个行业领域,却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路径,但最后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自身资源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并取得最大限度成功的非常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5,(20):B012-B013
年初,一个冰淇淋企业老总告知本刊记者,今年他想谋求更大的发展,打算在全国各地建立分销机构,冲开蒙牛、伊利的市场壁垒,准备五年内成为第二个“蒙牛”。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抱有这样心态的老总还有很多,他们想通过建立驻外机构,让自己的企业迅速壮大。然而,在驻外机构设置过程中,他们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握不住驻外机构的发展节奏,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其实,驻外机构行为是否成功,不在于驻外机构是否存在,而在于驻外机构的投入产出情况,以及组织职能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发达,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都为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市场机会。然而,市场机会并不等于企业机会。企业如何寻找和识别企业机会,创造广阔的空间为其生存与发展闯出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现时的中国,蒙牛是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而对于蒙牛,我们不仅仅是对其美味可口的各种乳品感兴趣。蒙牛的高速成长发展历程、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经典发展案例以及蒙牛非常有效的营销理念和方式则是我们营销人更需要学习和探索研究的。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蒙牛,这个当今中国乳制品业第二大企业从1999年蒙牛创立开始,就开始了其不停地高速成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上的成功,直到2005年11月16日,蒙牛这个一直以来不停的狂奔的猛牛遇到了一次巨大的挫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面对难得的宣传机遇,为什么又是蒙牛捡到了这个便宜?其中奥妙恰如孙先红所说:企业传播机会是主动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李媛 《广告大观》2005,(2):61-63
近两年来,乳业市场热闹非凡。2003年蒙牛叫板伊利成为央视标王,同一年,福建的长富牛奶发力全国,却兵败而返。对于蒙牛的火箭式成功,业界津津乐道。而对长富却似乎鲜有人分析个中原因。其实,长富的失败与蒙牛的成功一样,背后都有着让中国企业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际投资要注意规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市场》2006,(11):13-17
国际投资,机会与风险同在。企业在作出“走出去”战略决策时,既要看到成功的希望,也要看到成功背后潜伏的风险,需要树立起国际投资的风险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马云说过,像他这样的人都能成功,至少可以证明一点:80%的人都能成功。透过马云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亦或一个企业,要想成功,不是因为你的眼光,而在于你的胆识:不是因为机会的好坏,而在于把握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3):24-24
蒙牛乳业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最近宣布.将捐出全部股份成立基金会,以支持蒙牛长久发展。作为国内成长最快的企业,1999年创立的蒙牛以365%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成长,2003年跻身全国乳业三甲。去年6月蒙牛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  相似文献   

17.
李嘉诚先生的一句名言流传甚广:“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李嘉诚这句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到底该从李嘉诚身上汲取什幺呢?《李嘉诚商业演讲录》系统地阐述了李嘉诚独到的商业思想与经营智慧,给了我们深刻有益的启迪。人们总是抱怨市场环境不好,赚钱机会太少。甚至认为李嘉诚能够成功是垄断市场、是人脉资源使然。李嘉诚用事实告诉我们:“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许多人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抓住时机,就能成为行业翘楚。李嘉诚则告诉大家:抓住时机固然重要,“勤练内功”懂得怎样发力才是根本。时机不会从天而降,“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我策划“蒙牛——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事件营销过程中,外界认为是蒙牛幸运地抓住了“神五”这一稀缺的垄断资源。其实,蒙牛早在“神五”飞天前一年就开始深入准备,详细策划。因此从“神五”成功发射那一刻起,蒙牛的品牌传播就全方位展开。2005年火爆全国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也是如此。不是机会青睐蒙牛,而是蒙牛完善、灵活的品牌运作机制在起作用,更是蒙牛长期注重品牌竞争力提升的结果。成功没有方程式,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从“老二”变成“老大”,从“跟随者”成为“领跑者”同样没有诀窍,只有勤练内功,这或许是李嘉诚本篇演讲揭示的真正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任何成熟的品牌,不管它如何强大,仍旧存在一些缺陷或者漏洞。作为新生品牌,你要做的,也许就是寻找对手给你留下的机会。 本期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在创立“泰和牌”这个品牌时,由于资源缺乏,企业没有像其他厂家那样,进行各项炒作,但是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成功是通过寻找对手留下的机会得来的。但是,正如作者所说,品牌的维护及真正建立起一个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这个品牌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但是,毋庸置疑,也给其他商家留下了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董林 《成功营销》2011,(6):86-87
在绿色、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今天,打造绿色企业成为乳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蒙牛代表什么?在荷兰合作银行总部公布的2010世界乳业排名中,蒙牛排名第16位,是"乳业世界杯”中成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新选手。2010年蒙牛企业年报显示,2010年,蒙牛凭借主营收A302.65亿元,摘取了当年的销售桂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健康的食品,特别是富含人体必需元素的乳品日益得到重视,而与国际牛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牛奶消费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乳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不仅跨国乳业巨头欲分一杯羹,国内的“饲料大王”希望集团、“豆奶大王”维维集团等亦携巨资杀入,而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全国性领导品牌IlII快了跑马圈地、抢夺奶源的步伐。从目前情况看,乳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几大乳品巨头占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乳品企业1500多家,但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不到10家,前10家乳品企业年收入占整个乳品市场的70%以上。在目前乳业竞争格局的划分已经非常清晰的情况下,蒙牛的快速成长模式已不可能被区域中小型乳品企业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