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面对诸多环境问题和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成都市青白江区提出了“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要把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建立工业系统,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封闭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生态工业园区具有大自然的四大基本功能:生产功能、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拯救东北黑土带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带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商品粮,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东北黑土带正面临有人类以来空前的浩劫,土壤生态处于急剧恶化状态,如不尽快加以扭转,用不了多久,黑土带将为黄化、沙化所代替,北大仓将演变成为北大荒.本文仅就如何恢复东北黑土带生态良性循环谈点拙见. 一、十分严峻的现实目前,地球上有三大块黑土带,一块在美国,一块在苏联,另一块就在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然而就是这块我国境内最为优质的1000万公顷黑土带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 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地经营管理不善,尤其近几年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投入导致土壤有机质输出大大高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拜泉县为例,探讨松嫩平原漫岗丘陵黑土侵蚀区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弹性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3个角度构建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10年为现状年,2018年为模拟结束年,对3个子系统进行现状模拟,根据现状模拟结果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值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1选取19个指标中需要优化的指标为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林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口数量等8个指标,通过优化模拟,能够促使洞庭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不断优化。2从时空模拟结果来看,洞庭湖区17个县域单元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和变化较大,对比现状模拟和优化模拟结果,变化最大的是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区域,"W"型空间格局发生了转变。3针对模拟结果,认为应采取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树立以生态为导向的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系统调控和景观生态规划,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优化对策,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利建设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势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某些影响.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是处于同一系统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了,水利建设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水利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努力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上实现双赢.为此,本文提出了水利建设的全新理念--生态水利建设,并阐述了生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宏观路径--三循环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录强 《经济经纬》2005,(3):24-26,101
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学原理是自然资源和环境从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原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发展以物质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在自然循环、经济循环、自然一经济复合循环三个循环协调、统一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借助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进行林地资源的集约经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对于实现南方丘陵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针对南方丘陵地区株地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袜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内容进行研究.基本结论是: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引导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走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强调在大力开发林地资源,提高林地资源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南方丘陵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并且要考虑南方丘陵各地区本身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林地绿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生态与经济目标下,以优化土地利用为基础,以发挥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生产潜力为依据,要求各林种、树种的合理配置和组合,充分发挥多林种、多树种生物群体的多功能和多效益,建设功能完善、生物结构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位于我国沙漠化典型地区的内蒙古商都县古井子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对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及其整治途径作一分析。一、系统特征分析西井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西井子乡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有机组成的人工复合系统,系统边界为其行政区界。 1、系统的结构特征本系统由西井子乡的农田、林地、草地构成的生态子系统与居民、畜群构成的经济子系统组合而成,其结构特征体现于系统反馈结构(以系统土地利用结构为代表—表1)、价值结构(表2)、投入产出结构(包括能量投入产出结构—表3和经济投入产出结构—表4)之中。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采煤下沉区植物资源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下沉区是矿区在剧烈的人为干扰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景观,其生态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被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促使采煤下沉区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再生,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唐山市南部采煤下沉区景观生态特征和环境影响的调查分析,阐述了采煤下沉区南湖公园的建设成果,并提出了采煤下沉区植物资源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东源县生态公益林现状进行分析,根据东源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生态公益林建设必须做好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补偿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采伐管理、林地管理、营林措施等工作,并提出实现目标考核制度、树立标志、加强生态工程区进出人员管理和病虫害的预侧预报及防治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东源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与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先指出我国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而指出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特点,初步探讨了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经济发展落后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黑土漫岗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型新农村模式和经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较差的双城市杏山镇顺利村黑土农牧结合区有机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模式,可为不同区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样板.  相似文献   

13.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一个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在各成员之间通过共生组合实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京津生态抑制型贫困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京津生态抑制型贫困带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区域内贫困人口集中.但这些地区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资源环境保障基地,在京津都市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屏障作用和战略地位,对区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从建立生态经济发展特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加强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合作、创新生态旅游扶贫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现状.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系统环境、结构和功能,找出存在部题,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建立有序结构的人工高效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近几年我们对临沂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目前状况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对系统调控和提高系统生产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建新 《经济师》2006,(3):290-291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21世纪的经济是生态经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巨大,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力的复合。自然生态生产力的形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生态理性经济人协同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能力,是生态生产力的主体,这种主体的生产力是"生态协同治理的能力"。生态理性经济人的协同治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生产力,是包括多个环节的总和、全程和整体的协同治理的能力。生态理性经济人的个人生产力是社会生态生产力的主体。生态制度约束下的社会协同治理是社会生态生产力形成的核心。生态系统管理是社会生态生产力形成的基础。生态技术对自然生态物质循化与工业经济物质循环平衡的维护:社会生态生产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测度当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数量,来定量地评估自身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背景和最新研究进展;阐释了其原理框架、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以西北内陆地区的甘肃省(2002年)为例,对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赤字为0.2883hm2,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当地生态承载力的限度,人地关系紧张。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指数为目标层,以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指数为准则层,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子系统发展状态的领域层,进一步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态的指标层评价体系,介绍了指标层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以及领域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计算方法,并对河南省2002~2006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时空计算和分析.研究认为:从时间分布特点来看,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具有稳定性和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稳定性表现在较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三个层次,波动性表现在生态城市类型的波动和生态综合指数的变化.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豫中区生态城市发展相对较好,豫北区和豫西区居中,而豫南区、豫东区相对较差.从2006年的生态城市建设情况来看,河南省17个城市属于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城市,其中仅有郑州生态化程度较高,濮阳等8个城市生态化程度一般,安阳等5个城市生态化程度较低,信阳等2个城市生态化程度低,商丘生态化程度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