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9年3月<杭州钱币>刊有笔者<"开元通宝"背涡纹钱>一文,文中介绍说: "1994年我县高阳桥出土一罐古钱,以开元钱为多,下限为会昌开元,其中有枚开元钱背有'涡'纹,该钱直径2.44、穿6.5、厚0.17(厘米)、重3.8克.  相似文献   

2.
笔者收藏了千余枚安康月河出土的窖藏宋代钱币.这批钱币生坑绿锈,古色斑斓.其中发现折二"建炎通宝"(图1)中有一枚异宝篆书钱(图2).通过钱文比较,深觉有趣.  相似文献   

3.
<关于宝苏钱币试铸工场的探索>一文报道:"在嘉兴市的海盐和海宁二县交界处的袁化、淡桥、石泉、六里、黄湾一带发现了好多宝苏局的稀品和珍品钱币,包括一些半成品和次品的钱币,还有宫廷钱和压胜钱.……在这一带每家每户都有钱币,有的一家有十几枚宝苏局阔边钱.有的一家有二枚‘咸丰通宝'宝苏局‘当五'试铸钱.有的一户甚至拿出几枚宝苏局的珍贵钱币来,其中有的是半成品和次品."①  相似文献   

4.
<西安金融·钱币研究>2002年第二期刊登一篇<天津出土大量咸丰铁钱>,文中介绍,2001年11月28日,天津市红桥区复兴路某工地出土四至五十万枚左右的宝福局铁钱,同时还伴有直径4厘米的圆形铁球(据称为清代炮弹)出土.对于此批铁钱,有种种推测.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咸丰九年,因福建宝福局铁钱大量积压(十二万串),清政府"恐日久锈烂",紧急将宝福局铁钱"解赴天津行使"之用,因天津不行用铁钱而存积下来.天津出土的这批宝福局咸丰铁钱,很可能就是这一历史记载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5.
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五铢钱同出的"怪物">.在文中我简单地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五铢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钱是物,只知这东西和五铢钱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五铢钱有120多枚,长方穿形钱有7枚.我有幸获得五铢钱11枚,长方穿形钱1枚.  相似文献   

6.
<钱币研究>2000年第2期刊王军、喻战勇先生<浅议"宣统通宝"大样钱>一文(以下简称"一文").文中关于宣统大样钱"……双点通版式单一",和"……双点通满文‘宝'字出头等"的论述,笔者对宣统钱并无专题研究,见"文中"详细介绍宣统大样钱各版式的区分,给我很大启发.我也将收集的四枚宣统大样钱逐一与"文中(图一)"进行对照,发现我的四枚钱全是双点通,其中,三枚版式与"文中(图一)"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林染 《西部金融》2002,(9):61-62
1995年,甘肃省宁县和盛镇出土18200枚唐代罐装钱.该批钱的出土详情,已由彭凯博先生在1998年出刊的<陕西金融·钱币增刊>第26期作了详细报道.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彭先生文章未涉及到的两枚稀见开元钱.  相似文献   

8.
<钱币研究>2000年11期关于"祖钱特征浅议"一文我认为拓(图一)之钱不是"祖钱",只是一枚普通钱.现略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洛阳北邙山脚下,从偃师到洛阳汉魏古城遗址,东西连绵十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遍布着三十多家制砖厂.这些砖厂,每年用土量多达数十万立方米,时有古墓被刨出,墓中的随葬品,对在场工人吸引力很大,但对随葬的半两、五铢、开元之类的瘗钱,却不屑一顾,因这类钱币的市价,每公斤只值十几元钱,出土钱币都被私营小铜厂当原料收购.近年来,笔者在这一地区先后集得汉、唐、宋、清钱币数十公斤,并拣出一些稀奇品种.2000年12期<钱币研究>拙文<洛阳汉魏古城出土五铢钱>,介绍的即为这一地区.1999年秋,在上述地区的香峪村砖厂,又集得从汉墓出土锈成棒形的两根钱棒,用食醋浸泡12小时后将其分离,经清锈辨认,共计114枚,皆为汉五铢钱,现选几枚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行钱"辨     
<史记·秦始皇本纪>:"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复行钱."对于这一段历史,学界历来作为秦铸币史上的重要内容,对于前一项材料,学界很多人认为,这表明秦自惠文王开始铸造货币,或至少是固定货币,如林剑鸣的<秦史稿>(29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讲:"秦国固定形态的货币出现于公元前三三六年(秦惠文王二年)………从此,秦国才有统一的货币--钱."其实对于这么一种认识;无论是从出土实物角度,还是情理推断,都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有学者又认为:"所谓‘初行钱',并不是说秦国在此之前没有货币,而是到了秦惠文王时又开始铸行另一种货币."(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595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但这种讲法也无法得以证实.对于后一段史实,学者几乎都认为,记载上有缺环,中间可能有废止钱币之举,所以后来到了秦二世才"复兴钱",但具体情况如何?学者们则纷纷表示不解与疑问.  相似文献   

11.
唐朝建国后,社会趋于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发展,才开始铸造本朝钱币. <归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四(公元621)年秋7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归唐书·食货志上>载:"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珠四系积十文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相似文献   

12.
<钱币研究>(2002)10期4页刊载<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一文,不要说见到"乾元通宝"真容,仅看到拓图就足够惊喜了.作者言"此钱是出土品、绝对真品,无半点伪作可能".这更使读者深信无疑.然而这枚"乾元通宝"四字乃一范孪生,"乾元宝"三字营养充足、笔划饱满,而"通"字笔划则弱不禁风?难道受过什么虐待?  相似文献   

13.
<陕西金融·钱币研究>2000年第6期刊发张凤坤先生<也说大观通宝平钱版别>一文,……是据一般的"广穿"大观通宝平钱穿径最大不超过6.6CM…….笔者再翻旧藏,找出一枚大观通宝平钱,该钱径2.45,面穿0.68,背穿0.58,厚0.17CM,重4克(见图).该钱钱文俊秀纤细,铸造规整,特别是"通"字犹狭短.所袁林先生等著<大观通宝平钱刍议>一文(见<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3年第12期)9,小通版类:<大全>中的"小字广穿"版(图38)……钱文"通"字、"观"字犹显狭小,故名.这类钱边缘一般较宽,制作虽多有不精整,但钱肉较厚,重量合乎常制,出于官炉所铸无疑.  相似文献   

14.
近读<西安金融>2000年第5期郭光才先生的<几枚稀见古钱>一文,觉得有的并不稀见.作者主要将自己所藏的较为精美钱币与一些图谱对照,称之为母钱、样钱.笔者未见实物,仅看拓图,觉得其中如大定、洪武背福、乾隆等币,文字一般,面背平夷,恐不具备母样或样钱特征.尤其被作者称为稀见的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广穿小字版,实际上是一种普通品.所谓"此钱查诸谱未录"实为奇谈,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古泉大全>就载有一品,称广穿园冠版,定级为十级,即最多的一种,今人有些工具书上也录有图谱,为常见品.笔者手中就有数十枚之多,现选拓4枚附后.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第10期<西安金融·钱币研究>上刊登一篇<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文章认为"乾元通宝者必是铸于代宗令乾元大小钱一当一用之后",而且还强调,"这枚乾元通宝,无论其是当时官铸或民间私铸,作为孤品,其文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实际上,乾元通宝钱不是我国唐代钱币,而是越南(安南)仿中国铸钱,国内众多越南古钱币爱好者大都清楚这一点,而且这种钱币在我国时有发现,目前亦不仅一枚.  相似文献   

16.
观赏明、清钱币书法,有人认为"特点不多没有可取之处",宏观上不无道理.自嘉靖到道光钱文书法呆板、庸俗,疑为匠人书写没有欣赏价值.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咸丰三年铸大钱以后改变了旧观,使人耳目一新.清、鲍康在<大泉图录>中讲:"咸丰当五百、当千钱是兵部待郎赵光(文恪)书写"赵光字师董其昌,笔意凝练庄重气度不凡.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1年<西安金融·钱币研究>第11期上发表了拙文<襄樊汉江出水的内郭五铢>,根据其形制特征及史料记载,把它定为梁天监五铢的一种版式.主要史料引自<古钱大辞典>下篇第161页摘录的南史中的一段话,即"南史南平王伟传,天监元年,封建安王,初武帝军东下,用度不足,伟取襄阳铜佛,毁以为钱."根据这一记载以及<隋书>食货志所说:"梁武帝乃铸钱,肉号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之说,笔者认为,南平王肖伟所铸之币必遵循武帝铸币形制,同时根据襄樊汉江出水的内郭五铢特征所以得出了上述推测.文章发表后似觉意犹未尽,两年多来,又得内部五铢数十品,除一枚为蜀五铢外,其余均形制相同,现选拓15枚附后,并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2日,武威市博物馆在对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进行勘察时,在距地表1米多的一处灰层中发现了大量摆放整齐的铜钱币.经专家现场清理,此次出土的钱币涉及唐、北宋、南宋、西夏时期30种(不包括无法辨识者)共计259枚古钱币.  相似文献   

19.
<钱币研究>2003年第1期刊登王景祥孟振举二位先生<越南晚期钱币版式初探>文章(下称王孟文),读后使我耳日一新.该文对越南钱介绍的比较全面,是<钱币研究>近年来刊登有关越南钱币较系统的论文.美中不足是该文有这样一段:"只有明命、成泰、绍治、维新等通宝(图32--35),能与中国钱相颉顽".这一论断,似有不妥,在此愿与二位先生商讨.  相似文献   

20.
<钱币研究>第二期刊载邬纪宝同志的大作<两枚开元通宝"开裆元"版别钱>,将元字的第二笔定为"开裆元",并且定为一种新版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