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商标》2014,(7):62-63
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6号《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局长张茅2014年7月3日(2014年7月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6号公布)第一条为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工作,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新《商标法》第14条第一款增加了“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的规定,并增加了“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作为该条第五款,旨在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驰名商标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动认定与保护驰名商标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驰名商标异化愈演愈烈 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24次会议通过的《商标法》修正案,把驰名商标认定及其保护列入《商标法》。  相似文献   

4.
普翔 《中华商标》2002,(1):25-2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商标法》的修正案(下称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新增了两条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加上国家工商局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朱昌彬 《中华商标》2013,(11):22-25
新《商标法》一公布,社会各界对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新规定关注度高,争论大。如:“驰名商标是事实,为什么事实不能广告天下”、“驰名商标不如质量好”、“驰名商标不如口碑好”等等见诸报端。下面笔者谈谈对贯彻《商标法》驰名商标保护新规定的看法。 一.全面学习研究驰名商标保护的新规定 (一)学习新规定的内容 《商标法》(第三次修正)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新规定主要体现在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五十三条。新增加第十三条第一款:“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最近新认定43件驰名商标。其中,40件商标的所有人为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1件商标的所有人为我国台湾地区企业,2件商标所有人为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7.
要旨:《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确立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对防止申请注册商标损害他人在先著作权行为进行了有效遏制。但在该条适用过程中,有关作品构成要件及损害行为的认定标准仍有分歧,其中作品的权属认定一直是审查《商标法》第三十一条有关在先著作权与在后申请商标发生冲突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桦  朱品昌 《中华商标》2014,(10):73-73
正新《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此规定施行后,有些企业认为现在驰名商标这块金字招牌既然不能亮相了,那还有什么用?企业的模糊认识,反映了对新《商标法》立法宗旨和创立驰名商标本意的不理解。因此,有必要深化对新《商标法》的宣  相似文献   

9.
新《商标法》第14条第5款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第53条规定了罚则:违反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2014年4月15日工商总局《关于执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规定,对于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驰名商标持有人应承担违法责任,由其住所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相似文献   

10.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标。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首先提出了驰名商标的概念,要求对驰名商标予以更高程度的保护。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揽子协议”中的Trips协议第16条第2款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原则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在条文表述中有意识地回避了认定机关,突破了《巴黎公约》中由商标注册国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商标法》(2013年修正)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旨在给予驰名商标更强的保护,而驰名商标保护的要件不能被《商标法》的其他法律条款涵盖,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对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的在先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可适用《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给予保护。案情当事人:原告(被上诉人)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稻花香公司)被告(上诉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第三人马继华案由:商标争议行政纠纷  相似文献   

12.
刘维 《中华商标》2010,(12):67-73
混淆可能性在商标侵权认定中具有重大意义。《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关于商标侵权的条款中未有混淆可能性的规定,经法律解释的运用,我国商标侵权的司法认定形成了"二元结构"。在《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之际,  相似文献   

13.
赵春雷 《中华商标》2006,(12):33-34
驰名商标的证据认定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讨论的问题,本文要探讨的是在依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考察商标是否符合公众知晓程度、使用宣传情况、受保护记录等要求时,商标主管机关或司法机关所采信证据的范围,是囿于申请驰名商标保护的商标的相关证据,还是可以一并采信与申请驰名商标保护的商标显著特征相同、并由同一主体注册或使用的商标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4.
李继红 《中华商标》2013,(11):26-2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这是继1993年和2001年之后,立法机关对《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新法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从原来的64条增加到73条,针对当前商标注册程序比较繁琐、商标确权时间过长、恶意侵犯商标权屡禁不止等问题作出一系列修改和调整。“驰名商标”不能用于广告宣传,是此次《商标法》修改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已经于2014年5月1日生效。在新《商标法》的众多修改内容中,本文仅探讨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的有关规定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6.
倪杰 《中华商标》2012,(7):47-50
我国《商标法》赋予了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权利,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只有符合"误导公众"的关键条件,驰名商标注册人才能享受到跨类保护。何为"误导公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明"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被诉商标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而减弱驰名  相似文献   

17.
汪正 《中华商标》2013,(12):33-37
新修改的《商标法》第五十八条增加规定:“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相似文献   

18.
奕飞 《中华商标》2004,(12):47-4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今年上半年公布了新商标法实施以来的第一批认定的驰名商标。在这43件驰名商标中,除了41个国内商标外,还包括“吉列GILLETTE”在内的两个外国商标。这是自2001年新商标法实施以来国家商标局首次将国外品牌认定为驰名商标。代理美国吉列公司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的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公司,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4月29日(200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8号公布2014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第三条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  相似文献   

20.
吴新华 《中华商标》2003,(10):42-43
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明确规定了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问题。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对于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具体案件中认定和保护驰名商标的事宜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