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SBM与不同前沿面的特点,发展了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在环境约束下对199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造成中国经济发展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因此减少污染排放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2)我国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显著,应改变以“GDP”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观念。(3)东、中、西三大区域在“十五规划”以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LFTP)呈上升趋势,其中与效率相关的LTFP呈下降趋势,与技术进步相关的LTFP呈现上升趋势,全国LTFP年均上升0.95%,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年均分别上升1.71%,0.54%,0.16%。 相似文献
2.
3.
改革开放至今,在这短短的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大力开发与利用.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当前利益而忽视环境的负荷限度,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站到了对立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如何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了政府及广大环保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较为紧迫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环境和能源两个因素同时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考虑能源使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内生化技术和资本,在一个包含四个内生变量的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理论建模和求解。最后,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结果表明,实证的结论部分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国务院所属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环保专项资金进行的审计。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些高污染企业所开展的环境审计则相对有限,相关准则、规范未就企业管理者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企业环境保护制度以及企业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提出可操作的规定,也未就环境审计的实施标准、方法和程序等进行统一规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完善环境审计制度。本文以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该行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审计在监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发展企业环境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引起了来自社会各界人们的关注,它是一种新的社会矛盾。文章主要是对目前广西地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特点、发生成因和政府应对机制进行研究,以便在根源上降低和消除广西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几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4-2009年地级市以上城市工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探索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关系。实证结果发现:(1)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各地区样本,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减缓地区经济增速已经成为工业化推进中不可逾越的发展路径。(2)环境规制竞争对本地经济增长效应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环境规制竞争具有正向增长效应,中部地区则具有负向增长效应,而西部地区增长效应不显著。这既为探索共生型环境经济政策,又为制定差别化环境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越显突出,已经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研究经济效率的同时,需要考虑环境约束条件,并量化环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经济效率的主要成果,介绍了在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效率研究的进展状况,并时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有益...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手工收集整理我国276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的环境目标约束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系统评估了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后依然成立,且该效应的大小在城市等级和所处区域等层面存在差异;环境目标约束通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进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企业会采取积极的创新战略以谋求长远发展,而非采取跨区域转移的方式进行规避,这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在吸引高质量清洁型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环境目标约束能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分布特征,促进地区外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将削弱环境目标约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本文为深化中国的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利用外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政府投入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本文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需要政府干预,而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一条次优路径;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各个省份基本上位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左边,总体上处于“边发展、边污染”状态,社会总资本进入环境改善活动的比例过低,达不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善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35年来,中国经济为何能够实现长期快速增长?当前为何又要进行改革?怎样改革?基于机制增长模型视角,我们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新颖性,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环境行政执法入手,研究环境行政执法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弊端;并对问题产生思考,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我国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EKC)模型,以江苏省经济增长及"三废"污染指标数据为基础,对太湖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工业废气排放量处于EKC曲线上升阶段: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同样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工业废水排放量同人均GDP之间,不符合EKC曲线的某种形态.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维持了20余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后既有的经济增长制开始弱化,其潜在的问题逐步开始显露出来。尽管包含宏观调控手段在内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工具性作用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在经济发展的更为宏观的层面,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提供多少前瞻性或具有指导意义的智慧,另一方面,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严重动摇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学习型、赶超型的,社会技术特性的动态变化、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哲学的高度、从历史的高度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异质性随机边界环境规制模型,基于制度约束视角定量估算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分析财政分权、产权性质及外资水平对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经济绩效、轻公共服务的目标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降低环境规制的动机,导致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普遍较低,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较高的私营经济比例及外资水平有助于提高省区环境规制效率.根据绘制的时序图,我们进一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最低,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在样本期间内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环境规制效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和贸易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对贸易的影响在过去并未构成问题。近十多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公众对环境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环境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对经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地方官员更替视角,利用1999-2013年省级官员变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克服政策不稳定性给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抑制性作用相对更弱.(3)地方官员任期与服务业可持续增长有“U型”关系,表明在换届过渡期,短视性政策行为会诱发政策的不连续,引发企业不确定性预期,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任期延续,政策环境趋于稳定连续,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进而提升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能力.(4)晋升锦标赛可能加剧资源要素错误配置和扭曲服务业投资一消费结构,从而引致服务业增长的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