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月英 《经济论坛》1999,(16):15-15
在我国繁荣的股票交易背后,涌起一股股浊流,侵蚀着尚在发育中的股票市场。其中伪造股票、变造股票,贩卖、使用伪造、变造股票的行为首当其冲,严重破坏了股票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准确认定涉假股票行为的法律性质,严厉打击涉假股票犯罪分子,对于进一步规范股票市场、保证股票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涉假股票行为的表现形式假股票的制造源头在于伪造股票、变造股票。所谓伪造股票,是指没有股票制造权的个人或单位,仿照真股票的形状、图案、色彩等制造假股票。伪造的具体方法很多,如刻板…  相似文献   

2.
兰邦华  何歆 《经济管理》2001,(14):57-60
近10年来,美国的股票期权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溢价期权,购买期权,业绩期权,指数期权,掉期期权,换新期权,重新定价期等非传统股票期权形式,从而满足了雇主,雇员避险,避税等多种需求,具有强大的适应性,非传统股票期权在内在价值,激励效果等方面与传统股票期权存在着很大的判别,理论界对于非传统股票期权的执行也存在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经理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股票赠与、绩效股、虚拟股票计划、特定目标计划等长期报酬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常柏 《现代财经》2001,21(11):16-18,28
在《上市公司期权管理办法》即将出台,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工作由理论探讨阶段转入试点,推广实施阶段之际,本文针对我国与发达国家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环境差异,对试点中的三个关键问题-样本选择,绩效考核,实时监管在探讨其必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薪酬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带来了生机。它以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趋向长期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降低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成本,吸引人才,稳定经营队伍。我国企业虽然引入了股票期权制度,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使股票期权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削弱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价值。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的价值确定问题是股票期权设计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有效地确定股票期权的授予价值历来是期权激励设计的难点,同时也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层“双边谈判”的焦点。提出了引入现实期权技术的解决方法.尝试解决期权授予额度及其价值测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中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祥功  俞玮 《经济师》2011,(1):112-113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我国股权激励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文章对两种方式能够达到的实施效果、对激励对象的资金需求程度、定价机制、价值评估、个人所得税收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并对证券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股票方式对激励对象相对有利,但证券市场对限制性股票几乎未作出积极反应,相反,股票期权方式下,证券市场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10.
杨艳军  李杰 《技术经济》2000,19(10):49-51
一、美国国内股票期权激励现状美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思想源于 60年代 ,并于 70年代引入实践 ,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方式 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而在 90年代达到了高峰。其发展现状有如下特点 :①涉及范围广。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都有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计划。②尽管一般职员与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数量也增长很快 ,但上层经理人员与一般职员差距显著扩大。③股票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飞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美国经济复苏发展、股市蒸蒸日上的时期。④促进了金融衍生市场的繁荣。经理人员往往在金融衍生市场对其股票期权寻求保值。…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是美国上市公司中盛行的一种激励机制。文章通过分析中美上市公司之间股票期权制度的差异,就完善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制度安排措施。  相似文献   

12.
《技术经济》2015,(12):116-124
构建了衡量股票受噪音交易影响程度的指标,包括股票对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敏感程度、股票估值偏差、股价反应信息的滞后性和方差比率,并据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综合指标,研究了噪音交易与股票特性、股票期望收益率的关系,以及不同市场阶段下噪音交易对股票期望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账面市值比低、冲量高、收益率波动性高、财务杠杆率高、账面规模小的股票更易吸引噪音交易者;5个衡量股票受噪音交易影响程度的指标均与股票期望收益率正相关,且在市场上升阶段股票期望收益率更易受到噪音交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3)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选取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评论内容和中兴通讯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是投资者情绪,且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指数的上涨会导致短期股票收益率下降。文章为分析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投资者投资行为与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激励的意义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会琦 《经济论坛》2000,(14):34-34
股票期权是规定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具有较强的长期激励与约束作用。通过对美国 150家大公司总裁薪酬构成的分析表明,在总裁的总薪酬中, 48%为股票期权,其他股票薪酬形式占 11%,业绩奖金占 23%,基本工资占 18%。可见,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美国是较普遍、较重要的形式。 20多年的中国企业改革,尽管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的设计也不少,如承包、租赁、奖金等,但这些制度都是着眼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经营者…  相似文献   

15.
虚拟股票期权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太才 《经济师》2002,(6):141-142
股票期权制只适合于股份制企业 ,为了对非股份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 ,文章提出一种被称作为虚拟股票期权制的期权激励制 ,阐述了虚拟股票期权制的基础工作和总体构想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股票的"衰减现象"、"衰减系数"两个概念,得到了股票衰减定理。中位数股票的市净率是a倍,若干年以后,当这一批股票的中位数市净率是(衰减系数*a)倍的时候,它们的中位数股票的收益才能与黄金相同。  相似文献   

17.
杨慧辉 《经济经纬》2008,(2):109-113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干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制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高层管理人员在上任、升迁、年终奖励时,由董事会通过发行新股、回购股票等方式储存一部分股票,给予这些高管人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 实行股票期权,目的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经营者经营有道,公司业绩增长,股票价格随之上涨,经营者按照事先议定的价格购买股票后在股市上抛出获利。通过这种机制就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经营绩效牢牢联系起来。 股票期权源于美国。8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在倡导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同时,并没有认…  相似文献   

20.
股票分拆与并股这类事件一直迷惑着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本文利用香港股票市场的数据,研究分拆与并股对股票的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而且还研究了这类事件对股票在市场中的交易活动性的影响,以便将交易活动性与市场流动性联系起来,通过交易活动性的变化来解释造成流动性变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股票在分拆后流动性增强,而且是由小额交易的活跃引起的;股票在并股后流动性减弱,是由小额交易与大额交易的不活跃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