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影响,对炼油行业是正面影响,对港口、航运业影响相对中性,对化工、船舶、软件、纺织、服装等行业是负面影响。为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大连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快能源建设步伐,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船舶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世界级造船基地;进一步扶持软件产业,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为一般竞争性行业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2.
汇率制度可分为完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中间汇率制度。目前我国名义上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虽然这种汇率制度是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汇率安排,但是它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需要在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3.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通货膨胀之间表现为复杂的关系.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向更具弹性的方向转变过程中,并不一定引发高通胀.汇率制度的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中国在盯住汇率制下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增强时仍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考察汇率制度会否引发金融危机,需要结合汇率制度形式的特征和特定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邵校  张梦 《企业家天地》2007,(4):175-176
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流动加快,而我国汇率制度已经落后于经济形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危及了国家金融安全。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并就其可行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汝璇卿  曾志伟 《全国商情》2007,(12):66-67,84
人们经常把汇率看作一种既定制度,把外汇看作一种金融资产,而很少把汇率看成是宏观调控的工具.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论证了当前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适当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汇率制度改革及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一方面,人民币的支付能力随之得到提高,我国货币的独立性得到一定保证,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对外贸易得到促进等等;另一方面,外资引进受到影响,资本外流加剧,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就业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也随之而来。对此,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寻求对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21日,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式启动。纺织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纺织品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升值势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纺织品贸易。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纺织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7月21日起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它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意义重大.从那一天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目的"主要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我国目前依然实行"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汇率制度",是适应国情的.  相似文献   

9.
按照丁伯根法则、蒙代尔分派原则、避免米德冲突原则等的要求,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是最佳汇率制度的结论。我国的实践也表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今后,我国应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逐步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生成机制,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促使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民币汇率最近受到来自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升值压力,日本和美国企图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复苏他们本国的经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长期的大政方针,而且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也有着重要的原因。资本项目的顺差大多是由于外国资本的流入,而经常项目的顺差则是由于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产品的出口。因此,应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应对来自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企业从2001年到2006年12个半年间汇兑损益的分析,以及运用重复抽样技术(bootstrapping)计算出行业的风险价值VaR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企业本币升值背景下外汇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后续研究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明确了“国内贸易流通”的概念,认为“现代流通”为国民经济各产业运行提供了交易平台和网络体系,不能再把其理解为某一传统产业,而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其次指出当前内贸流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从政府角度出发,指明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完善流通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流通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的流通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政策促进体系;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贸易流通的改革思路和建议,包括统筹四个方面关系、确定发展评价目标和指标、找准工作切入点等,以期深化国内贸易流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闻岳春  王婕 《西部金融》2012,(8):9-14,25
我国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人民币浮动区间扩大对人民币汇改及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改进了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方式,减轻了汇率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促进内部均衡;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缓解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促进外部均衡;(2)有助于拓展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3)提速中国金融深化改革步伐,"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信用社改革“花钱买机制”的方案引起了争议,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些迹象表明,目前的现状与改革的期望值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为了避免出现信用社“个别理性”与农村金融改革“共同理性”相互矛盾的格局,当局应当从改革的制度安排与游戏规则上确保“正向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发现,迄今为止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实际上是一个有“突变”现象的“随机游走”过程,这种“突变”可以解释为在严格外汇管制条件下人民币长期积聚的升值压力的一次释放;特别地,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通过加快进口增长和减缓出口增长弱化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文章进而指出,在有效监控投机资金和预防投机冲击的国内机制建立之前,“爬行式钉住汇率”是我国当前汇率政策的最佳选择,而不是简单地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本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阶段.目前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主要面临财政赤字、银行风险以及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等三大约束.如果在此情形下贸然进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则会恶化财政赤字、加剧银行风险和需求不足,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消除上述约束,夯实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经济基础,稳健地推进我国人民币存贷款改革.  相似文献   

17.
自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在经济制度上发生了显著的变迁,集中体现为经济多元化、收入社会化、经济运行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善与提高。本文对这一重大制度变迁进行了量化,并深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且,随着制度改革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制度变迁的路线,深化改革,拓宽改革范围,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 (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 (2)意识形态的影响; (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 (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 (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 (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 (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关于中国改革30年经济增长原因的解释,认为改革启动后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源于经济主体的制度外行为,并通过对经济理论中关于制度、行为主体行为的重新审视,尝试将制度外行为作为变量解释制度变迁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行政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同时 ,随着改革的深入 ,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行政改革陷入困境之中。行政体制转型中出现的制度短缺现象是理解这一问题的一个视角 ,制度本身的独特性质、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的不足使行政改革的成本过高、步伐过小 ,行政改革的实际效果与其意愿供给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只有依靠全面的制度创新 ,才能摆脱行政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