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济南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13,(26):18-19
<正>中国折服世界的是什么?不是绵延起伏的高速公路,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遍地开花的工厂……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百年以来,在现代化上,不管是东学西渐,还是欧风美雨,中国受西方的影响甚大。中国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是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几千年来,这种文化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了东南亚,并和西方文化并存于世界,因而被称为"神秘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胥嘉 《今日重庆》2005,(6):126-127
美国诗歌使我感知世界,而鸡汤唤醒了我的中国本能。东西方文化就这样一巷之隔,以前在我看来是冲突,是两种文化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悲伤;如今我发现,这是奇妙的和谐。这边是希腊、罗马为基准的西方文化,那边是以中国思想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不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辜鸿铭在西学东渐的大浪潮中,热衷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及向西方弘扬东方文化。他以一种文化包容的目光,看待中西文化利弊,希望在创造新文学的同时勿抛弃传统的文学;翻译是文化传播最直接且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交流方式,辜鸿铭将《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他希望通过将中国的诗书典籍译介至西方,让世界了解中国真正的文明。因而辜鸿铭极力地维护传统文化即是个人追求的彰显,也是面对民族文化身陷困境的一种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4.
武倩妤 《魅力中国》2009,(15):12-13
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以道家思想为辅线的发展历程。儒家学说用一种规则和说理的方式传播。道家以一种辨证的思维使人信服。本文在对道家思想粗略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主要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希望可以破除大部分人认为其是消极思想的误解,进而理解其对管理的现代意义——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发端于西方近代哲学趋于终结的大背景下,二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但是,西方现代哲学力图推翻传统哲学的一切思想,否定传统哲学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试图开辟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思想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的健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动力和手段。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真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变革才是一场真正的思维方式变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语言教学思想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和中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思想。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是为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掌握实用英语技能。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受,消化和理解课本文章中的文化观念,培养全方面的人却是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本文回顾了英语的文化渊源和西方的教学模式,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对比,认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着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由此英语教学思想和汉语教学思想也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思维和观念。教师如何正确把握教学思想是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共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使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呈现趋同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又必然会导致不同语言间隐喻的差异。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对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9.
关于东方文化的理解,似有所不同;西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有待反思;不同类型的现代文化在交流中的协调与发展,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可以说,这是文化交流中有待探讨的问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通常所说的东方文化,自然是和西方文化相对应而言。如果说,东方文化在历史的进取中具有东方民族某些大体相近的民族的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也要走向中国。我们既要弘扬东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大胆地借鉴和学习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优秀成分,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恐怕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东、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杜枫 《走向世界》2012,(27):28-30
山东博物馆是中国建筑体量最大的省级博物馆,其内珍藏着瑰丽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亦是华夏文化的主流文化,融化在中国文化的血液里影响着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并影响了整个世界。因此,四面八方的来客蜂拥而至。"自2010年11月16日开馆以来,省博已经接待了200多万访客。开始时每天7000多人,现在每天5000多人。最多的一天是2010年12月12日,达到12673人次。"据中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统治。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是在"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两重框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交往实践是对西方思想的扬弃的全新思维模式。因此,中国要摆脱这种西方现代化所走过的弯路,就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木雕艺术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民间对"美"的共性,它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木雕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思想的表达、倾诉的一种方式。平时市场因素决定了木雕的创作题材,因此上其作品常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俗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木雕艺术家应该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艺术,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观赏性和体现时代特点,即: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拓和创新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本文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中西方在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开展西方文化教学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静 《黑河学刊》2011,(11):51-52,192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渐深入,东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深刻的折射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中,不同民族对数字的偏爱与忌讳反映出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研究世界通用的数字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中不同的文化含义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习俗,消除文化冲突,避免由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6.
贺辉 《魅力中国》2014,(3):341-342
无论中外,冤案防范一直是法学界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话题。笔者对我国及西方法治国家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整理,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法律职业群体的思想观念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备受传统封建文化影响,缺乏共同的法律价值共同认知,因此我国亟须大力推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强化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引良 《魅力中国》2009,(31):125-125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一词,对于新一代设计师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它的含意和概念却往往含糊不清。如果抛开特定所指,仅就字面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今日的"或"未来的"。如果要追溯这一名词的出现,它最早在西班牙作家翁尼斯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一书中出现,并且指出:"’后代现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它涉及到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间跨国垄断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反映,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诸多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赖华先 《老区建设》2014,(20):41-45
文章从中国文象思维的理论角度重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然理性"的理论体系。从本体论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是一种"自然理性";并从先秦文献中的"自然理性"(道)的量化分析来进行印证。文章第三部分阐述了自然理性的交往原则,主要有等级秩序、德、法三种。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了自然理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指出中国文象思维是一种描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而西方逻辑思维是一种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并分析了自然理性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象征(取象)、比喻(譬喻)、拟人(比拟)、类比(连类)等。  相似文献   

19.
川剧交响乐《衲袄青红》亮相2009年第13届重庆新年音乐会主场,由中国首席指挥家谭利华、中国川剧声腔第一人沈铁梅、现代交响乐才子郭文景首度联袂打造。这是一场古老戏曲声腔与时尚现当代交响乐的深度融合、一场东方文化和西方艺术的精彩对话,注定让川剧这一本土文化迸发出震撼民族和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对于我们打破所谓的"美国民主迷信"、"选举原教旨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中国政治自信起到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就一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视同为"一党专政",却忘记美国总统是典型的"个人(总统)专制";他们也一直抨击中国不是民主国家,却忘记小布什决策发动伊拉克战争,即使已经错了,仍然不能自我纠正,更谈不上对伊拉克和美国人力资本损失和经济损失承担任何后果,付出任何代价。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人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远不如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缺乏信心,有自卑感,每每谈到政治、民主、自由,就"言必称希腊",对西方充满羡慕感,认为自身落伍于时代,落伍于世界。我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人承受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世界作出了最突出的减贫贡献、增长贡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