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023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1)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不同,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消除了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利;(2)它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高,同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它在一个国家全体人民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原则是崭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它在过去的私有制社会中是根本不能出现的。按劳分配必须以生产资料属于劳动人民公有为基础,并以生产最后是为了供应劳动人民的需要为前提。所以,按劳分配制度,是随着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和有了公有制经济才诞生的,它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推广。按劳分配原则有很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它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所有制形式只有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部分成员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成员可多可少,但无大小之别,可以有若干实现形式。退出的国企将资产转让给部分社会成员所有,实际上是国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已公开发表。其中,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建议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相似文献   

5.
面对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今天我们揭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之间特有的基本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本质、存在形式、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因而,从这一基点出发,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通过具体的体制来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力个人占有的内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理论依赖于对基本范畴的科学阐述。公有制理论中最基础的范畴就是公有制。因此,回答“现存的公有制理论是否科学”的核心乃在于回答“现存的公有制定义本身是否科学”这样一个问题。教科书和辞典上夫于公有制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社会全体或部分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长期以来,这个定义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有相当牢固的地位,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和亘古不变的。人们总是习惯地用上述观念去衡量现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却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误解。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是马克思有意识设定的一种未完成的从抽象到具体转变的阶段性结论,不应该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实的公有制对待。在国家权力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起不到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国家权力及其性质还使得一切形态的所有制都具有程度不等的公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体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源配置公有制、产品公有制、剩余产品公有制和产品分配公平化程度等内容的统一。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目标取向的市场经济。在深化改革中,应加强高层次公有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本文仅就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要求和思路 ,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要求1 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反映公有制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联合劳动。马克思认为 ,公有制就是在一个自由人联合体里 ,劳动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一点使它与雇佣劳动区别开来。(2 )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点使它与…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崭新制度,因而是一种没有剥削、不容剥削的制度。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个人靠优越的社会制度和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生活。毛泽东同志说:“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  相似文献   

10.
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不能脱离马克思原来的语言背景。在马克思的语言背景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础是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侧重点就是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劳动和所有权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直接同一。今天,我们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重新诠释为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雅芝 《经济纵横》1996,(6):4-10,14
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对策刘雅芝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基本权利。劳动权利的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业问题说到底是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毕竟还处于社...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承认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并通过宪法形式公开承认每个公民的平等权、自由权、参政权、受益权和权益保障权。从理论上说,这些公民权利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联系,有充分实现的可能。但在我国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种公民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在经济生活方面,由于强调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 这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问题讨论会的召开,非常及时。前不久我曾经讲过,不能把计划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特点,或本质特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在于生产者、劳动人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当家作主,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直接管理。如果离开这一点,却把计划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存在劳资和谐的可能性,但我国当前劳资关系的现实与之存在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有制经济改善劳资关系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要使劳资和谐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必须从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角度推进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改革:继续提高国有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国有企业的劳动民主;改革垄断企业的分配制度;加快多种形式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商业,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等客观经济规律体系的调节。社会主义商业,在体现计划机制的同时,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以改革商业,搞活流通,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6.
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应当使劳动者与其所有的生产资料有机地、充分地结合,以克服其与劳动的客观条件、手段和成果的任何形式的分离状况。对于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是没有分歧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经济占压倒优势的情况下,还存在着依靠自己的劳动(包括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而取得收入的私人经济。这种建立在私人占有基础上的私人经济主要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等某些领域。南斯拉夫宪法规定,在不损害国家共同利益的原则下,保证公民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权,公民可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个人劳动并取得收入,鼓励它们同公有制经济实行联合与合作,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18.
虽然公有制企业可以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这并不是解释建立公有制企业的根本原因。建立公有制企业或者说集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实现劳动的平等,其实质是为了实现按劳分配。然而,集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并不会自动实现,因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直接通过测量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难以准确衡量的。市场化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对有效的间接方法,即通过市场中企业间的有效竞争和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来促使劳动者的收入逐渐向其创造的价值量收敛。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促成劳动者收入向其创造的价值量收敛的机制,可以实现企业公有性与效率的统一,并保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制度下的宏观经济可持续、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消灭了一切私有制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劳动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国家或集体手中,每个社会成员不可能再凭非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他们只能向社会提供劳动,以劳动为尺度获得个人收入。这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就只能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平均主义分配情况,但在理论上是始终反对的,方针上也是不断批评和纠正的。在理论上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实施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荣善 《经济学家》2002,(6):115-116
有关传统论述只注重实施按劳分配的制度条件,即只将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似乎只要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原则就能自然而然地得以实行,并且不存在任何障碍.笔者认为,这种唯所有制论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按劳分配能不能贯彻执行,贯彻执行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计量劳动的技术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