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床式栽培平菇时常出现菇蕾生长不匀的现象,有的部位一个菇蕾没有,有的部位成簇成簇地生长,在10平方厘米面积上,甚至冒出100多个菇蕾密密麻麻拥挤在一起。在室外阳畦栽培,这一现象更严重。这些密密麻麻的小菇蕾成长为可食菇不过3—4个,绝大部分三五天后逐渐枯萎,这样一方面消耗了培养基内的大量营养,另一方面这些枯萎的菇蕾如不及时处理就会迅速腐烂变质,引起病虫害,造成下茬减产。如对这些菇蕾进行移植栽培,不仅可减轻病虫危害,还可使产量提高20%左右。现将平菇菇蕾移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下面介绍一种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水分管理方法。 (一)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并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温催蕾。用报纸覆盖的每天喷3~4次水,以保持报纸湿润;用地膜覆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以保持空气湿润90%左右。为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要开窗通风一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的催促,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了抑制生长时期。此时要减…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3,(23):24-24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金针菇长得不整齐,主要是出菇期管理不当造成的。处理方法:1.蕾期。采取催蕾管理措施,将菇房门窗打开,增强光照和通风,向空间喷雾状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增高到90%左右,降温至10℃左右,同时松动袋口,以诱发菇蕾的发生,但这时一定不能把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撑开,以防培养料水分蒸发,影响菇蕾形成。几天后,当培养料面出现棉花状菌丝或黄色水珠时,将袋口敞开,经过1周左右,陆续长出针头状的菇蕾。2.驯养期。当子实体长到1厘米左右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湿度控制在75%左右。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5.
一、晴天催蕾,选优去劣控株 花菇催蕾必须充分利用有利花菇形成的晴天,要求存小雨转阴再转晴时开始催蕾,雨天湿度大,虽有利现蕾,但难以形成花菇。注意检测培养基内水分,培育花菇要“内湿外干”。菌袋经过室内培育,水分大量消耗,如果基内含水量过低,会影响出菇。  相似文献   

6.
答:金针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调至12℃应在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范围,如果出菇不好应从湿度、空气及光照中找原因。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0%,同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在地下室栽培金针菇,要配备一定的通风设备。另外,金针菇在形成菌蕾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地下室栽培金针菇应装有一定数量的日光灯。  相似文献   

7.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但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村经济》2007,(4):42-43
答:香菇免割保水膜袋栽技术是浙江庆元食用菌科研中心研发成功,并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袋栽香菇生产中,为了形成优质花菇,当菇蕾长到1-1.5公分大小时,利用一种特制塑料袋,能使菇蕾自然顶破薄膜,既免去人工割袋,又能保持袋内水分,该特制塑料袋就叫“免割保水膜袋”,这种技术称为“香菇免割保水膜袋栽技术”。  相似文献   

9.
入秋后,段木香菇进入生长旺季。一般中温品种经7~8个月的发菌,10月上中旬菇木成熟;低温品种经9~10月发菌,于立冬前后菇木成熟。此时,应采用下列措施催菇: 一、雨中倒木催菇:先将成熟的菇木浇一次足水,再架成“井”字形干燥,保持散射光;每5~7天翻一次架,15~20天后,气温在15~25℃时,趁下雨将菇木架推倒或一根一根排放到地  相似文献   

10.
春菇多发生在立春到清明前后,此时的香菇质量好,品质优,加强管理可以丰产、增收。为此,应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菇蕾期的管理。刚现出的菇蕾,应象玉米花一样白。苦菇蕾颜色偏棕黑色,说明水分过多,应减少菇木盖膜时间;若有干瘪、萎缩,说明冷风、干燥稍强,可于中午用喷雾器喷雾,雨点应细密均匀,或者在阴雾天不盖膜,让其自然吸潮,直到恢复生长;若遇阴雨天,一定要盖严薄膜,不能让雨水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金针菇生产大多采用熟料袋栽直接出菇法。此法不但产量偏低,而且在金针菇的现蕾出菇初期因菇蕾生成不同步,导致子实体伸长参差不齐,影响商品外观,降低了销售价值。笔者用再生法栽培本所培育的“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1万袋,获得了生物转化率200%的好效益,产量较常规法提高1倍以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喷施、浸泡和灌穴3种方法。①喷施。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相似文献   

14.
盐水蘑菇,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现将其腌制技术介绍如下: 1 采摘。当菇体颜色由深变浅,菇盖边缘由平变曲,伞面直径达到3.5~12cm时便可采收。采收要做到轻摘轻放,捡出杂质,剔除破损、污染变色菇,菇柄长度按收购要求而定,运输中勿重压。  相似文献   

15.
一、习性防治法 1.喷丝性.菌蚊的幼虫有吐丝的习性,又群居拉网,一般用丝将菇蕾罩住,很容易发现;另外其蛹有白茧,也容易被看到,对这些害虫可进行人工捕捉消灭. 2.怕燥性.瘿蚊有幼体繁殖的习性(即一头幼虫可从体内繁殖20多头小幼虫),但瘿蚊虫体小、怕干燥.可将发生虫害的菌袋放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或撒石灰,则虫多干燥而死,可降低虫口密度. 3.喜水性.跳虫有喜水的习性,对于发生跳虫的菇块可以用水诱集后消灭. 4.变色性.有些鳞翅目(如谷蛾和夜蛾类)的幼虫老熟后身体很大,颜色也较艳丽,在采菇和管理中很容易被发现,可随时捕捉消灭.  相似文献   

16.
《致富之友》2004,(3):28-28
菇螨也称菌虱、菌蜘蛛,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若发生菇螨危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所以,播种后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危害,菌丝被其咬断,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危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危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留心观察螨情,及时落实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做好蘑菇转潮管理工作一批菇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上的断根等杂物,如发现有菌丝露在土层表面,则需补一些土。床面如较干,可少量喷些水,同时增加菇房的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至黄豆大小时,开始喷水,喷水的原则是:看菇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幼菇出土起潮时,要适当减少通气,保持菇房湿度。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房空间、墙壁、床面、地面等喷雾1-2次。二、做好蘑菇采收蘑菇要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品质和产量。当蘑菇菇盖直径在2.5~4厘米时就可采收。不宜让子实体生长过大,否则会缩短产品从采收到开伞…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13,(9):49-49
龙眼/荔枝果园间套种金福菇技术 技术要点:1、生产季节选择在4~6月制袋,5~11月出菇。2、选择成林的龙眼荔枝园,要求地势相对平整、排灌方便,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性、保湿性能好。3、在行间搭棚,行间距大,可搭建稍大的棚;行间距小,可以搭建小拱棚,长依场地而定。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9,(27):37-37
控制环境 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5,(11S):14-15
一、做好蘑菇转潮管理工作 一批菇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上的断根等杂物,如发现有菌丝露在土层表面.则需补一些土。床面如较干,可少量喷些水,同时增加菇房的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至黄豆大小时,开始喷水,喷水的原则是:看菇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