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6,(6)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给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不稳定因素。文章首先从成本、需求和供给几个方面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生产和加强政策手段应用这三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鹏 《财经研究》2008,34(3):49-60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主要农产品出现的供需“缺口”特殊现象,选取1982—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求农产品需求、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从需求与供给视角分析价格变化方向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产品价格动态波动的理论模型。实证表明: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猪肉与棉花等的供给存在“二元”特征,导致农产品供给反应具有粘滞性;需求与价格关系因产品种类而异;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对价格的影响符合经济规律。通过实证与理论研究,最后提出维持农产品供求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贾巧玲 《时代经贸》2013,(10):106-106,108
据中国生猪预警网的监测显示,白2013年1月下旬以来,猪价一直处于下趺通道,猪粮比价已逼近深度亏损线。猪肉价格“跌跌不休”,养殖户每头猪要赔100多元。猪价波动产生诸多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今年生猪价格比往年波动幅度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出我国近年生猪市场趋于发散性蛛网波动,最后提出针对稳定猪价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生猪预警网的监测显示,自2013年1月下旬以来,猪价一直处于下跌通道,猪粮比价已逼近深度亏损线.猪肉价格“跌跌不休”,养殖户每头猪要赔100多元.猪价波动产生诸多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今年生猪价格比往年波动幅度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出我国近年生猪市场趋于发散性蛛网波动,最后提出针对稳定猪价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回归模型的西宁市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宁市1999—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选择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竣工房屋造价是影响西宁市商品房价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国内文献对管制政策与公交均衡产量涉及不多.由于公交需求存在高峰与低降差别,单一的价格管制只能使公交服务满足一般时段需求;通过补贴可以使公交服务的供给满足高峰需求,但不同的补贴方式的效果不同;单一最优管制价格下取消进入限制对供给量没有影响,市场定价与自由进入会增加供给量,但供给量小于有补贴的均衡产量.在竞争模式下.各种竞争经营模式对公交企业经营效率改善有作用,但对公交均衡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公交优先发展政策需综合考虑不同政策对公交均衡产量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价格对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了驱动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存。因此,要治理它就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下手,我国目前应该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政策组合。需求紧缩应该主要依靠量化货币紧缩政策,供给扩张主要依靠降低企业税收等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CPI之“猪价周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猪肉价格是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猪肉价格与CPI保持明显协同,二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猪价对于CPI的影响要大于CPI对于猪价的影响.从长期看,猪肉价格与CPI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猪肉价格每波动1%,CPI将同向波动0.0292%,稳定猪价的异常波动对于稳定CPI具有重要作用.从短期来看,CPI的波动,受猪价的影响要大于受自身的影响;而猪价的波动,受自身的影响要大于来自CPI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SVAR模型和方差分解基础上,利用2003年一季度至2012年四季度数据,分析了短期内供需因素和货币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需求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最大,其中生物能源需求是重要原因,而传统消费需求影响减弱;货币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也有较大影响,其中汇率因素是重要原因;供给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1-10.月CPI上涨3.0%,PPI下降2.0%,预计2020年CPI上涨2.6%,PPI下降2.0%。展望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货币环境宽松、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稳中有降、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宏观需求偏弱等因素抑制价格上涨。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初步判断2021年CPI上涨1.5%左右,PPI上涨0.5%左右。应重点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和猪肉价格走势,做好前期稳物价措施退出对2021年物价波动影响的政策预案。建议将2021年物价调控目标定为3.0%左右,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短期影响表现在养殖成本、当期猪肉供给方面,可以通过压低猪肉产出成本,弥补猪肉供求缺口,达到稳定并压制猪肉价格的目的.长期影响表现在饲料行业、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等市场化手段,逐步减少行政干预,实现生猪养殖产业模式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猪肉价格频繁波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国际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波动频率增加,波动范围渐广的特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政府更是重视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调控对策。然而,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对农产品供给的管理政策。单一的管理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多重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对农产品供给的管理政策,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才能更好地管理黑龙江省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基本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了驱动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价格的整体上涨已经影响到部分贫困消费者的生活,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财政补贴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重新界定公用事业财政补贴的目的,系统分析公用事业供给补贴和需求补贴的特点、形式和适用性,构建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与201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的接近理想需求系统 AIDS 来源相同的EASI需求系统 ,采用CHNS调查数据 ,运用 EASI需求系统实证分析了各类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与福利的影响 ,并比较了收入补贴与价格补贴的经济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重最大 ,其次是粮食和蔬菜 ,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动物性食品+粮食+蔬菜" ,这说明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日常膳食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2)粮食价格对困难户和最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 ,动物性食品价格对较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3)对低收入家庭而言 ,当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时 ,收入补贴政策的效果优于价格补贴政策 ;当粮食价格上涨时 ,价格补贴政策的效果优于收入补贴政策.文章最后从生产、补贴政策和分配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杨  邢仕宏  李欣怡  焦妍 《经济论坛》2023,(11):102-114
基于2013—2018年的县域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模型考察在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生产面积的影响,并对时间异质性、区域差异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进行甄别。结果表明:(1)大豆生产补贴政策实施使大豆面积平均增加了11%左右,且政策实施地区大豆生产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大豆生产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扩面”作用存在“补贴-效用”偏差的问题,即虽然2018年补贴额度较2017年显著提升,但2018年(9.76%)的“扩面”作用却不如2017年(12.71%);(3)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他三个地区均存在“扩面”程度未能与补贴额度同比例上升的问题,更为甚者,政策改革对2018年吉林省大豆的“扩面”作用竟为负向;(4)政策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大豆生产面积的原因在于种植收益的显著提高,而政策效果未能与补贴额度同比例增长的原因在于地租的同步增长。研究为生产者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大豆面积提升提供经验性证据,也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豆振兴压力下如何持续改善大豆生产状况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看,总需求政策是对需求方面的政策,产业政策是对供给方面的政策。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供给的承担者是产业和企业。为了维持产业秩序,增强生产能力,保证供给,需要对产业和企业进行干预。产业政策就是政府实施这种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产业政策分成供给型、需求型与环境型,依托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了不同政策通过政策资源的直接配置以及企业间配置两种作用路径对企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供给型政策相结合的补贴行为通过以上两个路径抑制了企业绩效提升;产业政策对不同大小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供给型政策资源的配置在小企业间并未呈现显著的集中特征,但在大企业间政策资源更为集中;供给型政策主要通过政策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路径降低大企业绩效,而通过补贴直接配置路径抑制小企业绩效提升;整体看环境型政策对投资、补贴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大企业而言,其对政策资源在企业间的分散配置具有负向作用,而这一影响在小企业中则为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需求型政策有利于资源再配置,供给型政策则尚未显示出积极的资源再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Nerlove模型的我国猪肉供给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7~2012年我国猪肉产量、猪肉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应用Nerlove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方法,测算了我国猪肉产量对价格和成本的反应程度。研究显示:猪肉产量对价格短期反应较为迟钝,长期反应相对敏感,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缺乏弹性。相对于猪肉价格弹性而言,猪肉产量对成本的弹性更小。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提高行业门槛,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并把握好补贴时机和补贴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