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科层组织网络中的无标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管理幅度随机选取的科层组织网络是否存在无标度行为。理论分析发现,该网络的生长模型具备生成无标度网络的增长条件和择优连接条件,但当累计度相同时还存在机会均等机制,即添加次数较少的节点,累计度增加的概率更大。数值模拟表明,其节点的累计度分布服从某种复杂的幂律规律,这说明现实中的科层组织网络与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网络一样具有相同的组织原理,讨论无标度特性对管理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及其性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复杂网络范式下,以部门为节点、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为连接边,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的拓扑性质。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是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部门度和权及多部门之间的连接边权近似服从幂律分布,部门度与簇系数、部门度与邻接部门的度之间负相关,部门度与权之间正相关;最后,给出宏观经济调控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宏振  贾悦婷 《技术经济》2013,(11):9-13,80
利用体现复杂网络结构特征的指标,比较了IT微博网络与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分析了网络节点的度数、介数和接近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度分布进行拟合,并分析了"度-度"相关性。结果显示:IT微博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绝大多数用户只有少量的关系人,介数最大的节点不一定是接近数最大的节点;关系网络的度服从幂律分布;实验网络具有度的异配性,即度值小的节点倾向于与度值大的节点连接,新增加的个体更倾向于与大度数的个体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股市上证指数在暴涨暴跌期间的数据进行分形分布参数拟合估计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为了弄清上证指数各项统计特征之间的内部联系,文章从幂律分布的生成条件作为问题的切入口,层层深入,最终对上证指数分形特征的形成机理给出了一般总结:即上证指数呈指数增长或从小到大排序后呈指数增长是导致其对数收益率服从分形分布的根本原因。文章的结论为全面认识分形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规模幂律分布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数学上探讨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证明城市规模服从Zipf定律。然后,在理论上阐述城市规模幂律分布的形成机制。实证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数据和建成区面积数据来分析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均大于1。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分布的幂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的幂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在减小,但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同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城市的幂指数最小,而且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东部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程度大于中部和西部,而且城市规模之间的差异正在变大。  相似文献   

6.
发展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举措。基于对BA模型增长与择优连接规则的修正,构建共生网络结构模型;采用平均场方法,推导共生网络的度分布与幂指数;通过Matlab数值分析,探讨相关因素对共生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从而解释并揭示共生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择优连接规则考虑"资源匹配度、节点适应度"等因素作用,能很好地模拟共生网络演化过程;节点连接较高的"机会成本",是导致共生网络具有低幂指数、为亚标度网络的重要原因;区域废弃物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对网络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明晰共生网络主要是围绕核心节点所形成的网络。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铁客运流数据,综合运用GIS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格局、整体与局部联系以及节点属性进行了初步揭示。结果表明:(1)城市联系依托高铁轴带形成了"四纵四横"八条客流带以及多尺度城市网络,但受区位条件影响呈现出东中西地带性递减特征;(2)整体联系中,全国网络密度较低且具有一定核心边缘结构,连接性与集聚性指标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反映出不同的地域关联模式;(3)局部联系中,网络大致形成了以临近城市为主的八大子群且与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耦合性;(4)个体网络中,节点度大致服从幂律分布且除了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有较强相关性外,城市行政等级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昆仑  赵杰  何丽娜  张旭  牛笛 《经济地理》2024,(3):76-85+146
为探究面向体育赛事的城市全球联系网络的时空特征,文章以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举办地之一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者2010—2019年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城市全球体育联系网络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者来源国家(地区)从2010年的71个增加至2019年的99个,参赛规模从26000人上升至30000人,网络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2)空间上,波士顿全球体育联系网络密度变大(0.551→0.787),加权平均度增加(32.41→60.31),网络异质性降低(0.497→0.415)等网络特征日益凸显;(3)节点度上,节点主要分布于欧洲和美洲,亚洲次之,非洲较少,大洋洲不变;(4)网络演化上,波士顿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普遍增强,其中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国家与波士顿的联系愈发紧密,亚洲与其的联系强度次之,非洲与其的联系强度小幅增加;(5)影响因素上,全球化水平、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及交通因素是影响波士顿城市全球体育联系网络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山东省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复杂网络,并对其网络统计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据此得出:该网络具有5个重要的中枢节点集群区,即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和济宁;网络的节点度服从幂律分布;通过不断的演化发展,该网络将逐步形成一个较成熟的船舶制造产业链,集聚效应非常明显;同时,网络在演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复杂网络描述产业间技术扩散,基于概率论和网络技术设计产业技术流网络建模与结构效应分析方法,提出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概念及其随机、动态、多层和复杂性特征。改进Weaver指数,根据产业产品与流程创新二维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确定产业节点连接规则,构建垂直型ITFN,测度产业间技术共同度,构建水平型ITFN。以ITFN度分布与度相关揭示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整体与动态效应,以中心-外围分层网络、产业技术流树展现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效应,以中心度测度产业技术流吸收、溢出与中介个体效应,以中国工业产业技术扩散系统为实例进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长三角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二者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倒U型空间分布格局。然而,两指数空间重心呈现反向演进态势,且重心偏离度持续扩大。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全域上的低水平空间集聚特征与局域上的非典型空间分布格局。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减弱,应当警惕金融资源游离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的"脱实向虚"。  相似文献   

12.
蒋子龙  王军  樊杰 《经济地理》2022,42(4):112-121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研究了199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总部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经历了探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转型增长等四个阶段,形成了以主板市场为主体,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协同发展的格局。(2)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逐渐从早期的点状分布格局演进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密集分布区为核心,串联东部沿海地区为弧,京广轴为弓弦,长江轴为弓箭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而总部迁移网络则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以连接这些顶点为边的菱形迁移联系结构,菱形空间区域内集中了80%以上的上市公司总部迁移联系。(3)主板上市公司和劳动力密集型上市公司总部更容易发生迁移,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在区位选择时趋于一致性。(4)QAP回归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金融便利度、交通便利度、智力丰度和国际化程度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刘继生  陈彦光 《经济地理》2001,21(2):231-234
根据城市体系等级序列的镜象对称性规律,从基于中心伯Beckmann模型Pm=KRS^m-1(1-K)^m出发,导出基于世界城市规模分布的广义Davis模型即δ^n规律:ai=ai nγ,fi=fi nδ-n从而证明了Davis的二倍数(2^n)规律与Beckmann的城市等级一规模模型在数理结构上完全等价:它们的共同演绎结果乃是三参数Zipf模型P(r)=C(r-a)^-dz,式中dz具有分维意义。Davis模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同构性暗示了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即城市规模分布法则在地域空间上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透明组织的腐败感觉指数和行贿指数 国际透明组织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无政治倾向、国际性的民间组织。该组织以推动国际和各国反腐败为其活动宗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组织。从1995年开始,国际透明组织开始每年度发布各国腐败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也被称为世界各国清廉指数的腐败排行榜。1999年开始,也曾经发布行贿指数(Bribe Payer Index),也被称为行贿排行榜。这两个指数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的腐败程度排名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以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4年平遥古城逐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测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运用回归方程分析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2011—2014年网络关注度呈直线增长趋势;年内变化上呈鲜明的"双高峰"模式,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节假日上表现为节前关注度上升,其中"五一"在节日前一天达到顶峰,而"十一"在节日第2、3天达到顶峰;周内表现为"周末低谷,工作日高峰"的特征。(2)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区。(3)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重要节庆等是影响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联系强度,客源地人均GDP和两地间的距离是影响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考察其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东西差距显著。(2)总体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从地区内差距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最大,中部地区内差距最小;从地区间差距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中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小;从差距贡献率来看,地区间差距为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3)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地区差距出现波动式下降,三大地区均存在两极或多极化现象,中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五普"和"六普"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阈值标准筛选城市样本,采用统计分布检验、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分布模式、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但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和齐普夫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城市规模差距过小;受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城市规模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增长趋势差异明显。(2)2010年,仅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服从帕累托分布,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既不服从帕累托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四大板块内部城市规模差距均过小,且并不存在梯度或反梯度分异规律;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首位城市规模相对优势不突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差距在缩小,而其他区域城市规模差距则在扩大。(3)绝大部分省份内部城市规模发展过于均衡,但也有部分省份城市体系"一城独大"特征明显;省域城市规模差距的地域差异显著,但未表现出梯度或反梯度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曼奎斯特指数,并对开发区公共交通网络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3年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进步指数在快速滑落后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这与当地公交网络的潜在承载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在开发区近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开发区公交网络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小世界特性,即节点度分布趋近于对数分布,平均最短路径较短。从公交网络的演化过程来看,乘车需求的增长对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网络造成的压力持续增加,间接对园区技术进步造成影响,虽然公交网络正不断扩大和优化升级,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开发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财经》2016,(2):63-76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其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2005—2013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规模、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经济规模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经济质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而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而对经济质量的作用水平较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港口复杂网络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以港口吸引度和港口间海运距离双重因素作用下点权有限的加权网络演化模型。选取29个沿海主要港口2015年相关数据,对比演化网络与现实网络的特征指标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模型应用于预测2018年沿海港口网络,揭示沿海港口网络未来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港口之间联系紧密程度有所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所有港口的度值都将不同程度增大,使沿海港口网络的连接度和可达性增大;大部分港口将进入更高层级,港口层级结构将升级;港口网络的无序性进一步增强,港口间规模差异减小,港口规模分布更均匀化,港口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力将下降;港口网络的负向匹配程度将增大,呈向外辐射的状态,即度值大的港口通过集聚效应成为港口群的增长核心后,将凭借其有利条件发挥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