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2013—2020年146家林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林业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ESG表现对林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对林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提出了林业企业需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推动企业ESG水平提高,进而推动盈利能力提高;政府监管部门应不断增强对林业企业ESG表现关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ESG表现良好的林业企业;政策制定部门和ESG评估机构应进一步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实施细则和ESG评价标准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杜邦分析法及其在林业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邦分析法是众多财务分析法中的一种。是一种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它利用权益净利率这个杜邦分析系统中最具核心代表力的财务分析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状况,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层层分解,深入的分析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因素。从而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林业上市公司是林业产业的娇娇者,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引领者。结合目前仅有的三家大型林业上市公司中的云南景谷林业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景谷林业两年的财务指标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公司在2006年处于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着严重问题,2007年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巩固核心竞争力,使盈利能力远远高于2006年。  相似文献   

3.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4家林业上市公司进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距较大,且在盈利能力、偿债水平、营运水平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发展不均衡,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电子商务提升林业企业经营绩效;促进科企、科农对接,推进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充分开发林业资源,延长林业生态文化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林业弱质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13家样本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年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经营绩效评价。结果表明:①从盈利能力来看,我国大部分林业类上市公司都处于亏损的局面,仅少数上市公司创造出盈利的业绩额;②从营运能力来看,林业类上市公司普遍资产运营效率不高,营运能力的管理效率还有待提升;③从偿债能力来看,林业类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都普遍提升;④从发展能力来看,林业类上市公司在林产品的结构和种类方面还存在较多缺陷,研发技术投入量不足;⑤从综合绩效方面来看,大部分林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12月31日之前在沪深A股上市的30家林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4个方面构建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0家林业上市公司之间的成长性差异显著,整体成长性较低,大部分企业存在追逐短期盈利的现象;林业产业整体的发展能力过于薄弱;经营不同业务的林业上市公司之间成长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速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提升和优化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25家林业上市公司21项具体指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披露和绿色竞争力这七个方面构建了林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法来评价林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林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相对稳定,但信息披露不足,环保意识较弱,创新研发投入不足。基于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绿色发展协同效应以及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积极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关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意义重大因此,分析农资供应企业(农资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其发挥服务三农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农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不仅可以保障债权人、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也有利于政府行使职能,同时可为本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使经营管理者认识到生产经营中的不足,积极采取措施去解决,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本文以W农资公司盈利能力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公司相关财务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其盈利能力真实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8.
选取14家林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熵值法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水平差异较为显著,且在规模实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5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13家林业上市公司2010~2015年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成本"粘性"行为是否存在和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林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成本粘性对林业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林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家农林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企业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F,并用资本结构与F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林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本结构具有负相关关系,企业需要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提高其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取14家林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构建了林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林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风险的防范建议,以期对完善林业企业的风险和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市场中合理利用融资渠道、融资方式提高林业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消除林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选择20家林业上市公司,同时以吉林森工为典型案例,通过点面结合的分析方式揭示林业上市公司存在过分依赖短期负债、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以规范和加强林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化解金融风险,提升融资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27家林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主要财务指标构建出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针对2018年财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公因子加权公式,计算出27家样本公司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结合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公司按财务风险分为三类。结果显示,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普遍较高,且发展能力及营运能力较弱,27家公司中仅有6家公司处于低风险。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林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对林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得出林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林业上市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状态和董事会独立性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林业上市公司应引进国外资本,扩大公司规模、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科学选用独立董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中国14家林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09-2011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将聚类分析,改进的CRITIC法结合灰色关联模型应用到林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动态综合评价中,实行绩效比较,确定其排名,其中吉林森工绩效最优,ST景谷绩效最差,揭示了林业上市公司所处的一个发展现状,找出绩效差异的内在因素,为今后的改进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位数回归法和最小二乘法,对24家林业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林业上市公司中,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与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研发投入所占比例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分位数回归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分位点下,自变量对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此外,针对部分林业上市公司存在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投入稍显不足、专利授权所占比例和产出成果质量较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足以及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并不能确保科技创新产出增加的现象,提出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强化投入产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用修正的沃尔评分法构建了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12家木材加工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偿债能力是整个行业痛点,而林板一体化企业在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木材加工行业在东部地区有集聚现象,但不具备可持续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