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的资金是连接商业银行内部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纽带,内部转移价格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就是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机制于日常经营管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是商业银行将产品定价、策略指引、风险管理及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体系的建设,对商业银行的债券业务、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些结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贷款定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竞争力,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农信社贷款定价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风险溢价测评能力有所提升,内部转移价格和正向激励机制日趋完善。但也存在着利率定价不够精细化、利率定价人才缺失等问题。应该从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整体上呈现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批发、后零售的特点,并在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利率市场化真正实行后将产生许多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收益、利率价格和内部利率政策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从五个方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提高资本充足率,迅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机制;建立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为内容的产品定价体系;建立高效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新业务和中间业务体系;建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应用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纳入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实施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要求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曲线应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旨在发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利率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打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堵点。本文梳理了FTP曲线的主流构建方法,对商业银行如何将LPR引入到FTP曲线的构建模型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商业银行构建符合自身管理需要的FTP曲线提供方法,充分发挥FTP体系在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中的作用,同时更好地引导商业银行对客户利率定价,不断提升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精细化、差异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防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军 《金融论坛》2003,8(12):10-1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整体上呈现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批发、后零售的特点,并在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利率市场化真正实行后将产生许多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收益、利率价格和内部利率政策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从五个方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提高资本充足率,迅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机制;建立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为内容的产品定价体系;建立高效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新业务和中间业务体系;建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应用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郑晓亚 《新金融》2016,(2):26-31
资金转移定价作为内部绩效考核工具已大面积应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实践之中。在我国金融市场由利率管制向市场化加速迈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限逐步打开,银行内部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价格机制关系愈加紧密。梳理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与作用机理,调查其在利率市场化国家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为我国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市场监管提供实践参考。研究发现,在英国市场出现重大变化的时期,定价方法和客户行为假设的异质性、过度的业务激励干预等因素使得银行内部定价方法缺乏一致性,由此对市场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资金转移定价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实践应回归金融本质,在风险与收益中寻找临界点。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安全性约束前提下的整体盈利最大化,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推进这一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就是对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流通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是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本文首先对工商银行一、二级分行资金内部转移稳定价机制优化取向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提出了优化资金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具体构想,包括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方式、价格核定模型系统、价格种类体系、定价操作方略和价格调整时差体系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定价模型中主要因素的定量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资金价格变化频率加快,如何灵敏地反映市场价格成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管理会计原理,基于客户综合回报,参照香港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探索建立起分层制和差异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型,同时,结合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对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创建和应用的具体实践,对建立差异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Shibor为契机,优化商业银行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bor的推出为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契机,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相对松散,不利于其协调各项资金业务、统一资金运作以及定价管理等,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司库制度,在资金管理体系内部建立起统辖全行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制定内部转移定价的司库机构,优化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其基层行的资金管理普遍实行全额资金管理,即分行对支行实行“统收统付、集中调配、统一计价、即时监控”的“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方式。基层支行每发生一笔负债业务,都要将资金上存分行,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确定的利率获取利息收入;每发生一笔资产业务都要从分行调入资金,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12.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是多重的,与商业银行的定价目标、市场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收益目标息息相关,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法也有很多。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引入该管理工具时需要结合本银行阶段目标合理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受制于金融市场、组织架构、激励机制等影响因素,中国的商业银行在FTP运用上整体较落后,但已经具备实施较先进FTP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并理顺内部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缩短内部转移价格因市场调整而进行决策的周期,加强价格信息披露,进一步强化会计系统中的利率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平  肖军 《金融论坛》2012,(5):11-18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外定价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模式和定价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经营环境、内部管理需要及软硬件支持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价格杠杆的作用、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负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FTP基本原理的研究,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发展实际,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应当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全方位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子云 《金融论坛》2002,7(8):45-52
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安全性约束前提下的整体盈利最大化,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推进这一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就是对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流通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是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本文首先对工商银行一、二级分行资金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优化取向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提出了优化资金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具体构想,包括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方式、价格核定模型系统、价格种类体系、定价操作方略和价格调整时差体系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定价模型中主要因素的定量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按照贷款定价方法发展的脉络,对货币市场、企业财务状况和贷款合约等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的相关研究作了回顾,在定量分析境内货币市场美元利率的基础上,得出“境内货币市场美元利率≠LIBOR”的结论;同时通过对某大型银行的业务对外币存款和贷款利率定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定价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FTP基本原理的研究,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发展实际,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应当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全方位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其核心功能在于剥离利率风险,实现科学的绩效管理,并在优化资源配置与引导产品定价中发挥作用。本文通过示例分析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机理及其在商业银行风险集中管理中的运用,在阐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中国银行业影响基础上,探讨中国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实现粗放式规模管理向精细化价格管理飞跃的理论和实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system,简称FTP。资金管理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以下简称FTP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被美洲商业银行首次运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来,经过2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原则及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化对客户的差别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经营机构的灵活性,增强业务的竞争能力,提高综合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农村信用社建立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借鉴先进模式、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包括农户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等在内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暂行办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政策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一些扶贫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及农民创业担保基金贷款中的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这类贷款都执行基本利率,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中的比重较低。2.效益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一般农户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等,这类贷款的利率较高,农村信用社一般都上浮50%以上,而且这类贷款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有率比较高,是农村信用社利息收入的来源。3.竞争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在服务区域内的黄金客户,是农信社主动营销的贷款,这类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资金流动性较强、资金结算量较多,也是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这类企业贷款的利率一般不上浮或少上浮。4.优惠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以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