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中国电信业》2014,(11):23-27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我国作为世界电信用户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第一的信息大国,正在向建设信息强国的道路迈进!大数据必然成为信息通信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并且正在改变世界。作为网络时代数据交换的中心,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如何打好手中这张"大数据"牌,为电信业务转型开辟新"蓝海",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大数据有大商机,同时也有大风险,那就是电信运营商在开发大数据市场的过程中,需要依法处理好用户隐私保护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通信业要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积极推进电信强国建设。尽快实现战略转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这是时代赋予通信业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全行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变中求进,努力探索实践通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与我国通信业近年来矢志不移的惠农举措颇为吻合。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信息通信业一直走在惠农战线的前列,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把普遍服务的工作落到了实处。当然,村村通电话仅仅是贯彻实施普遍服务的开端,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还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通信业是典型的技术与市场双驱动行业。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技术的发展则推动产业结构和企业形式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飞跃,催生大量新型业务,促进了电信运营商的主动转型。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电信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规模在世界处于第一位,移动通信技术、IP技术、多媒体技术、下一代网络等最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电信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连续几年进入世界500强,而且中国移动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通信企业。可以说,我国电信企业在硬实力建设上与国外领先运营商相比差距正在缩小,但在软实力方面正成为我国电信企业成功转型和持续发展的"短板",因此,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推进企业成功转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业》2008,(6):20-20
日前,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08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发表讲话,要求信息通信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发挥“人民邮电为人民”的优良传统,要“全力以赴抗震救灾、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放眼信息通信业,十年时间足以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信息通信业还是运营商独掌天下的局面。虽然电信运营商经历过几次分拆合并,但也并未影响业务规模的扩张。截至2014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亿户,移动宽带渗透率超过45%。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消费应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借助电信业务的庞大用户群体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的电信运营商的境况却有些日薄西山的意味。从竞争环境来看,属于产业链下游的互联网企业凭借贴近客户的产品和经营方式,以及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光,将电信运营商从价值链的高点挤到了"流量管道"的位置。从经营数据分析,电信业务总量连续6年同比增长超过15%,而电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不足6%,两者增长幅度之间的剪刀差逐步拉大,"增量不增收"现象愈发严重,电信运营商必须审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被管道化"的背景下,转变运营商经营模式,挖掘企业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提升收入增长幅度,深化转型发展的课题再一次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  相似文献   

9.
日本电信市场最新动向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范围包括信息通信业(电信、广播、信息服务等)、与信息通信有关的制造业、服务业与建设业。它是日本最重要的战略性领域之一。2002年,市场规模为116兆日元,是所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位于第二的建设业为77兆日元,批发业第三,为65兆日元。日本信息通信产业从业人数为364万人,仅次于零售业的631万人和建设业的496万人,居第三位。日本信息通信产业中有三大业务发展最快:宽带互联网、移动业务和IP电话。1.手机互联网用户居世界首位日本互联网上网者是指利用电脑、手机、PHS、携带信息终端、游戏机、电视…  相似文献   

10.
袁菁艳 《当代通信》2005,(14):10-10
我国电信业经过2O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时至今日,我国电信的水平无论从规模到技术均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大”之后如何“做强”?中国通信业未来之路应如何走?当我们站在世界前沿时已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而当前世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业务对传统运营模式乃至监管方式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电信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新一代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业务快速发展,并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快速渗透,成为拉动通信业增长的新动力,并带动整个信息通信业进入变革转型、融合创新的新阶段。行业转型需要正能量,融合创新需要突破口。日前发布的2012年信息通信业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语音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网络流量激增的形势下,数字化、移动化和宽带化已成为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固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12,(9):12-13
8年前,当电信企业相继提出战略转型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8年后的今天,宽带、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拉动企业收入增长的最大动力。日前出炉的三大电信运营公司年中财报显示,非话业务收入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宽带数据、增值服务等极具生命力的成长性转型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的战略重点。2004年年底,通信业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髓的基础上,敏锐地把握住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果断提出并积极实施了转型战略,使得全行业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通途。8年来,转型成为我国电信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电信企业在推进企业转型上积极探索,不断深入,企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2011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的奚国华指出,"智能终端+云计算"的发展将替代传统产业,从而产生颠覆性革命。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作为明星智能终端代表的iPhone,尽管在国内目前仍由中国联通独家销售,但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与之相关的新闻均不时见诸报端。在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历史上,终端从来没有受到这种程度的重视。事实上,智能终端在信息通信业所引发的颠覆性革命,已经初露端倪,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终端制造商的座次正在重新排列,互联网产业正在萌生新的产业。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正在整个信息通信业中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江苏既是经济文化大省,也是电信服务大省,在全省7800万人口中有超过9100万的电话用户和近1200万的宽带用户,电信服务已基本成为一种“全民服务”。面对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从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网络管理、业务管理、申诉管理和感知管理六个维度持续锻造“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截至2011年年底,江苏电话用户满意度指数连续四年超过80分,在全国电信行业处于先进水平。江苏省质监局公布的2011年江苏十大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江苏通信业公众满意度列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的态势下,在党和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作为信息化基础的通信业自“十五”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2年,全国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9%;通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电话网的跨越,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现代通信网已基本形成;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通信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下一代通信新技术即将成熟应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市场激烈竞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通信服务需求提高几大因素的作用下,电信行业正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剧变,各电信运营公司都在努力探索转型之路。转型涉及到运营企业营销、业务、网络、运维、客户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而运行维护的转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网络的转型相衔接,同时是营销、业务、客服转型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许军 《当代通信》2006,13(9):43-45
英国电信、澳大利亚电信转型的启示 目前中国电信面临的困境和英国电信在2003年面临的困境非常相似,2003年英国电信收入出现负增长,英国电信及时调整业务战略,提出要成为领先的通信方案提供商,服务于全球用户/全面的信息通信(ICT)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战略,企业很快就走出了困境。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我国通信业进入大发展时期,电话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到今年8月底,全国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亿门,数字程控化比重为99.7%,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亿户,普及率为10%。 随着通信网规模、容量的迅速扩大,作为公用电信网的电  相似文献   

19.
转型背景下的电信企业 信息产业的发展近20年来经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以独立的系统为中心,使用者的规模相对比较小,最多到1000万用户,而且都是商业客户;第二次浪潮是以个人电脑为中心,最高峰的用户规模达到1亿,对信息的使用和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三次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2005年形成10亿左右的用户规模,第四次是以信息服务为中心,时间会在2015年左右,将形成30亿的用户规模。在四次浪潮中,主导信息产业的规律分别是格罗斯原理、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转型法则。从时间段上看,很明显现在进入到了转型法则发挥作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电信转型,选择还是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在大多情况下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是选择还是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到今天,由于用户规模的扩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固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进行战略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此中国电信业在选择还是适应的问题上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进行战略转型势在必行。业界也将今年称为电信业战略转型年,从信息产业部到电信运营企业,新观念、新思路、新形象层出不穷。当电信业步入2005年后,我们清晰地听到战略转型的强音。要么转型,要么淘汰;要么转型,要么破产。可以说在战略转型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而只有适应转型浪潮。那么到底战略转型的迫切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怎么才算是战略转型?如何进行战略转型?……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新电信沙龙”特邀《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陈金桥所长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战略部总监肖金学等业内专家,为我们诠释电信业及电信企业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