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技术概述:深松机械化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
"犁底层"是农学专业术语,是指位于耕作层以下的层次,由于长期同一深度的耕翻,对土壤的机械挤压,久而久之形成的紧实层次,一般达数厘米.这个坚硬、密实、黏重的犁底层的存在,造成土壤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根系下扎困难,养分吸收不好,影响作物的生长."犁底层"不破,则土壤上下不可通气、通水、通肥,必须采取深翻或深松的办法,消除犁底层.  相似文献   

3.
1959年我场种植甘蔗653.8亩,普遍生长良好,大面积亩产3万斤。获得丰产,在技术措施方面的主要经验:1.深耕:进行了三犁三耙,耕深40—60厘米,土壤细碎,播种沟深60—80厘米。土层深松土壤湿润,根群获得充分发育,给甘蔗生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湟中县机械化耕地主要以小型拖拉机机耕和畜耕为主,耕深一直维持在12~16cm之间,达不到20cm以上的农艺要求,而且常年的浅耕致使耕地形成坚实的犁底层,使耕体层变薄。加上农户为获高产,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连年下降水份流失,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蓄水保墒能力减弱,作物抗倒伏能力差,草荒严重,病、虫、草害蔓延。不仅加重了田间管理,而且造成人力、财力  相似文献   

5.
一、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1.整地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要获得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  相似文献   

6.
种植模式:1、侧膜栽培 按常规种植规格将地整平,铺膜后,在膜的两侧距膜缘3~5厘米处,人工开穴点播。2、宽窄行栽培按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的规格,覆膜种植。3、间套作栽培一般可采用时间、空间上的间套。常见的形式有:玉米套地豆、玉米套大蒜、玉米套蔬菜、玉米间小麦复大白菜等。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玉米高产稳产的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特点,做到适当密植、合理施氦。本文以重庆浅丘平坝地带和高山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地区的玉米长势及产量概况,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肥使用标准与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最佳密度和氮施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种植黑玉米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种植黑玉米,挖窝埋肥,撮状栽培,可集中施肥,集中灌水,水肥利用率高,一般可增产20%,高的达26%以上。技术要点如下:一、整地铺膜铺膜前精细整地,每亩穴施农家肥5000-8000公斤,碳铵30-40公斤,磷素化肥20-30公斤。畦宽70厘米,长度不限,中间高15厘米,两边为10厘米,畦面无根茬和土块。覆盖地膜后打眼点种,膜要铺平,松紧适中,紧贴地面,膜两边用土压严,膜上面每2米压一小堆土(有破口处用土封严),以防风吹揭膜。一般要求播前3-5天铺…  相似文献   

9.
机械深松技术作为我国先进技术,在棉花栽培与种植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棉花种植产量及品质,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棉花栽培中应用机械深松技术的影响;其次探讨了机械深松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小麦面积的60%是旱地,水分是限制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蓄水保墒一直以来深受旱作小麦栽培工作者的重视。前人在蓄水保墒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往往忽视了休闲期降雨,本研究团队在闻喜县长期蹲点,总结提出了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单循环与复循环规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周年水平变化规律、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与运行规律、磷肥增效氮磷配合理论及种子根群作用理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早三多"技术,并在上世纪70~90年代在全国推广。进入21世纪后,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出现的新问题,为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创建休闲期"三提前"——提前深耕或深松、提前深施有机肥、提前秸秆覆盖或还田——蓄水保墒技术,此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动物、微生物数量,降低地表无效蒸发,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伏雨春夏用的目的。同时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实施"三提前"技术配套的农机具—深松施肥机械与施肥覆膜一体机械,已在北方旱地上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一般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设在山东的中国江北农业技术市场获悉,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农大108”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今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新品种进行推广。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长20厘米,千粒重300克。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耐旱、耐涝、耐贫瘠能力,抗病力强。1998年济南市历城区仲宫安排夏玉米高产攻关田,亩产708公斤,列第一位。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一般管理水平也可达到较高产量,高肥水条件下栽培,增产潜力更大。由于果穗大,不宜过度密植,一…  相似文献   

13.
一、深翻土壤。翻土有利于促进土壤风化,释放养分,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蓄水保水、蓄肥保肥能力。同时,还可挖断枣树地表瘦弱根,促使树根深扎,萌发大量新根,增强树体抗性。翻土应在寒冻前进行。果园宜全面深翻,零星枣树可翻土至树冠外围30~40厘米。翻土深度以  相似文献   

14.
旱地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增强土壤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减少夜间的热量散失,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土壤温度、湿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起到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使作物获得丰产。但是,上述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应,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使作物获得高产,收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收到相反的效果。以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为例,经试验示范采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承单13号与覆膜栽培技术相配套,比采用冀承单3号增产115.4%,比采用黄莫417增产36·…  相似文献   

15.
良种荟萃     
转基因超级小麦“906”一种集早熟、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转基因超级小麦新品系———906,经山东省菏泽地区高新农科所试验农场示范种植115亩,通过有关专家的实打验收,取得了平均亩产6354公斤的好收成。小麦新品系906是由豫东农作物展览中心著名小麦专家沈天民历经18年的辛勤培育,利用六倍体黑小麦作母本,以普通小麦作父本杂交而成的。该品系为半冬性和春性,叶片上举,直立挺拔,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近似独秆。株高65-85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强壮,韧性好,抗倒伏能力极强。穗大粒多,一般穗长15-18厘…  相似文献   

16.
玉米苗期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玉米在苗期生长过程中,因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秧苗常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影响秧苗生长,不利于培育壮苗夺取高产、据调查,苗期玉米生长发生异常现象,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甚至造成死苗,颗粒不收。因此,必须加强苗期的田间管理,及...  相似文献   

17.
<正> 欲要黑麦草优质高产,搞好田间管理最为关键,应着重过好以下三关。一、应开沟排水、防止渍涝。冬春季雨水较多时,要及时清理好排水沟。种植黑麦草的田块,一般要开成“+”或“#”字形排水沟,沟深50厘米、宽30厘米—40厘米,做到雨停不见水,长期保证土壤呈半干状为宜。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三早一密”高产栽培技术》 在北方地区,夏玉米生长季节较短,到生长后期籽粒的灌浆成熟受温度制约较大。因此,为了争取有效积温,取得夏玉米高产优质,可采取“早准备、早播种、早管理、高密度”的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使夏玉米生产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是原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较长的栽培种植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春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近几年来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形成了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为原平市调减玉米面积,恢复春小麦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机遇。结合近年来立体种植技术推广的应用,新型农机具的普及,一个以小麦为主栽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合间作、套种、复播栽培技术,适应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规模化立体种植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当地光热资源,进一步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使产量和收益有了质的飞跃。现把我们近几年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规模化立体种植技术模式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玉米需水量虽然很大,但却不耐涝。涝害对玉米的危害表现为:水分过多使玉米生长缓慢,植株软弱,叶片变黄,茎秆变红,根系发黑并腐烂。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涝能力不同。苗期抗涝能力弱,我国夏玉米种植区苗期正值雨季,常常发生涝灾。七叶期以前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时,玉米开始受害;土壤处于饱和状态时,根系生长停止,时间过长则全株死亡。拔节后抗涝能力逐渐增强;成熟期根系衰老,抗涝能力减弱。防御玉米涝害可采取如下措施:一、选用抗涝品种抗涝品种一般根系里具有较发达的气腔,在易涝条件下叶色较好,枯黄叶较少。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