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产业之间的集群现象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不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趋势之一,同时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企业的规模化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也与区域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内在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自增长优势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集群经济应结合区域资源特色,从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区域集聚效应,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艳梅 《物流技术》2013,32(2):69-70
简述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物流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竞争优势,指出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格局。而区域物流产业又通过产业系统、竞争协同和资源协同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金融产业外部性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金融产业集群影响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从集群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角度出发,从提高经营效率、缓释金融风险和促进区域金融创新三个方面研究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毕雯雯  高媛 《价值工程》2012,31(14):158-159
本文首先对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及其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作为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并对陕北区域采用产业集群模式的现实可行性和现实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从特色产业集群、以价值链展开的产业集群、区域制度资源环境三个层面对如何在陕北区域实施产业集群模式作出了基于自己学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外部性问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经济主体乃至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外部性在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借以产生优势的特性同时也有可能最终导致企业集群走向衰退。本文概况解析了创新抑制、过度拥挤、柠檬市场、环境污染四大产业集群的负外部性,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的研究业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展望了深化研究的方向,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它的逻辑在于,利用其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等优势,带动区域发展(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2002)。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区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区域内是否只发展单一的产业集群,还是发展多种不同的产业集群。理论界的选择偏向于前者,比如发展“一镇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正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物流产业作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21世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综合性产业.文章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区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军 《经济界》2010,(5):76-8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在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建设中,发展产业集群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目前产业集群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耦合的现状来看,结构耦合矛盾突出,空间耦合受限,技术创新耦合不足,网络耦合紊乱,效率耦合不足,资源耦合失衡。其主要制约因素是: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主导产业的发展问题突出;中小企业发展乏力;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结构失衡;区位和交通设施制约,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受限;集群内企业恶性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区际协调,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培育一批创新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构建区域网络系统,强化集群内各相关主体的协调效应;引导和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生态环保型石油接续产业的集群发展;严格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以推动产业集群的深化和发展,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迪 《企业经济》2012,(2):128-131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日益成为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已成为近十年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龙头企业有多强,产业集群的能力就有多强。笔者认为,发展区域产业集群首先应着重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集群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整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系成的网络。”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趋势,是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所提出的有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浙江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等地区以一个市、一个县或一个镇为范围,集中某  相似文献   

14.
温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以发展民营经济而著称,并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进入21世纪后.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州的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环境和能源的制约、低水平的产业技术、民间资本的外流、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局限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温州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温州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历程,区域品牌的形成路径主要有"品牌俱乐部型"、"市场自发演化型"、"政府政策主导型"三种,每种路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是要发展好区域品牌给予其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即对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竞争机制,对外要完善区域品牌发展的创新、服务、技术和政府支持等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和西部在先天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植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相比较而言中部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上逐渐成落后趋势,以至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被认为是发展中部经济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就中部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物流科技》2010,33(3):67-69
引入港口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内涵,通过分析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区域品牌、资源以及经济增长等的影响,说明它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区域经济在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滕佳 《物流技术》2011,(13):36-38,45
定性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重庆的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定性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重庆的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旺霞 《企业活力》2010,(11):13-17
当今,集群竞争开始代替企业竞争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对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市场优势等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企业间缺乏关联与协作、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应加强企业间关联度与专业化分工协作、完善产业链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坚持区域和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