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几年来,湖北省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个,面积13万亩,投资1.87亿元,净增耕地2万余亩.本级投资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市级"占一补一"项目44个,面积4260亩,净增耕地4050亩,投资610万元.整理面积已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2009年全市共向上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个,目前2个项目已得到批复,争取资金5500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和要求,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是维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措施。1999年以来,国家从维护粮食安全、保持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采取集中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办法,筹措了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费用,由各地通过申报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形式,专项用于整理开发新增耕地。由于项目管理、投资体制、后续监管等多方面原因,当前各地在项目实施、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3.
把好预算编制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的基础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开发整理耗资巨大,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来安排投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对地方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进行技术指导,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和运作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等。本文作者曹海欣供职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财务资金管理处,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尚未出台时,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作了探讨,这对于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在申报项目时少走弯路,增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用好国家投资资金,很有借鉴意义。———编者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需要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实践,我们发现基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和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对开发整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靠”思想严重,仅满足于从上至下被动申报和实施。与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项目相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是用于中央确定的耕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经中央批准的耕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和对地方耕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补助的资金,资金来源于中央所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30%部分.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是指省级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和中央补助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以下简称资金),其资金来源为: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土地闲置费、财政预算安排的开发耕地专项资金、中央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按规定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其他资金(不包括用于中央配套的农业开发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6.
地方简讯     
福建规定省级新增耕地30年不变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就进一步加强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发出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凡是申报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必须选择长期保护的基本农田,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出函承诺30年内不调整为建设用地。据悉,福建省从2005年起每年投资3亿元,安排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目标内涵有限、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定位不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拓宽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内涵,土地开发整理的战略重点应该以土地整理为主,其中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以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中低产田整理为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同时应完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从房屋的结构和利用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为6.2%—8.0%;(2)从当前农村人口迁移的角度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很大,全省总体水平应该在20%以上;(3)从农村人口迁移前后农村居民点条件差异的角度,土地整理后增加耕地、建设用地数量要打折扣;(4)整村搬迁和拆旧平空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两种方式,适合不同情况;(5)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6)向小项目倾斜、向基层倾斜是分散、小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管理模式。研究结论: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巨大潜力,应该优先从耕地整理潜力大的几个盆地开展,优先实施拆旧平空的旧村改造。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为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编制的科学性,促进项目可研编制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标准》课题经过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两年来的研究,于2006年底通过了成果验收。其主要研究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前期管理等方面多角度的对此作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土地开发整理应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定位不准确,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各地在申报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对完成项目新增耕地数量这个硬任务都很重视,但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认为是个软指标,需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和评价,这项工作很费劲。也有的地方因为耕地后备  相似文献   

11.
战后乡镇自治运动中的保甲制度--以嘉兴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焕鹏 《中国农史》2004,23(3):96-104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嘉兴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保甲机构在战后保甲运作过程中的变动,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以及保干事和保长在保甲运作中的具体作用,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黄河中下游地区迎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虽然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体的,但在粟作农业发展的同时,稻作农业也在孕育发生。从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直到夏商时代,尽管其间气候状况发生过冷暖波动,稻作的发展也存在有起伏变化,但在整个全新世大暖期,稻作农业基本上都在逶迤发展着。实际上在全新世大暖期存在着一个粟稻混作区,其范围随着气候变化虽在不断波动,但大体位置在黄淮之间。这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处的南北生态过渡带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从裴李岗文化时期到夏商时代的早期稻作农业,也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对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充分显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充分发挥地籍管理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地籍管理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代长江下游圩田开发与水事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华峰  丁雨晴 《中国农史》2007,26(3):104-112
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迅速发展。人们在圩田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为争水、排涝、抢占河湖滩地,以及对陂湖的恣意破坏等因素,产生了诸多水事纠纷。这些纠纷主要有地主与农民之间、官府与民间以及圩际之间等类型。面对各种水事纠纷,两宋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因中央立法的缺位,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在当下主要依靠地方性法规文件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因缺乏统一的裁判依据导致司法裁判冲突时有发生,并由此演变成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据现行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并受"一户一宅"等原则约束,这一立法意旨基本排除了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合法性解读空间。当前实践中"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两种主要应对方案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应秉持"权随房走"思路,允许农村房屋继承时宅基地使用权被一并继承,依法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构建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有序收回机制,明确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期限,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需要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法制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接续奋斗中,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论创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历史经验,从思想路线角度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对正确思想路线的坚持,党成功解决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难题。文章认为百年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经历了良好开端、调适发展、内涵深化三个主要阶段,同时党对正确思想路线的坚持给予新时代坚持思想路线以宝贵经验启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客观判断国情;坚持紧跟时代发展;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党员干部表率。  相似文献   

17.
辽西走廊地区传统农业存在着经济效益低,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开发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分析,认为葡萄种植业是辽西走廊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酒葡萄栽培—加工—销售与鲜食葡萄栽培—贮运—销售两种开发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松水 《中国农史》2006,25(1):66-72
清代皖中地区曾经是江南乃至全国商品粮的贸易地之一,尤其是在雍正以后更加兴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江南农业经济转型以及皖中粮食的丰殷的角度,说明当时贸易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而且,这种贸易与交流还给皖中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皖中在地域上也是安徽与江南及长三角进行交流与联系的前沿,因此,这方面的探求,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矿业城市与矿业企业协同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打破“条块”管理机制,将矿业企业纳于矿业城市发展规划范围内,建立以统一规划、辐射、阶段、就业相互支持、环境治理、科技先行适时转型、留有余地实施战略储备、市政建设等为内容的八项协同发展理论体系,使二者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土地征收中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弊端分析,肯定了过去的一些做法,从而明确征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就是要建立征收与储备相结合、征地与供地相分离的管理制度,坚持统一征地、统一供地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