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阐述中国封闭社区的兴起背景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封闭社区产生的社会文化机理,并就中国封闭社区成为城市主导居住模式后,产生的城市公共空间私有化倾向、居住隔离与社会排斥加剧等社会空间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封闭社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但这种居住模式的固有弊端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政府和规划者应该采取相应规划手段减少封闭社区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慧慧  ZH  NGHui-hui 《价值工程》2014,(4):287-288
本文从转型前阜新市的社会经济情况到转型中阜新市的社会经济情况对转型期阜新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影响社会空间的三项指标即人口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失业率的社会空间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总结出推动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城镇空间碎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地产权角度分析小城镇建成区空间碎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指出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产权设计使集体土地使用具有低廉性和排外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了以村庄为单元的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簇群,是城镇空间碎化形成的关键原因。打破二元分立的土地产权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是抑制城镇空间碎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它们既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因而我们有必要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转型新时期上海房权空间分异格局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居委会空间单元为基础,从房权视角切入研究在经济转型新时期上海市住房空间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房权指数、差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并分别从城市整体、中心城区与郊区三个空间尺度下,系统性掌握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上海市房权分异程度略有上升,特别是中心城区内环至中环间房权指数较高,其印证了郊区化对于居住空间的重构影响,另外中心城区差异指数低于外围地区,而其隔离指数高于外围地区。在影响机制方面,研究发现城市社会分层结构明显,在中心城区房权分异主要受到制度与市场因素的制约,外围地区由于市场制约性降低,个人选择影响增加,而制度因素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都市住宅郊区化的基本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 1992— 2 0 0 0年北京地区住宅用地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日益突出的住宅郊区化现状 ,找出其扩展的规律 ,预测近 2 0年的发展趋势 ,最后提出合理引导城市郊区化的措施及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空间分异的北京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特大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问题,需要从社会空间角度探索中小学服务分布特征,寻求基于"质"的干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对2010年街道人口普查数据降维,并利用2011年中小学数据构建了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包括就学率、可达性、前重点学校比例、公办学校比例、平均师生比、生均用地和建筑面积,探索其与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两组有意义的关系:一是"职业—住房"因子得分与重点中小学比例和中学可达性正相关;二是"外来—本地人口"因子得分的与中小学就学率和公办中学比例负相关。通过对主因子得分分布与中小学服务质量的GIS可视化对比,可见两组关系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格局。讨论了研究结果对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孔翔 《城市问题》2011,(5):51-57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是我国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举措,其布局多在城市郊区,并由此带动了郊区农村地域迅速向外来农民工集聚的工业化地域的转变,从而可能使原本相对均质的城郊社会空间趋于复杂。通过对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社区的实地调查,主要借助人口统计资料和居民空间情感的访谈成果,初步探索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居民社会空间的分异状况和机制。研究表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将使城郊社会空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异,但受限于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经济状况,其影响的空间范围相对有限。但情感空间的分异比居住空间分异更为深刻,它可能影响到城市化进程与和谐城市建设,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共建、共治、共享"勾画出了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社会审计在新时代发挥好自身优势,作为重要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已在多地付诸实践。社会治理的根基在社区,社区治理现代化也少不了社会审计的参与。社会审计自身要发展壮大,在社区层面进行推进就有着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为抓住这一有利的历史时机,在对社会审计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势充分论证以及对社会审计参与社区治理的目标进行设计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社会审计参与社区治理的运行模式,进而为社会审计助力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中国诸多大中城市郊区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是:高档和低档住宅的二元分立,从而破坏了人们居住空间的复合性及和谐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非人们的"阶层"意识,而是城市郊区化的潜在思路:仅仅关照人们的居住,却没有关照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完整生活在郊区化过程中被割裂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构建混合式社区,而其理论基础是新都市主义.  相似文献   

12.
“碎化”与整合:大都市区管治理论演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碎化"是大都市区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根据看待大都市区政治"碎化"的态度及其解决方案,文章将大都市区管治理论演进轨迹划分为三次"潮流":主张建立大都市政府的传统区域主义、主张多中心管治结构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主张网络化地方合作的新区域主义,进而分别阐述不同理论"潮流"的核心思想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北京郊区重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北京不断加快的郊区城镇化进程和由于城市扩展引发的居住郊区化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影响,探讨了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在购买群体、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由于郊区化和城镇化的双重背景而表现出的两难选择,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Suburban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monocentric mode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esents a version of the monocentric city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heterogeneous commuting speeds by introducing radial commuting highways. This model implies that metropolitan area population spreads out along new highways, which are positively valued by residents. Simulations of conservative specifications of the model imply that each additional highway ray causes about a 10 percent decline in central city population. Given observed central population declines and urban highway construction between 1950 and 1990, this model implies that highways can account for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opulation decent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We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highways on the suburbanization of Spanish cities. Based on Spain’s historical roads – the almost 2000 years old Roman roads and the 1760 Bourbon roads –, we rely on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IV) strategy because of the endogeneity of highway provis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each highway emanating from central cities caused an 8–9% decline in central city population between 1960 and 2011. Second, each highway ray fostered a 20%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suburbs, in particular in suburban municipalities where ramps were located. Finally, we confirm the increasing role of highways on shaping urban form: each additional kilometer closer to the nearest highway ramp increased municipal density growth by an 8%.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民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环境治理是以公民的参与为重要特征的.论文从环境公民社会的视角出发,明确了现代环境治理的主体,并据此提出了现代环境治理的系统构成.公民对环境治理的参与主要体现为个人和NGO组织两种形式,论文指出了它们各自对环境治理的不同作用机制及其作用手段,由此,提出了企业信息公开、社区参与以及科学商店等可以有效促进环境公民社会对环境治理作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从环境污染到群体性事件爆发是一个涉及政府、民众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动态博弈的过程.论文通过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诸多环节的分析,描述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从矛盾积累、矛盾激化,再到冲突爆发的一般过程,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演进过程背后利益失衡、政府不当行为、制度缺失等诸多因素.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从理念、制度,以及操作措施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empirical research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split into two parts: a strategic choice relationship, where governance impact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 technological imperative relationship, where the reverse can be observed. These relationships modify the direct influenc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s well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economic success. Therefore, regulators should be aware that by shaping governance structures they also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rporations. However, since not enough knowledge is available to design optimum governance systems that would fit all sorts of corporate objectives, it is argued that corporation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from a pre-defined set of governance structures without having to change the location of their headquarters. The proof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 relationships in question is marred by numerous problems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Thus, substantial research into this field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