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1957年戈特曼发表《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的论文以来,理论界对Megalopolis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用不同名称指代这类区域。为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政府相关文件保持一致,文中将这类区域称为城市群,并且将其定义为:以一个或几个有竞争力的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形成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且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规模结构合理的城市综合体。围绕城市群的定义,挖掘出其包含四大内涵,梳理出其拥有五大特征,并且认为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一样,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新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尽管城市群如此重要,但其形成还是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仅限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市场一体化共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尽管被官方翻译为“urban agglomeration”,但与西方对城市密集区、集合城市等相关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具有理想化和难以明确界定的特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中,应更多的放在城市密集区界定、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城市密集区优化方向、优化路径等问题上,以与国际上通行的“城市密集区”研究接轨,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原城市群在地理区位、资源条件与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面对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城市群产业结构落后、现代创新能力弱、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现实时,中原城市群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抓住国家对中部崛起政策扶持的机会,利用城市群自身的优势,应对其他同类型城市群对自身的竞争压力,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增长乏力,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且以省际差距为主要突出问题。制度壁垒阻碍生产要素流动和缺乏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都市圈是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助于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和提升京津冀承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包含京津和石家庄两大都市圈,双圈耦合可形成京津冀的“圈”“群”结构,共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因此,应重点发展京津和石家庄两大都市圈,京津都市圈已处于成熟期,重点在于提升整体竞争力,石家庄都市圈尚处于萌芽期,重点是提升石家庄城市能级。  相似文献   

5.
健全跨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是破解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城市群都市圈跨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总体呈现典型的不均衡分布结构,尤其是市场层面的合作机制运用尚不充分。对此,应加快探索建立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分类方法,着力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法治层面完善体制机制场景谱系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年龄、收入和家庭结构变化,住房需求在不同生命时期有明显差异。年轻时期租赁需求一般占主导,中老年时期则以自有住房和改善置换为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人口持续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型城市群及其核心城市集聚,且以租赁需求旺盛的年轻人为主。在大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下,若大规模新建租赁住房将挤压商品房供给,房价被进一步推高,居民进入购房年龄后被迫迁出。当城市难以独立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时,应上升到都市圈、城市群视角规划住房体系,发挥更大空间范围的供需调节机制作用,用居民需求变化实现“错峰”,通过“年轻人在产业聚集地租房,中年人到配套完善地购房,老年人去生活宜居地改善”的方式,优化住房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环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载体。应大力实施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沙与株洲、湘潭同城化,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区,辐射带动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等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同时,着力构筑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发展轴线,推进城市群毗邻城市组团,完善城市群融入发展机制,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打造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新型城市群。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商用车市场需求短期内仍以政策为强驱动力,治超治限、排放升级、扩大内需为主要因素;中远期来看,国家会依据经济需要,结合新型城市化格局,继续建设物流枢纽.本文将对今后市场的焦点及变革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希望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群治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市场因素与各类区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车道和城市群时代。随着人口从农村持续向城市群流动,我国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也引发了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以及城市群内部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所致的各类城市问题,加上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相当薄弱,跨区域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等,亟待推进城市群治理。在现有体制情况下,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治理为核心,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推动政府与社会合作,鼓励公民、社会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群事务中来,通过有序疏解核心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非核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区再开发、发展城市群经济、形成有效的跨区域治理等,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OpenStreetMap公路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从规模效益、距离效益、空间联系效益3个方面对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紧凑度高,平均可达性最好,内部联系强度大,空间凝聚力强;长株潭城市群在人口及经济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中等联系层面网络趋于完善,一体化程度高,但空间可达性差;环鄱阳湖城市群综合竞争能力弱,空间联系松散且较弱,但空间可达性较好。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可以从重构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加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梯度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和促进产业生态绿色发展等方面寻找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响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影响域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引力定理的研究证明了城市影响域的几何特征和其随距离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利用ARCGIS计算了全国城市引力场的分布,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确定了中国的城市群,利用空间溶解划分了各城市的影响域,并在城市群和城市影响域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和经济区位将中国划分为13个经济区.主要结论有:城市引力场的分布是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可通过城市引力场分布状况研究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特征;中国的城市影响域远未形成标准的正六边形影响域镶嵌结构;城市引力场较弱的经济区的地域可能被较强的经济区挤占.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研究区域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模型和偏离-份额(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和职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呈现分形、有序的特征,具有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交通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等级规模上呈现规模扩张退化、结构分化、集聚辐射弱化态势;而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以及沿交通线和海岸线分布的轴线空间格局.职能上存在产业效益、竞争力城际差异大、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从语词使用、概念属性、范围界定三个方面对大城市连绵区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基于国家战略考虑,建议规范两类通用概念,即国际视野的大城市连绵区和国家视野的城镇密集区.大城市连绵区的范围界定宜采用周一星教授关于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标准,城镇密集区的范围界定应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7.
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迅速崛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产业优势与生态优势,环湖城市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应依托环湖城市群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并从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两个层面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最后提出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但城市群内出现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快于城市规模发展的高效率城市,也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慢于城市规模发展的低效率城市,高、低效率城市正在改变城市群原来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结构.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产业结构分工及状况如何会必然直接影响其发育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因此科学合理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辽中南城市群2009年产业结构与分工状态,得出结论:①宏观层次上,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总体相似程度较高,产业结构地域分工不明确;②中观层次上,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虽然明显,但产业的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③不同产业与辽中南城市群的相似程度不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实践上为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服务业集聚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把城市服务业集聚作为特定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利用空间基尼系数,以省为单位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城市服务业集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服务业存在集聚现象,但是集聚程度不高;不同的服务业由于其功能不同,集聚程度也不相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