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口可乐是美国人制作出来的一种碳酸饮料,它不含酒精,味甜可口。自生产出来之后,可口可乐就被美国人称之为“美国之梦”,深受市场欢迎,并且几十年犹雄踞世界饮料市场,长盛不衰。可是,又有谁知道.可口可乐竟是孕育在“错误”的胎盘里生产出来的宁馨儿。  相似文献   

2.
可口可乐是美国人制作出来的一种碳酸饮料,它不含酒精,味甜可口。自生产出来之后,可口可乐就被美国人称之为"美国之梦",深受市场欢迎,并且几十年犹雄踞世界饮料市场,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涉及饮料行业最大的一场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欲以24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果汁饮料企业汇源的计划,伴随着3月18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公告,决定禁止此项经营者集中的决定而落空。当日并购双方先后发表声明,均表示尊重商务部决定,可口可乐还表示将停止收购汇源的任何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决不会放弃在中国任何可能的市场机会,包括农村市场。”在可口可乐重返中国25周年的庆典大会上,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总裁包逸秋再三强调说,“可口可乐是一家全方位的公司。”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09,(6):3-3
商务部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6.
2002年底,太原市医药市场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市民拎着篮子排起长队,争购药品。是何原因让老百姓如此疯狂购药呢?原来这是由于太原市部分药店药品大幅降价引起的,药品平均零售价比核定价格低45%。据有关人员介绍,药品因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货,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使药品进价比以前降低,具备了降价条件。无独有偶,近日,太原市饮料市场也爆出了新闻,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碳酸饮料正在低价销售,每瓶(1.25L)碳酸饮料市场价由一年前的3.30元降至目前的2元,降幅达39%。难道说该饮料食品公司通过采取挖掘潜力、节能降耗等措施,具备了大幅降低产品销售价格的能力了吗?饮料市场反响如何呢?其实,这一次并没有出现厂家想象的抢购热潮。同样是降价销售,为何结局不同呢?这个问题值得厂家深思。该饮料公司生产的纯净水、汽水及其他饮料系列产品,其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而且部分产品如纯净水、汽水都有比较稳定的消费群体。这说明该单位在其产品推出并进入市场时,经过销售人员的努力,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创出了名牌产品后,如何保住产品自身的名牌地位,这就是该单位主管领导应考虑的问题了。该饮料公司也许想通过降低其产品销售价格,达到占领太原市饮料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7.
“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夸下海口哪怕公司一夜间化为灰烬,第二天各大银行仍会主动上门来贷款。因为该公司拥有几百亿美元的无形资产。美国著名饮料“可口可乐”百年畅销不衰稳坐世界饮料市场霸主之位。其秘密武器是什么?该公司之所以能稳操胜券,就在于其手中有三项强  相似文献   

8.
10月16日,可口可乐装瓶商业生产(武汉)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也是可口可乐迄今为止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生产设备全球最先进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可口可乐在华最大的生产基地。至此,可口可乐不含气饮料生产辐射全国的布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饮茶与健康     
张东 《中国信用卡》2009,(17):58-60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碳酸饮料“统治”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碳酸饮料的广告充斥着媒体,方便的包装、时尚的设计、明星的代言,使得年轻人在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碳酸饮料。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局面有了悄悄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来自饮料消费大国美国。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疾病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有关。比如,长期饮用可乐,可以导致少儿多动、肥胖、高血压等不良症状,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美国政府禁止在中小学校中出售可乐等碳酸饮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并购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为例,通过对资本市场中并购参与双方、水平竞争对手和上游公司的财富效应的分析探讨横向并购的动因理论。本文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效率理论"而非"市场势力理论"。市场预期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的并购会产生协同效应,而非共谋行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会引发下游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汇源果汁希望通过出售股权实现业务重心上移,也会加剧上游市场的竞争。效率理论实现路径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出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存在着管理、经营和财务等多种形式的协同效应,预期的协同效应是可口可乐高价收购汇源果汁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在2008年9月3日突然宣布,将以每股12.2港元,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总收购价达179.2亿港元。而汇源果汁8月29日的收盘价格为4.14港币,每股12.2港元的价格较停牌前收市价溢价达2.95倍。汇源果汁转手可口可乐事之前,双方未向外界透露一丝风声。此次收购无疑是中国饮料市场的一场地震。  相似文献   

12.
作为饮料行业的领导者,可口可乐一直在试图用行动来证明,他同样能扮演饮料行业节水、治水的探索者和领路者。  相似文献   

13.
闻慧 《中国外资》2004,(6):64-65
<正> 风行全球110多年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也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其产品包括世界最畅销五大名牌中的4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及雪碧)。产品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畅销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每日饮用量达10亿杯,占全世界软饮料市场的48%。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连续赞助奥运会时间最长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屡战屡胜的秘诀是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是可口可乐中国的巨大商业机会",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副总监翟嵋告诉《中国投资》记者。  相似文献   

15.
孟凡娇 《金卡工程》2009,13(11):170-171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至此可口可乐并购计划流产,汇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也“嫁女未成”。此案虽经商务部的决定而一锤定音,但是,其引起的各方争议却为平息,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试着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为出发点,拨开重重“迷雾”,主要探讨一下对反垄断审查中申报标准和审查标准中相关市场界定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并购     
《首席财务官》2010,(3):18-19
三得利与麒麟谈判破裂打造最大饮料公司计划泡汤 日本最大啤酒制造商麒麟和三得利公司组建世界最大饮料公司的计划成为泡影,两家公司最终因并购比例与管理问题谈崩。去年7月14日,两家在日本啤酒市场销售额数一数二的公司宣布将合并组建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共同扩大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马健 《金融博览》2006,(7):60-61
可口可乐瓶罐收藏热初见端倪“买椟还珠”的寓言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收藏界里也流传着这样的投资方式。确实有这样一群收藏爱好者,他们购买可口可乐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享用饮料本身,而是为了收集可口可乐瓶罐。尽管中国的可口可乐瓶罐收藏刚刚兴起,并且仍然少有人知,但在可口可  相似文献   

18.
徐艳珠 《理财》2006,(3):38-40
不久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面对失利,可口可乐誓夺在华市场,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战又即将拉开,比较双方各自的发展路线和策略,我们又可见什么端倪?  相似文献   

19.
齐树声 《理财》2007,(7):89-91
最新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很大增长空间,功能饮料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在这种乐观的市场形势下,进入中国市场已经10多年的国际品牌功能饮料红牛,却始终没  相似文献   

20.
赵修水 《中国外资》2009,(4):114-116
本文介绍了娃哈哈的发展在我国的营销战略。以及娃哈哈市场战略分析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然后用深入的战略和情况分析娃哈哈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协调机构,包括情况分析内部和外部企业以及SWOT分析。特殊产品战略;制作不同的价格策略,不同的客户和消费者;使地方战略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制作丰富多彩的宣传。然后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策略,娃哈哈将在大连成功发展。本论文就研究和分析市场营销策略其对象是国家协调机构(非碳酸饮料,比如果汁,茶,水等)的业务的娃哈哈公司。分析了现有的贸易地位的饮料在华业务引入了市场规模,主要的企业和发展趋势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