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潇丽  李鹏 《经济师》2006,(1):66-67
股东诉讼制度是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利与利益的最后屏障。股东诉讼制度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组成。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而言,我国法律给予股东的是很不完整的权利,而且,这些有限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现;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则完全是空白。文章从股东权入手,探讨公司股东诉讼的现实基础,评析我国现有股东诉讼之法律规定,完善股东直接诉讼,构建派生诉讼,试对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隐名股东身分法律确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睢晓鹏 《经济论坛》2009,(11):131-133
股东身份是公司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公司法对隐名股东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之理论学说观点各异,使得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冲突,在理论上厘清涉及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三种法律关系,也许可以为隐名股东身份确认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关于隐名股东规定的缺失以为现实中大量隐名股东要求显名的诉讼缺乏裁判的依据。提起显名之诉为隐名股东的权利救济提供了途径,但因显名涉及其他股东、公司及第三人的利益,应对隐名股东显名诉请加以严格限定。作者认为,只有具备不违反法律规定、实际出资、公司及过半数股东认可、有显名之必要以及诉请明确等条件,隐名股东的显名诉请才能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4.
吴晶宇 《经济师》2008,(9):89-91
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关系到投资人在以公司为联结点的法律关系体系运作过程中的权利配置与责任负担。除了股东身份确认之诉外,各类股东权的行使、股东会各类决议效力之异议等多类纠纷案件中,股东身份的认定标准都是一个重要的先决问题。但是新《公司法》实施后,股东确认标准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文章对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谁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艳 《经济论坛》2003,(12):18-19
股份有限公司的本质决定了掌握多数资本的股东可以超过自己对公司所拥有的股份数而支配集结于公司的全部资本或全部的经济力。这就意味着,持较大股份数额的股东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置中小股东于不顾,从而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小股东分布散、股份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财力去积极行使股东权,在其权益受损时,由于股份较少而放弃寻求法律救济,形成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的恶性循环。为此,各国纷纷探求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对策并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以此抗衡资本多数决定的滥用,实现股权平等和公司高效运行双重目标,重振公司雄风…  相似文献   

6.
隐名股东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公司法律实践当中。对于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缺乏明确规定,在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也处于各执己见、缺乏统一指引、比较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股东知情权并不是一项具体的私法权利,而是实现股东对公司运营中内部信息和经营活动知情的保障性权利的总称,有学者称之为信息收集权,并将之分为财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股东知情权是指股东为获取公司经营、决策、管理的相关事项而享有查阅权、质询权等一系列权利。  相似文献   

8.
侯丽艳 《经济论坛》2004,(18):98-98
一、现有制度下小股东利益之保护状况 对于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有人往往认为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实践中侵害小股东利益案件频发,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利。准确地讲,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并不是没有相关规定,如在《公司法》第111条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了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的诉讼。  相似文献   

9.
赵伟 《现代经济信息》2011,(12):186+188
目前,在我国关于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焦点,与国外相比,在我国中小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往往更加突出,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的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本文中,笔者对于我国中小股东权利屡受侵害的原因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中小股东权利保护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0.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股东的退股制度有其理论的依据像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固有权利和现实的需要如避免挤压、解除僵局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通过对其的分析得出了这一制度设立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缘由。在阐明立论依据的同时还要注意对退股制度的规范以防止运行中的异化,使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退股制度在严格控制与法律设定的模式下,保障制度价值功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敏 《经济导刊》2011,(6):30-31
股东表决权是股东通过赞成或反对股东大会议案,参与形成公司意思的权利。通过表决权的行使,股东将内心的愿望和需要转化为外在的意思表示,而众多股东的意思表示又可以上升为公司的意思表示,即股东大会的决议,从而对企业法人及其机关产生约束力。否则,股东大会将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愈加严重,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利保护就无从谈起。因此,完善表决权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马文高 《经济师》2008,(10):88-89
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知情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其他股东权得以切实行使和享有的基础和前提。新修订的《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比以往更加具体和详尽,如扩展了知情权的范围,加上了正当性目的的限制。文章结合《公司法》的修订,主要对股东知情权的司法救济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要求撤出其对公司的投资,实现个人投资退出的权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的设立有其理论依据,如公司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衡平理论等,以及现实的需要,如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化解公司僵局等。股东退股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公司重大决策持异议的股东为了避免非因自己决策导致的损失而要求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购买其股份的权利;二是由于股东自身的原因而要求从公司撤出投资,如股东死亡或职工股东退休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3—2017年我国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从参股股东产权属性的视角,研究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对其创新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并非"一混就灵",国有资本参股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是有条件的.随着国有资本参股比例的提高并形成一定制衡的情况下,国有资本参股才能显著地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作为参照,民营资本参股则显著地抑制了民营企业创新投入,且股权制衡加剧了这种不利影响.其次,基于市场化水平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用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场化水平强化了不同产权性质参股资本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效应,市场化进程能够缓解民营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国有资本参股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融资约束越大,国有资本所起的缓解作用越强.此外,本文在更换所用检验模型和更换解释变量后,主要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为不同产权性质参股股东与民营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并对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天浪 《经济师》2006,(6):84-85
文章对我国相关法律中有关股东的有限责任进行了探讨,指出股东有限责任是特定情况下适用的历史名词,并不能说明和反央当代公司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后,在新修订的《公司法》中,赋予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很多权利,如选举董事、监事,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等重大决定权。只有在充分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才能行使这一切权利,做出合理表决。获得这些信息即需要保障股东知情权正确、及时行使,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无法正常行使,则其他权利无从谈起,所以,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尤为重要,保护股东知情权也更符合现代法治建设中以人为本和权利保护的理念。基于此,通过对我国公司法制度的分析,了解我国有限公司股东行使知情权的现状,对比国外有关立法制度,发现我国股东知情保护的不足之处,并尝试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由案例总结理论,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知情权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18.
何君光 《经济师》2003,(11):126-126,128
股东的投票权是股东获得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现场召开股东大会的方式及投票权代理制度不利于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网上股东大会及证券营业部终端投票使得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的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封闭性的特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人合性特征明显。与股份公司相比,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治理较为混乱。股东之间的亲缘关系或者朋友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知情权的作用尤其重要。股东知情权是股东所享有的固有性、工具性的权利,可以给受到压制的小股东有效的救济,保障股东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从股东查阅权的主体、股东知情权的边界范围以及对股东知情权行使的限制三个方面,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林昶豪  李雯 《经济视角》2012,(2):59-60,65
我国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相应程序。但是关于这些,我国立法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的解释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