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方针的指引下,苏州地区对农业生产结构也在进行合理地调整。由于社队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三级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这种可喜的变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不仅在苏州地区、而且对推动全国广大农村向着农业现代化方向前进、巩固集体经济和工农联盟,对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以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进程,都将发挥 相似文献
2.
一、“需求”——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的首要因素一国或一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有其历史渊源。由于“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①,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不管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然而,“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也是社会内部的分工的物质前提”②,“人口数”作为农业生产结构的“物质前提”是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实质上是社会内部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消费结构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反映,人口数量反映着社会“需求”的大小。所以,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与人口数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人口 相似文献
3.
努力调整生产结构 积极发展畜牧业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是保证经济繁荣,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不发达的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畜产品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工业增殖,财税稳定和社会安全。由此可见,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近一段时间全国畜牧业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是畜产品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很重要的原因是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其中肉类,蛋类发展迅速,奶类和羊毛滞后,如加工用的三分之二的羊毛需要进口,仅1998年进口6类乳制品10万吨,用外汇8.5亿美元,质量及种类… 相似文献
4.
5.
6.
一、木材价格形成的机制(一)木材的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等日常显示的商品价格,一般称为市场价格。木材价格,也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体现出来,每年每月都有很大的变动。木材的市场价格同其它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在下述情况下随之发生变动:(1)该商品价值的变化(例如,由于开发出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三、木材市场的组织与垄断价格的形成(一)木材市场的重新组织60年代以后外材体制的确立过程,也是进口外材的主要承担者综合商社(商业垄断体)重新组织木材市场的过程。尤其是在外材超过用材供应量一半的1969年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大规模的木材集团,建成了以综合商社为金字塔顶点的新木材市场体系。这样,日本的木材市场,也就成为垄断市场。 相似文献
8.
9.
10.
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过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发展经济,不能不涉及到经济利益.而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如果没有经营自主权,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也就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一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很快,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大大提高.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美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拟对这些变化趋势进行一些动态研究,以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战后美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具体情况及原因分析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将战后美国农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农场办的工付业更好地为农、牧业生产和职工的生活福利服务,我场就当前工付业建设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计划落实,指标可靠今年年初,各厂都先后拟定了工付业生产计划,这些计划绝大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畜牧业课题组 《农业经济问题》1990,(9):45-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畜产品是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在我国食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产品(食品类)与植物性食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人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肉类不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具有十多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种植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粮食生产的品种、面积、产量之间的比例。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对上述比例关系进行优化组合。而中国现有的种植结构是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适应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城市和乡村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分属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这种体制,长期以来制约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影响社会和谐。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打破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互相分割的壁垒,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相似文献
16.
17.
论文认为,兼业农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人口经济现象。据此,作者在概述我国兼业农产生的经济背景、兼业农的特点和形态、兼业农的经济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兼业农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总体机制”是在农业产业或农村社区对农业劳动力的“推力”,非农产业或城镇社区对农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作制度,历来是农业生产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尽管耕作制度作为农业科学的一个特定概念是近代形成的。回溯历史,我们可以认为从人类祖先发明种植业的第一天开始,事实上就产生了耕作制度问题。由于农业起源于一万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而文字的发明才有四千多年。因此,即使 相似文献
19.
四川劳务经济形成和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伴随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转移 ,四川劳务经济取得显著成效。2 0 0 1年出川务工人数达 5 60万人 ,从省外通过邮局和银行汇回的劳务收入达 2 35亿元 ;全省转移输出总人数 12 60万人 ,劳务收入达到 4 0 0亿元 ,超过全省一般预算收入。“九五”期间四川从省外获取的劳务收入累计达至 10 0 0亿元以上 ,劳务收入成为一种显著的规模化财源。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极。一、四川劳务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四川劳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大致可分为“起步、加速、停…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该州自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力开始突破家庭和社队的界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流动和多种形式的结合。其中,在农忙季节,农户之间由频繁的相互换工逐步发展到买卖零工和牛工,并在一些集镇上自发地形成了买工卖工的市场,当地人称之为“工市”。不久前,我们在红河州委政策研究室的协助下,到蒙自、弥勒等县对这种经济现象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