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品牌驰骋中国市场十余年的灿烂光辉正被一次次劣质风波覆盖。2005年,食品业、化妆品业的著名外资品牌均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而电子行业也未能幸免,索尼接连两次的数码相机事件、尼康电池事件等更是把外资巨头推到了风口浪尖。业内人士指出,在经历了一次次劣质风波之后,国内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信任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高端技术领域或价值链上游产业被外资垄占,尤其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资产被外资掌控。因此,在中国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情况下,要实现大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应实行品牌战略,努力推进品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冬 《上海经济研究》2004,(3):72-73,56
拥有雄厚资金和世界著名品牌,是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他们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跨国公司收购中国企业也是把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品牌作为其战略先导,利用品牌开创中国市场已成为外资,尤其是跨国集团的策略。但是,很多被收购的中国品牌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是发展了,而是被“封杀”了。  相似文献   

4.
尽管潜力巨大,但中国热水器市场品牌分敖,400多个品牌中,前十名品牌的市场总销量还不足60%,因此.无论是对外资还是内资巨头而言,要想真正在这一市场上称霸,还需要经过无数激烈竞争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外资零售企业涌入国内市场,零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有品牌作为现代零售业的一个主要趋,在我国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文章从我国本土零售业发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外资品牌扩展中低端市场 近日,全球最大的啤酒酿造商之一安海斯一布希公司宣布,其旗下的百威啤酒,从今年起进入中国县级市场,并且开始全力整合旗下3个品牌在中国的推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中本土品牌流失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外资并购投资方式将会获得快速发展。但是,纵观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外资并购历程,我国本土品牌在外资并购中日益流失,集中表现在中外合资企业领域。为此,本文通过对外资并购中本土品牌流失的现状、途径和原因的考察分析,相机提出了抑制本土品牌流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摆在国内品牌面前的,只有两种命运:不是被外资收购,就是被外资打死。”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金规铁律”般流传在国内日化行业,却又一语成谶。当强生经过2年的马拉松长跑,最终落槌100%股权收购大宝时,国产品牌似乎真的所剩无几了。而此时的情况更为危急,就是信贷的紧缩以及原材料的上涨,使得挤在跨国公司夹缝中的国产品牌发展空间更受局限。  相似文献   

9.
2012年开始没多久,两大外资零售巨无霸——沃尔玛和家乐福纷纷换帅。业界普遍认为,外资巨头换帅极具象征意义。随着中国进入转型时期,外资零售在品牌、管理、机制、资本四方面享受的“红利”正逐渐丧失,昔日显赫一时的外资零售巨头的“光环”渐渐褪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1,(46):49
一度被外资品牌包围的挖掘机市场,终于被本土品牌开拓出一片自己的"疆土"。不久前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了解到,众多国内挖掘机制造商津津乐道于本土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的对垒中收复了失地。而行业专家指出,尽管制造商看好市场前景,但核心组件对进口的依赖仍是本土品牌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浪潮下的民族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国并购浪潮下,许多民族品牌与外资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张。对需要引进外资以促进发展的民族品牌来讲,怎样处理好与外资共舞的问题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陈涛 《中国经贸》2006,(8):24-25
中国品牌研究院在第99届广交会期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2629位参加广交会的外商,据介绍,问卷设计的第一部分是请参会外商说出曾与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中国品牌,并对这些品牌做出自己的评价。结果,接受调查的外商共说出了3104个中国企业名称,而这些企业以自主品牌出口的只有143家(仅占4.6%)。针对外商对中国企业的认知度高于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认知度这一现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多数中国企业都是为外商OEM(贴牌生产),而不是以自主品牌出口。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86年,律师身份的他成功地将意大利著名品牌贝纳通引入中国,开启了外资品牌进入中国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4月10日,“第三届亚洲品牌盛典”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据介绍,第三届品牌盛典将紧紧围绕“品牌建设”核心,推出亚洲品牌盛典“四大系列”活动——2008年6月6日揭晓中国品牌冠军榜、2008年7月7日推出奥运品牌推广季、2008年9月9日在香港举行第三届亚洲品牌盛典。盛典期间不仅将发布2008年度“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的最新座次,还将着力继续推出又一强势榜单——“欧美品牌亚洲影响力百强榜”。同时,盛典期间四大主题活动“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新闻发布会、亚洲国际品牌颁奖典礼、第三亚洲品牌小姐大赛、亚洲国际品牌战略论坛等主题活动将先后举行。  相似文献   

16.
贺军 《中国报道》2014,(6):103-103
近日,有几件事情让在中国的外资高度关注,部分外资可能还会对此感到担忧。一是中央政府采购电脑禁装Windows8操作系统,二是合资汽车将退出中国军队公务车采购。让外资关注的是,这两件事情现在出台,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代表了中国政府的何种政策走向?会不会影响中国在政府采购市场的继续开放?客观来看,通过政府采购来支持国产自主品牌,这是多个国家都会采取的做法。比如美国总统的用车肯定不会用奔驰、宝马,德国政府的用车也不会买卡迪拉克,法国政府则肯定会用雪铁龙或标致。而在中国,政府用车绝大部分是外资品牌,至多是本土合资厂生产的合资汽车。这种情况当然会让一些中国政府高官感到尴尬,这也与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多年来“不争气”有关——只顾着造合资车占领中国市场赚钱,基本上忽略了自主研发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波 《上海国资》2006,(9):22-23
随着南孚、双汇、厦工等一系列曾构筑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企业落入外人之手,外资并购日益成为牵动人心的敏感话题,并在美国凯雷和徐工机械收购案中达到高潮,引发一场堪称经典的世纪论战。这场论战已经远远超越了个案范畴,迫使人们对外资并购进行整体审视和制度反思。  相似文献   

18.
刘立新  张晶 《新财经》2007,(1):106-107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如果买车只会考虑合资或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发展时间短,在质量、售后、安全等方面都还不能让消费者放心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新财经》2009,(6):46-47
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后,大都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淡出市场的结局。嫁入壳牌的统一润滑油在合资后的第三个年头为大家呈现出一个合资品牌的成功,打破了"合资之时即是民族品牌终结之日"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20.
姬殿 《中国经贸》2009,(15):62-62
来自家电卖场和相关机构的数据表明,国产彩电品牌与外资彩电品牌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今年,国产彩电品牌市场份额与去年相比大幅飙升,整体销售量占有率已超过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