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4点,伦敦奥运会拉开了帷幕,与体育军团的强势相比,中国品牌却显的异常失落,11家TOP赞助商中只有台湾的acer是中国品牌,而全部四个等级赞助商中,也只有acer和水晶石两颗中国独苗。为何前后两届奥运会,中国品牌在营销上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难道是伦敦奥运会的影响力不及北京奥运会?奥运会营销效果不佳?中国品牌集体差钱?是受柯达的影响?还是希望像李宁那样"花小钱办大事儿",也打擦边球?"最"营销据相关数据显示,伦敦奥运会吸引了超过47亿人的关注,同时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85亿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2.
WPP最新的研究显示,68%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奥运会让他们对奥运会赞助商的品牌更感兴趣。对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68%的中国人因为奥运会这场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而对奥运赞助商的品牌表现出比外国消费者更大的兴趣,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和欧洲仅为17%和11%。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8日,首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宣布首届中国品牌节开幕。有关领导、品牌企业负责人、赞助商代表、企业代表、品牌专家8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0,(1):88-89
CTR市场研究前言:如同刚刚过去的央视广告招标之于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作用,赞助商们对于重大体育赛事的热情程度,恰恰能够折射出一场赛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而赛事本身的宣传运作和品牌建设,正是促使赞助商热情洋溢的“催化剂”。体育赛事,早已成为各大企业宣传品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胡纲 《商界名家》2005,(12):87-89
2003年“神五”飞天时。只有5家赞助商,到“神六”就已经翻倍达到13家,像蒙牛、农夫山泉、飞亚达、中国人寿、科龙、长城润滑油等品牌纷纷位列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借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赞助商将获得双重功效,借奥运品牌来宣传自有品牌,同时还能强化在中国市场的实力。f旦是,奥运的竞技并不只是场内的运动比赛,场外各大赞助商们更是苦思冥想、早早准备,不断地推陈出新,铆足了劲发力北京2008。  相似文献   

7.
《广告导报》2008,(3):143
1月28日,中国国家羽毛球队与巴黎欧莱雅品牌共同宣布,双方正式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未来两年内唯一指定化妆品赞助商。  相似文献   

8.
江明华 《中国广告》2006,(10):134-134
奥运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考虑到北京奥运会要到2008年年中才能开幕。而每届赞助商又只能在奥运正式完结前。利用本届奥运的名义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所以,奥运赞助商及相关企业必须在2007就进行冲刺。大力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升级。对于那些非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来说,2007年更是不容错过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10,(8):69-71
本次世界杯,中国队依然缺席,但在世界杯赛场的广告栏上。首次出现了熟悉的汉字和中国品牌,如“中国英利”,这在以往都是英文占统治地位的世界杯赞助商市场上,让广大的中国球迷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6,(5):56-56,58
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为北京奥运会乳品业唯一赞助商,伊利集团的品牌主张是:“为梦想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11.
赞助商队伍缺少了中国企业身影,而中国制造商却支撑起半壁江山。伦敦奥运会刚刚鸣锣收兵。表面上赞助此次奥运会的中国企业,与上届在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相比,突然间少了很多。仅有来自中国台湾的宏碁进入TOP赞助商之列,来自大陆的水晶石数字科技为第三级供应商。赞助商队伍缺少了中国企业身影,而在另一不见品牌的领域,中国制造商却支撑起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2.
宋铮 《成功营销》2008,(10):30-31
当北京与奥运相遇,点燃的不仅是人文激情,也在成就着中国和世界经济飞跃的梦想。自2003年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先后有国内外54家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或供应商,其规模之大也达到了历史之最。他们当中既有第一次进入赞助商大家庭的中国品牌,也有Visa这样的老牌赞助企业。赞助商们纷纷表示,他们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而得到更大回报的企业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十分独到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16日,呼和浩特,镁光灯打向伊利,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代表伊利和北京奥组委签约,伊利独家获得北京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资格,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和中国西部第一个正式赞助奥运的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8月8日,首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宣布首届中国品牌节开幕。有关领导、品牌企业负责人、赞助商代表、企业代表、品牌专家8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在此次奥运前的营销大战中,强生公司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其奥运营销效果远远超过常规营销手段——8月15日,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08奥运营销报告》:截至7月21日,在62个北京奥运赞助商中,10%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奥运营销效  相似文献   

16.
"缺席"或许是一种理性选择,但也需要一种品牌大格局意识:对远期投资回报的眼光和耐心与2008年北京奥运的中国品牌军团相比,即将开始的伦敦奥运可谓惨淡冷清。联想已经主动放弃顶级赞助商计划,如果没有来自台湾的宏碁和来自北京的水晶石,中国品牌几乎就要绝缘赞助商席位乃至伦敦奥运会了。无独有偶,全球有45亿人次的球迷观看、被称为"比赛水平最高、观赏性最强"的欧洲杯赛事,也与中国品牌没有太大关系。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品牌的级别不够,还够不上世界级品牌。有意思的是,尽管无缘本届奥运会,中国企业已经充当着隐形冠军:伦敦奥运会纪念品有65%由中国制造,运动员身上的胸针、啦啦队的队服、体育场的座位……都有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2):84-84
前瞻观点:无论是品牌的国际化,还是市场、人才,资本的国际化,都是所有民族品牌在国际化道路上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阶段。一个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对资源配置的整合来为企业进行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在于差异化,但同时也强调各个板块的均衡。 2007年影响力:矢志不渝打造“中国篮球装备第一品牌”,成功结盟NBA,相继成为NBA火箭队、雄鹿队官方赞助商,第一家赞助WNBA的中国运动品牌,成为中国运动品牌与NBA合作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18.
2006德国世界杯点燃的不仅是球迷们心中的热火,更引爆了国内品牌体育营销的新一轮鏖战。与国外的跨国品牌相比,虽然在德国世界杯的赞助商名单里看不到中国企业的名字,但是包括联想、奥克斯、TCL等在内的中国品牌也纷纷采取与世界足球巨星签约代言的策略与国际品牌们同台共舞。这些事实与其说反映出国内品牌对“世界杯营销”的重视程度,不如说是国内品牌开始了借助体育营销挺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9.
余言 《中国品牌》2012,(8):35-35
燕京啤酒要争"罐"军了!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在今年伦敦奥运会之际,燕京啤酒却放弃了成为奥运赞助商的机会,选择了其他的奥运营销方式。4月26日,燕京啤酒集团正式成为中国乒协官方合作伙伴,全力支持中国乒乓健儿出征伦敦。对中国观众来说,乒乓球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比赛项目之一,燕京啤酒将自身品牌与乒乓球项目捆绑在一起,显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8日,还有一年,北京奥运已然进入倒计时。 奥运,作为体育营销的顶级平台,对于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多年的体育营销经验,各种体育赛事的赞助活动,使得企业在奥运营销上初具经验。然而,奥运在中国召开,却又是前所未有盛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畅游奥运这一世界性平台犹未可知。 对于奥运赞助商来说,筹备奥运营销的已有数年,步入了最后一年的收网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奥运赞助商身份来挖掘商机,如何在传播、终端上统筹并进,如何在经历了数年的播种之后收获品牌或市场效益的果实,是每一个赞助商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对于非奥运赞助企业来说,奥运所助推的消费动力已经体现,也正是企业发力的时机。然而,奥运知识产权和反隐性市场的大门,也在徐徐关闭。无论实力型企业抑或草根企业,都在寻找市场的空隙,寻找合理合法的机会接近奥运。 为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争夺“前奥运”市场》专题,以企业在奥运前夕的营销案例入手,希望为广告主有所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