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吴倩 《现代企业》2003,(1):53-54
据美国波士顿公司估计 ,中国公司的并购额在过去 5年里以每年 70 %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交易的活跃无疑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势态 ,以及并购管制的放松等诸多因素。回首我国并购市场自 1993年“宝延风波”以来的发展历程 ,在新的环境下 ,我国的并购市场将呈现如下五大新趋势 :一、法律框架将日益完善。并购法律监管方面长期以来波澜不惊 ,但自今年 7月份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以来 ,对并购法律的讨论骤然升温。 10月 8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  相似文献   

2.
并购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也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公司并购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和修订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以上市公司为目标的并购行为将会呈现许多新的特征,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借壳上市、集团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等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日渐增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我国已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律体制。笔者从并购重组的交易方式、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特别规定等若干细节问题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雷相中的若干注意事项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上市公司收购规则核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该办法立足于中国市场的现状,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进行了详细完整的规范,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大胆的制度创新。这必将引发一股新的并购浪潮,这股浪潮也将把证券市场重要参与一一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推向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提出,要通过立法和监管积极创造条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着手、使并购重组走出以绩差上市公司为中心.以价值转移和再分配为主要方式的死胡同.形成以实质性资产重组为主,以产业整合勾特征的战略性并购重组的新格局。我国交购重组是体制因素驱动型,立法和监管对开购重组的影响重大立法和监管应当鼓励和引导并购交易创造价值,让市场参与者有平等的舞台进行竞争,为证券市场大量历史遗留难题的解决剖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立法和监管的模式上.已于去年12月1日正式生效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采取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要约制度的设计,与美、英收购立法模式有根本性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鼓励了上市公司实质性并购重组。“积极鼓励”和“程序公正”是对收购立法和监管中的两大基本原则.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规定了采用全面要约收购方式;同时,为了降低全面要约方式的成长,鼓励上市公司收购.扩大了自动豁免和经批准取得豁免的范围.创造性地将要约中上市交易股份和非上市交易股份区别对待、分别定价、以降低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方式的成本。这位人士认为.平购重组目前已经超越新股发行市场.成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环节。自1999年以来每年约有1/3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平均1家上市公司每4年面貌就要更新:单以2002年为例、当年新股发行70家,而年度内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控制权生生转移的股权收购数量达122家,主营业务发生变化的重大重组数量为44家,大量的并购重组为上市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有所改善,为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但他同时也指出,鉴于并购重组的市场动机与利益机制的特殊性,一些并购行为利益的再分配和转移,没有创造出社会净价值,因此,需要从整体上改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效应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关于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并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朋  王鹏 《企业活力》2006,(9):25-27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后,上市公司并购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与成熟资本市场有很大不同,而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将对并购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后股权分置时期是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起至全流通之前这样一段时期,其与股权分置时期最大的差异在于虽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股票没有全流通,但是经理人员以及投资者的预期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资本市场价格体系向全流通化看齐。基于以上原因,后股权分置时期的并购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机遇。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的法律框架应运而生,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收购管理办法简化了收购的审核程序、拓宽了收购方式、规范了收购过程,这为完善和活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打下基础,也将激发更多的并购行为出现。而外资并购新规则紧随其后,8月8日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自9月8日起施行,该规定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的行为、以股权并购的条件,为今后交换股权的支付手段开辟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蔡悦 《上海企业》2003,(3):54-56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外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国家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以及上海在七大领域加大外资并购工作的实施,表明了,外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浪潮将涌起,我国新一轮的利用外资高潮正在兴起,外资在我国的投资也进入了更宽、更广、更深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权变动信息批露办法》及配套文件已经颁布,将于12月1日实施。而暂停已久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向外资转让的通知也在11月4日启动。这些文件一出台促使原有的并购方式逐渐淡出,新的并购方式将兴起,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并购新趋势(一)战略性并购走向前台长期以来,驱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巨大利益在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权和二级市场的获利空间。上市额度制使“壳”资源成为稀缺资源,那些拿不到上市通行证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便通过买壳的方式挤进中国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盘活资产,实现外延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北京辖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失败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交易筹划、执行、管理等环节导致交易不达预期的风险因素,分别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科学决策、提高整合监管能力,监管机构要保持定力、发挥监管合力、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以期提示上市公司理性并购重组,推动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再融资政策的要求,中国证监会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前股权分置改革进展情况,在全面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实践并参考境外成熟证券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06年5月8日起施行。《管理办法》以保护上市公司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宗旨,体现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拓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品种与方式、强化市场约束与公司治理机制等三大管理意图,  相似文献   

11.
王艳 《财会通讯》2008,(1):53-54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以公开方式向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股票的要约,以实现收购目的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年施行的《证券法》对要约收购作了专门规定。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进一步对要约收购予以了规范。2006年修订后的《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针对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12.
在股市全流通背景下,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日趋激烈,这必然会引发诸多恶意并购行为的发生,与恶意并购相伴而生的常常是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反收购举措,而对并购企业并购意图不明或目标企业管理层对其并购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的强行并购,目标企业管理层将举起抵抗的武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用一种或数种反收购策略回击。但是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反收购都没有涉及,仅在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有极少数条文对其加以规定,而且是不充分、不完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实践的混乱状态。本文将主要结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目标公司可采取的反收购措施、目标公司董事会在采取反收购措施时应承担的义务及其违反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现有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如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敌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事先不与目标公司沟通,也不顾及目标公司利益,而在市场上公开收购目标公司股票,最终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一种收购方式.敌意并购有悖于我们通常谈到并购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赢格局的特征的.到2006年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的制度安排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并购拉开了帷幕,也为可能即将出现的敌意并购提供了机会.在资本市场的新纪元,如何防范敌意并购,保持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保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7月31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5号,以下简称《收购管理办法》),8月15日下发了《权益变动报告书》等五个配套的信息披露内容及格式准则。《收购管理办法》及五个配套准则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就《收购管理办法》的主要政策精神作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活动频繁,上市公司收购作为产业战略和业务重组的重要方式,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收购人可以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获得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非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和流通股的二元化特征明显,这表明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  相似文献   

16.
朱林 《电子财会》2006,(9):33-37
一、引言 一个成熟的市场包括有效的资本市场,透明的经理人市场,以及一个活跃的并购市场。这些市场的相互协作将实现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其中,并购市场的活跃程度,是衡量资源配置效率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自1993年的“宝延事件”以来,上市公司之间股权转让、吸收合并等并购行为层出不穷。国资委直属的华源集团作为并购大潮中的弄潮儿,在短短13年间进行了大大小小90多次并购,资本由最初的5亿元扩增到572亿元,创下了中国并购的神话。但2005年这位神话缔造者却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尴尬的境地,连年并购的大笔资金支出使得华源集团的资金链出现了巨大的缺口,短短数月便遭到了来自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的十几起贷款逾期诉讼,最终因无力还款而被诚通集团重组。  相似文献   

17.
据《证券时报》和联合证券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中,进行关联交易的占55.56%,巧用会计政策的占44.44%。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危害了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证券市场各主体(如上市公司、股东、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始,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企业把跨国并购当成了企业国际化的快速通道,掀起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然而,  相似文献   

19.
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资本市场在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制度规定。其中第五十一条可以认为是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法条依据,本文拟对该法条所确立的管理层收购制度进行基础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的法规和办法的相继出台,我国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制度性障碍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