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斥了古今文人的作品,但我一直以小人之念去揣度君子的情怀。阮籍如果不身居高位拿着俸禄,能旷日狂放、纵情原野?即使是杜甫的茅屋,也是得到在位的友人资助才能建起。我也喜欢自然和田园,但是否这种留恋本身就是一种叶公好龙的行为?曾经体验过户外山中帐篷几被狂风吹倒,人在睡袋中蜷缩的恐惧;也在极简陋的农舍借宿,晚上听着梁上老鼠开运动会的热闹,居然还有运动员不慎跌落,  相似文献   

2.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于2012年3月2日上午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3.
4.
琼海农耕忙     
<正>~~  相似文献   

5.
6.
7.
七夕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七夕节妇孺皆知。它不但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中国农耕文化特有的土壤里茁壮成长起来的民间习俗。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文学作品,通过对与七夕节俗相关的牵牛织女的形象特征以及七夕风俗的主要内容:妇女呈瓜果乞巧、穿针乞巧、浮针乞巧、蛛网卜巧、庆贺牛生日、望云(天河)卜丰歉或谷价高低等习俗的分析、论述,挖掘其蕴含的农耕文化遗存,以期让读者更深地了解我国早期农业发展历史,更深地、全方位地了解我国经久不衰的七夕节俗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回顾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949年前我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阐述了1949年以来农耕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是一个从土地的外延开发利用到内涵开发利用,从平面利用到立体利用逐步深化的过程,且1949年前的农耕土地利用开发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经常以军事活动为先导、开发形式复杂多样、开发中实行综合利用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以空前的规模开垦荒地和开展土地改良,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质量有所提升,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和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仍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质量总体不高、退化现象严重、减少趋势还将继续等严峻形势。以史为鉴,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农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集约节约用地,构建生态良好、可持续的农耕土地利用格局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部农耕文明史,万幅社会进步图。全国唯一的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改扩建、陈列品的补充和陈列方式的升级换代,已于今年初重张,免费接待参观者。  相似文献   

10.
两汉农业之发达、技术之高明已为众家所论。牛耕之推广,铁器之使用,乃至代田区田之发明,皆证明传统精耕细作体系之初成,中原诸郡之农耕技术堪为其代表。然细考文献之记载与出土之铁器可知,精耕细作技术在中原诸郡的农业生产中并非唯一选择,其原因与表现皆非常复杂。本文认为,汉代中原诸郡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各不相同,经济与技术发展颇不平衡,因此其地旱作与稻作、牛耕与耒耜、精耕与粗放并存,交错发展,致使各地存在多样的技术组合并有复杂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12.
在英国,越来越多的都市人追求返璞归真,远离城市喧闹,聆听田园牧歌,享受乡村生活。英国人的生活,最理想的方式,是住在远离闹市的乡村。  相似文献   

13.
14.
新居前庭后院,房前屋后种上瓜果蔬菜,鸡犬之声相闻。这是四川省农家新村清新自然的景象。走进新村,农民高兴地说“家家有‘微田园’,这样的新村我们喜欢。”  相似文献   

15.
杨华 《农业经济》2015,(4):24-25
我国宏观经济的迅猛增长促使了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攀升,进而带动以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体验式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阐述了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内涵及其意义;从原生态农耕旅游品牌文化价值挖掘问题、旅游品牌运营问题及旅游产品开发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障碍所在;给出拓展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新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运营模式及开发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将于3月2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17.
<正>总有一些事让我们似曾相识,南美有一个传说就挺香格里拉的。好像也是欧洲的一位作家,虚构了一座理想之城——繁荣富庶,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得一塌糊涂。有人敢说,就有人敢信。尽管仅仅是个故事,还是不断有人挈妇将雏地去寻找这座城市。看热闹生怕事不大的人哪都不缺,更有好事者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农民在水稻种植及农耕文化的创新中一直是佼佼者,朝鲜族农民不仅有优秀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还具有优良的水稻籽种。从迁居东北到改写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改变了传统东北旱田种植技术,提高了东北水稻种植水平,使东北成为了中国有名的"六大稻区"之一,更有"五常大米"闻名于世。朝鲜族农民在稻作农耕中起了重要作用,促使朝鲜族自身农耕文化深受世界关注。研究了朝鲜族稻作农耕文化的保护及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垦历史悠久,垦区农场组织架构、农业用地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农垦文化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垦区应把握发展机遇,围绕"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实行"一场一策,一场一特,一场一游"的发展路径,融合苏垦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农场情怀等文化因子,通过田园综合体的打造,建设经济强、产业优、职工富、生态美、农场兴的新垦区。  相似文献   

20.
一进入苏格兰,就能感到与英格兰不一样的味道:山脉、丘陵连绵起伏,绿油油的农场到处可见,成群的牛羊懒洋洋地在半山腰上游荡。苏格兰农牧业发达,是英国粮食、肉类产品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