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对电子支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各家商业银行并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提供有效的支付服务。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子商务中的支付服务现状以及商业银行提供电子支付的可行性和服务方式,认为商业银行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电子支付平台。依托电子支付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且也为自身的发展打开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来,一些商业银行已经不满足于为电子商务提供结算服务的角色,开始涉足非金融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如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虽然模式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实现了网上银行与电子商务业务的对接。据了解,有银行已经将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领域。邵山:银行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热点,不过我们也关注到各家银行的运作模式也有诸多不同。作为对电子商务研究多年的学者,以及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士,各位嘉宾认为银行开展的电子商务经营可以分为哪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4):36-36
日前,工行北京市分行与掌上通商旅在线公司合作推出电话银行机票支付业务。该业务推出后,工行北京市分行的电话银行注册客户和非注册客户可通过掌上通公司订购机票.并通过该行95588电话银行进行票款支付、退款、查询等业务。电话银行机票支付业务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工行北京市分行电子银行代理业务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如何创新电子支付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支付有着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支付业务,业务种类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等,基本以传统电子化业务为主,也有部分银行开办了新型渠道(家居银行、视屏银行)支付。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的大潮推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及个人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网络渠道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8万亿元,互联网用户人均月网络消费达26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预计到2014年将达14万亿元(数据来源:《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金卡工程》2007,11(5):58-58
根据目前金融法学界和电子商务法学界的研究,电子支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支付包括卡类支付、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等,狭义的电子支付仅指网上支付。到目前为止,以银行卡为主的卡类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绝对主力,其它二者(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远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目前媒体报道的“电子支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分工与交流不断地深化,人类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作为交易手段的电子支付的发展,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手段,促进了人类的分工和交易活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电子支付的发展更为世纪末汹涌澎湃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推进了支付方式多样化和支付对象国际化的进程。如今,国际上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银行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银行支付手段,主要有第三方中介服务和信任支付系统(如CyberCash)、基于数字信用卡的支付系统、数字现金系统(如ECash、VISACash、Clip和Proton)。这些典型的电子支付系统和国内银行卡系统大多采用联机在线支付方式。由于目前国内通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覆盖面不广、网络通信速度慢且通用性差、在线支付系统对网络依赖程度高等原因,还不适于小额支付,无法面向社会对公众实行全面开放。为了适应金融国际化和…  相似文献   

9.
刘慧文 《福建金融》2007,(10):43-44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银行业务的推陈出新,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内电子银行产品、网络与互联网市场的受理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不断为广大用户推出更安全、更便捷、更值得信赖的电子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0.
电子银行的各种渠道分别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互补性较强。从应用角度出发,支付与订单采用不同的条线,不仅丰富了客户的选择,避免了特殊情况下无法完成支付的情形,而且不同条线间的切换可以提高支付活动的安全性,同时有利于客户间代付代缴业务的开展。多渠道统一支付方案设计建立多渠道统一支付方案,就是综合电子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09年,移动支付领域突然活跃起来,除了银行外,侈动运营商、银联,以及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摩拳擦掌,重金投入,对NFC和RFID两个主要技术标准争论不休。手机终端、受理环境的改造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移动支付市场还未见半点成果却已经硝烟弥漫。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最关键环节——银行采取何种策略决定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陷入技术路线之争,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金融信息化的浪潮和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业出现了明显的网络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网络银行的产生就是这个趋势的必然结果。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因特网为客户提供一种全新方式的银行服务,使得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支付平台崛起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开始向银行传统的支付领域渗透.本文旨在探讨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通过二者产品的优劣对比,从中寻求电子银行应如何借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经验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范围内起源较早且影响较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是美国的PayPal(其中文品牌为“贝宝”,以下简称“贝宝”),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由于中国大陆特定的市场与监管环境,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与贝宝的业务模式有所不同。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支付平台就是资金或与资金有关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平台。文章分析了农业银行具有建立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平台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电子银行是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产物.不仅代表最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还以独特的优势带动传统的服务模式向机构加鼠标的全方位银行服务转型。电子银行作为新兴业务代表.能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银行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电子银行作为为客户提供的商业平台、信息平台和资讯平台,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电子银行市场正处于从早期培育走向快速成长阶段.笔者就加强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推广工作.努力扩大建设银行的电子银行市场份额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实现柜面业务向电子渠道迁移是商业银行业务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所有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业已形成的共识。但是,在实现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向电子渠道迁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及时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以电子支付引领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银行是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目光的焦点。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各商业银行,都对电子银行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人民银行,银监会加紧了电子银行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意在引导电子银行快速、健康地发展;很多商业银行成立了专门负责电子渠道建设、规划电子银行产品、开拓相关客户群的部门;一些银行努力探求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之道,谋求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完美整合…… 所有这些现象说明,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已经不是个别银行的认识和行为。而是整个银行业面对新技术、新经济和新金融浪潮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自我国电子银行从网络银行起步以来,六七年间,已经渗透到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家居银行等方面,渠道和服务方式日渐丰富,电子银行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让客户深刻地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方便与快捷。 7月28日,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与赛迪顾问公司共同举办的“2006电子银行业务创新高层论坛”在京开幕。来自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个人业务部、零售业务部和信息技术部的有关人员近百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上,与会演讲嘉宾就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法律环境、创造现代银行商业价值、应用新技术不断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发言。本刊将此次论坛中演讲的精彩部分整理刊出。希望广大银行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一同关注电子银行的发展,探讨电子银行发展历程中的得与失。也为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共谋良策。  相似文献   

19.
刘红生 《金融会计》2011,(10):51-53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子支付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为电子支付增加了活力。但在看到电子支付快捷的同时,还要重视电子支付的安全。如何确定银行电子支付安全策略成为当前银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王伟 《金融电子化》2004,(12):34-37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代人的消费支付工具已经不局限于现金,而是扩展到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甚至手机银行。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这一现代化通信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如果谁还认为手机只停留在通信工具时代,那就已经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