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 《魅力中国》2014,(26):80-80
我国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坚固的艺术地位,戏曲艺术不仅体现中华民族的艺术特点、审美方向和欣赏价值,其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浓郁色彩的演唱风格特点和演唱形式,戏曲的唱腔是整个戏曲音乐用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而民族声乐,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唱法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以民族特色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根源的中国式歌唱艺术。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又各自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观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门,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作为其中最为璀璨的瑰宝,在充盈我国艺术宝库的同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艺术享受和娱乐的乐趣。民族声乐是中国独有的演唱方式,从广义角度而言包括戏曲、民歌和曲艺等,因此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的唱腔艺术在漫长的发展中,以其紧密的联系性为彼此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发展动力。文章以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之间的异同和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下二者的有机融合为研究基础,重点就传统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融合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鑫 《魅力中国》2011,(8):247-247
中国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作为中国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两种艺术形式,有如一对联系密切的孪生姐妹。二者在长期的发展与艺术实践中,不仅“求同存异”且相得益彰,它们既在相同点上携手并肩,又在不同点上相互吸长弃短、扬长避短、更上层楼,并实行唱腔与人才等方面的双向交流,从而比翼齐飞,各显千秋,共同为创造民族音乐的辉煌而不断地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聂文超 《魅力中国》2013,(26):98-98
中国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界里璀璨的一颗明星,它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下的艺术精粹,在中国音乐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当中,声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有了独特的传统声乐艺术,才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本文就声乐艺术在中国舞台中的表演缺陷着手研究,探讨声乐舞台艺术表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吴碧霞现象”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碧霞,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的优秀歌唱家。她以其对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以及外国歌剧咏叹调的驾驭能力,赢得了国内外声乐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声乐界依然存在着"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纷争的时候,"吴碧霞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不可跨界的观念,她不但跨界了而且在这两类声乐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她的成功在声乐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发了人们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韩冰 《魅力中国》2013,(26):112-112
声乐艺术与人内心情感产生碰撞,无法去直接触摸声乐艺术的存在。声乐艺术需要我们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领会。传统的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是当今时代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之美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所品鉴。当然,传统声乐艺术也被薪火相传。传统声乐艺术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独特的存在。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取代其呈现的价值和美的特性。本文从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及文化观的解析,论述传统声乐艺术中存在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尹楠 《理论观察》2012,(2):113-114
就中国少数民族声乐中所涉及到歌曲的独特性、歌曲演唱方式及少数民族声乐作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认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文化内涵与风格个性,体现出中国少数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在对少数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声乐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8.
钟啸隆 《魅力中国》2014,(21):77-77
(一)民族唱法的概念 说道民族唱法,我们得首先了解什么是民族声乐。民族声乐中的“民族”一词乃传自日本,而在此之前,我国称之为“中乐”或“国乐”,但为了把我国的歌唱艺术与国外尤其是西方歌唱艺术区分开来,便采用了“民族”一词,既将我国内地本土的声乐艺术称之为“民族声乐”,其中包括中国本土内所有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王秀丽 《魅力中国》2011,(17):249-249
戏歌,顾名思义,是带戏味的歌,是戏曲唱腔的旋律、结构方式和唱法与歌曲的旋律、结构方式和唱法的有机结合。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戏歌唱法”正是在传统戏曲、民族民间等唱法中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前提下,谱写自己灿烂的历史。它有民族唱法的亲切自然,也有戏曲的韵味,“戏歌唱法”通过“字、声、情、神、韵”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反映出了中国民族声钞戏曲艺术相结合后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戏歌的表现形式以及民族声乐中“戏歌唱法”的韵味之美、字正之美、腔圆之美,来阐述民族声乐中“戏歌唱法”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蒋诏宇 《魅力中国》2013,(26):18-18
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声乐艺术,能够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艺术与声乐美学的结合是艺术表演者一直追求的东西。本文从声乐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了声乐蔓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为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论碗碗腔     
古同州、朝州地区的皮影唱腔——碗碗腔久负盛名。本文探讨了碗碗腔——古老唱腔的渊源、发展历程,分析了碗碗腔的艺术特点:论述了碗碗腔与当地皮影艺术的关系与演变。  相似文献   

12.
曲波 《魅力中国》2013,(32):380-38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声乐文化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纳国外的音乐文化经验而发展成为新兴的音乐文化。探讨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音乐艺术时代风格概念的阐述出发,探讨了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以及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文章旨在为人们正确的分析我国现代音乐艺术的时代风格,为相关人士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现代声乐的时代风格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民族声乐作品,梳理传统戏曲演唱方法,总结演唱新方法咬字行腔规律、风格韵味和民族特点,力图探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及艺术表现,旨在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天石 《理论观察》2022,(3):134-136
声乐艺术的传播与普及,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获得极佳的视觉与听觉享受,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情感,人民群众在欣赏学习高雅音乐的同时也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更好更快的传播。也能让传统教育实现与社会艺术实践相结合,对促进中国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音乐教育的广泛传播,甚至在民族凝聚力上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涛 《魅力中国》2014,(9):90-90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声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作为典型的中国艺术歌曲《渭城曲》极具特色,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音乐与古诗词的完美结合使其极具艺术表现力,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声动宁波     
<正>编者按:为提升我国音乐艺术的整体水平,让盛世中国的声音插上歌声的翅膀传向全世界,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国际之间的声乐艺术交流,让中国声乐逐渐走向国际,同时,也为积极推动宁波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提升宁波的文化品位、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由文化部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于10月20日-31日日在宁波举行。除了赛事本身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本次赛事首创的志愿者家庭形式大获好评。与此同时,宁波市首届歌剧周也于10月  相似文献   

17.
从美学视域与高度来研究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人本性、多元性、情感性、创新性四大理论层面,对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均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武秀之教授是-位从事歌唱艺术和声乐教学近半个世纪的声乐教育家.她潜心钻研探索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较完整的声乐教学思路,其成果就是"三结合"的声乐教育思路."三结合"的声乐教育思路,首先体现在"假声位置真声唱"这种训练方法上.  相似文献   

19.
扎拉嘎呼 《魅力中国》2014,(17):114-114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世界声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与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0.
吴倩 《走向世界》2009,(10):56-5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几句节奏明快、大家耳熟能详的唱腔,在颂扬京剧艺术的同时,也把被称为"国粹中的国粹"——脸谱艺术推向了世界大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