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雅南  钟书华 《技术经济》2011,30(11):33-39,51
回顾了国内创新驿站评价相关研究,将其归纳为创新驿站演进动因评价、治理机制评价、绩效评价、站点建设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研究表明:外生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内生支撑条件下的驱动性是评价创新驿站形成动因的逻辑主线,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外部治理因素是影响创新驿站治理的主要因素;创新驿站绩效评价关注于定性的功能效用评价和定量的作用效果评价;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实践为理论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分析创新驿站的运作模式,针对其采用的BBS信息共享机制的不足,提出创新驿站联盟的概念,给出创新驿站联盟的架构,并就信息存储与表示、信息访问与传输及信息扩展对创新驿站联盟的信息共享机制作了重点研究,为创新驿站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便捷的架构。最后以苏州市创新驿站为例,设计了苏州创新驿站联盟框架。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中国创新驿站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关键链方法对创新驿站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项目进度管理的适用性,并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关键链方法可有效改进创新驿站服务的流程编制、改进创新驿站服务时间估计、加强创新驿站服务监控。提出建议:建立缓冲区电子化跟踪机制以有效监控创新驿站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  相似文献   

4.
创新驿站是科技中介组织在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中一种创新型的组织发展形式,其功能是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等科技资源及服务在中小企业间进行跨区域的配置,以提高中小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效率。创新驿站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对于创新驿站如何高效运行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创新驿站的运行效率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文章在文献[9]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针对苏州创新驿站运行的不同时期,给出激励机制的分析,以促使代理人(创新驿站工作人员)更努力、高效地工作,进而促进创新驿站技术转化率的提高,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提供支持性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如何对创新方法应用绩效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结合创新方法自身特点,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量化分析模型,实现了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绩效的定量评价。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过程中,创新方法应用绩效呈现出曲折上升的发展态势。最后分析了影响创新方法绩效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城市创新环境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影响城市创新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例,根据"三年大变样"以来各项指标的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年大变样"政策实施以来河北省的城市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河北省城市创新环境的评价等级为良,拥有了完善的政策法制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但在人文环境、基础环境和机制环境方面还有所欠缺。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河北省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并且能够为同类省市的创新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技术创新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系统是由若干系统要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传统的线性观点和线性模型已经不能适用于对技术创新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由线性、静态模式转向非线性、动态模式的发展轨迹,非线性科学的迅速发展,为更好的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本文在国内外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评价有关因素,特别是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运用托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状态发生变化的内在作用机理。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状态发生变化的本质,而技术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状态发生变化的运作,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技术创新评价方法步骤。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评价问题提供扩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创新驿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科技中介机构和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系统,它集中了各类创新资源,可以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合作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创新驿站的综合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信息服务、供需对接服务、技术评估和技术观察服务、经纪活动和服务行动以及创新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
苏州创新驿站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驿站是科技中介在全球网络化趋势下的一种发展形式,它的使命是支持中小企业跨地区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为中小企业获取技术提供一系列专业化的支持性服务。创新驿站在我国正处于建立初期,针对在建的苏州创新驿站,指出现有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运用双边市场理论,给出了新的"行区结合,以核促建"的运行模式,最后提出了运行初期市场建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驿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科技中介机构和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系统,它集中了各类创新资源,可以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合作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创新驿站的综合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信息服务、供需对接服务、技术评估和技术观察服务、经纪活动和服务行动以及创新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丰  王玉 《经济管理》2006,(7):39-44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成长路径的研究基础上,引出了一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框架,据此研究企业创新的不同路径,分析创新路径的内在机理以及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找出在路径传导过程中影响我国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要素,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和验证本文提出的自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流程设计及对供应商的评价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创新的新模式,提出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基本流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成本-时间模型的产品创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三角地区367家制造企业有效样本,分析环境知识学习、绿色创新行为与环境绩效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环境知识学习对绿色创新行为和环境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绿色创新行为对环境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绿色创新行为在环境知识利用性学习与环境绩效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环境知识探索性学习与环境绩效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结论揭示了环境知识学习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拓展了组织学习与环境管理等领域的理论空间,对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化评价对象包括环境、社会、经济、创新等要素。文章在阐述生态化评价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选择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创新生态化4个一级指标,对初次选择的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定二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构建了生态化水平评价分析计算模型。通过研究确定了包括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创新生态化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环境生态化(A)权重系数为0.5083,经济生态化(B)权重系数为0.2653,社会生态化(C)权重系数为0.1512,创新生态化(D)权重系数为0.0752。该研究为区域生态化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和环境动因进行分析,全面剖析了该公司的管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网络作为一个由多个行为主体构成的新型组织和创新环境,为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利于其进行知识创造的丰富的知识资源。企业由于自身知识创造能力的有限性和知识资源的稀缺性,因此转向区域创新网络中获取外部知识也就成为其必然选择。因此,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借鉴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SECI模型和知识创造场理论研究企业知识创造的机理,揭示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科学场、经济场和服务场对企业知识创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河北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系统结构、运行及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影响力进行研究,提出经济区科技创新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测算方法,建立了一套监测科技创新统计制度。经济区科技创新定量评价对于科学制定经济区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异同点比较、国家创新体系的各组成部分间关系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评价相关研究的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普适性发展评价理论;可借鉴系统评价方法、网络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等;应更注重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环境中的发展评价;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角度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的动态关系;应开拓国家创新生态体系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9.
首先界定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然后从主体要素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交互式学习等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知识转移的内在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知识转移模型,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转移概念,并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构建了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描述江苏区域创新环境的3个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江苏13个省辖地区的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创新环境差异明显,且呈阶梯型态势。因此,如何协调江苏不同区域的科学发展,改善江苏的整体创新环境,将其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