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在技术路线、原料市场、产品市场以及产业组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兴产业成长通常与新兴技术、新兴市场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对此交织互动关系难以提供有效解释。基于协同演化经济学范式,构建了分析上述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表明,新兴市场与新兴技术会通过影响企业满意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惯例频数的变化,推动新兴产业的演化成长。同时,新兴产业自身的演化也会影响新兴市场和新兴技术的演化,新兴技术、新兴市场与新兴产业处于协同演化之中,新兴产业成长呈现出多向互动、正反馈、路径依赖等典型的协同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中政府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荣贵  银路  王敏 《技术经济》2010,29(12):1-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首先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撑,而新兴技术从形成到商业化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政府政策的作用,提出政府在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不同阶段为有效促使新兴技术尽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化应用正在加速重构企业价值链。文章围绕A企业价值链重构进程,构建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四要素模型,以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在A企业的价值链重构初始化、价值环节重构和价值链生态化3个阶段,数字技术以知识赋能、组织赋能和网络赋能范式助推企业资源禀赋、企业战略、价值链重构模式和重构策略不断演化,促使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各构成主体之间实现有机协同,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对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需求。该研究在理论上打开了数字技术通过不同范式赋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1—2013年的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利用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内含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新兴经济、发展与演化、技术路线7个子网;"创业"子网覆盖的知识点最多,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等知识点既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知识网络的信息连通点。分阶段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变化幅度较大,发展与演化、制度、知识、公共政策、信息技术与管理、研发、学习等是近期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创业、发展与演化、新兴市场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兴技术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基于需求和供应视角对政府政策措施与新兴技术演化进行了匹配分析,并以3D打印技术为例,探讨了政策措施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演化形成阶段,新兴技术可根据其发展特征分为基础研究、初步兴起、相对低潮、重新定向和应用研发5个阶段。在基础研究阶段,政府主要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培育新兴技术;在初步兴起阶段,应注重为大学、科研院所、研发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资金投入;在相对低潮及重新定向阶段,政府要注重人才培养,支持并设立“示范工程”项目;进入应用研发阶段后,应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措施,尤其应落实领先市场政策。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的战略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使命是要素集聚与协同共享,其本质是知识网、社会网、物联网、价值网四网融合。要素网络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据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要素网络概念,研究其结构和内在关系,构建理论框架模型,并从动力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全要素网络共享机制进行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7.
建设传感器-物联网是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的重要结合点。物联网作为未来一项重要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已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面。从产业技术链的视角,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藉此提出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推动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标准;通过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不同层面的共同创新协同,形成完整性的产业价值链和产业技术链系统;重视技术应用推广,加强技术链拉伸与融合;通过链内升级、链间升级、跨链升级等路径,不断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必要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境下,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融合、产业与创新融合、创新与需求融合等多重内涵。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三重理论逻辑,即多元协同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逻辑、产业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面向内需为主的双循环构建的应用逻辑。要从异质主体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领军企业协同整合的治理机制、公平竞争政策导向的环境机制三方面共同着力,更好发挥创新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税收征管改革实践普遍利用了大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税收管理方式,但各部门信息化共享还处在萌芽阶段,所以结合新兴技术,建立一个全面覆盖的税收征管业务和信息共享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等特点,可以支持大量的涉税数据通过区块链、跨链等业务自动交换税务数据,增强各部门协同共治能力,从提高税务信息透明度入手,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全球科技竞争使得研发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价值提升的关键,创新要素成为产业发展演化的核心驱动力。在演化经济学理论基础上,从微观视角将RJVs联合研发创新与新兴产业的诞生、创新成本异质性与产业结构演化联系起来。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过程中,合作研发创新的成熟使得研发、信息等新兴产业伴随研发职能的独立而孕育催生;价值链、知识链、物联网也日渐成为RJVs研发驱动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协同路径。同时,RJVs合作研发资源整合为成员企业带来研发成本分摊优势,产业结构因研发成本异质性而发生演化变迁,其结果是向最有研发创新效率的企业节点聚焦收敛。  相似文献   

11.
《技术经济》2015,(9):32-37
通过对技术赶超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演化经济学中技术赶超理论的逻辑、经济史和创新政策等,总结了演化经济学中技术赶超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启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赶超并不是一个单调线性过程,成熟的技术轨道上并不存在赶超机会,只有在"机会窗口"时期率先进入新兴技术轨道才有赶超的可能性;第二,成功的赶超依赖于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的"创造性破坏";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政策不仅要能应对市场、公共机构和商业环境改变的挑战,而且要能改善国家创新系统的机能并增强赶超机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共生的协同进化系统,二者作为相互依赖的两个子系统,既有独立的次级系统的自组织演进,又有相互间的耦合与平衡。二者的协同演化需要来自系统自生的内源性动力的自组织强化,同时也需要来自系统外部力量的初始推动,以激活或助推系统的内源性动力发挥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耦合系统的演化动力主要由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来提供,二者的耦合要素在系统动力的作用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向高层级协同态势演进。  相似文献   

13.
借鉴生物共生演化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跨项目学习与项目内部学习的协同演化规律及其内在驱动力,构建了知识转移驱动的跨项目学习与项目内部学习协同演化模型。研究得出,在高新技术企业,跨项目学习与项目内部学习的持续协同演化是推动项目业务发展、实现知识动态演化与创新,进而提升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跨项目学习与项目内部学习的协同演化经历了寄生型、合作型和依存型3个共生关系阶段;知识转移是驱动跨项目学习与项目内部学习持续协同演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世界血汗工厂",本文构建了一个知识链、创新链、服务链、技术链共生耦合的"超网络链"模型,以协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5.
结合技术标准化的动态生命周期过程,发挥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的协同互动作用,对于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知识管理金三角模式,从知识创新、知识竞争和知识扩散3个层面,揭示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的协同关系作用机理,构建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模型,并以华为公司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演化进程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检验理论推导。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此为基础,建立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保障机制,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新兴技术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基于需求和供应视角对政府政策措施与新兴技术演化进行了匹配分析,并以3D打印技术为例,探讨了政策措施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演化形成阶段,新兴技术可根据其发展特征分为基础研究、初步兴起、相对低潮、重新定向和应用研发5个阶段。在基础研究阶段,政府主要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培育新兴技术;在初步兴起阶段,应注重为大学、科研院所、研发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资金投入;在相对低潮及重新定向阶段,政府要注重人才培养,支持并设立"示范工程"项目;进入应用研发阶段后,应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措施,尤其应落实领先市场政策。  相似文献   

17.
许倩 《经济地理》2019,39(2):152-160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与制造企业服务化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轨道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机理包括3类:驱动机理、拉动机理和差异化机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技术轨道驱动下投入服务化、企业边界变化以及用户需求、产出、政策拉动下与技术轨道的协同演化过程,且通过技术轨道形成服务化转型差异。制造企业对自身技术轨道的识别有利于确定发展所需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演化轨迹,把握实现服务化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19.
多主体模块化协同是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流创新模式,协同知识链的运行绩效决定着协同研发绩效和组织竞争能力。构建了共性技术研发模块化协同的过程模型、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业务流程的模块主体协同知识链模型以及协同知识链的知识流动模型,探讨了协同知识链知识流动的若干运行机理,分析了协同知识链中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知识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生态进化理论和混沌理论,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分析其知识优势(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 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点—链—网"立体演化过程,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演化分为生命周期阶段、生态进化阶段和混沌共生阶段;并以苹果、三星和华为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对上述演化阶段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的演化体现了酝酿、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过程;知识优势链的演化包括遗传、衍生、变异和选择机制;知识优势网络的演化体现出混沌特性,强调协同、共生和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