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本质原因在于“资产国有制与经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观和简单的认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无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析马克思“重建料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国有制”的本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全民所有制”表现形式之一的“国有制”,可以转化为“个人所有制”表现形式。据此,国有企业可以从竞争领域全面退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个人所有制”。文章最后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观念和制度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其一,保持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的“零规模增长”,其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制度方向是“国有资产”和“全民职工身份”的双向对等无偿置换,其三,警惕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所有者权利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特殊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从“指令性改革”、“被动式改革”向“主动式改革”转变的进程。最后,提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步入“主动式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在立足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再造,从而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沸沸扬扬地进行十多年,这当中既有成功和喜悦,也有经验和教训,现在到了必须进行全面彻底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误区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那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克服“国有制必须占主导”的传统观念,走出“产权制度改革包治百病”的理论误区,针对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选择适当的渐进措施,抓住重点和难点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经历18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近两年的产权改革试点,为什么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为什么相当多的国有企业情势更趋严峻?在国有企业问题上,我们有什么失误?值得我们反思。一、对待国有企业的四个失误18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了多种改革试验,反而使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分析,主要是我们对待国有企业相继发生了四个失误:失误之一,没有深入掌握国有企业的全面情况,只看到国有企业患有“体制病”一面;没有认识到国有企业还患有体制外的“贫血病”我国在成功完成“一五”计划之后…  相似文献   

5.
目标也就是目的。改革有改革的目的。“国有企业”(本文所谈“国有企业”主要指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关于“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各种看法。而针对“问题”相应确立的改革目标同样会是各式各样。但无论我们怎样改革,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应改变。“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宋继军 《经济论坛》1998,(16):18-19
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取得新突破,这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的内在问题,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攻坚战引发出“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企业改革发展战略,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二难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二难困境”,即政府必须管理国有企业,但政府又管不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存在激烈的争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看不到政府“二难核困境”的存在。政府的“二难困境”是我们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今后国有经济的出路在于:一是将国有经济控制在市场经济必需的限度内;二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法制化,制定国有企业基本法和单行法,使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依法行事;三是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上真正形成立法、管理、监督二部门相互制约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国民经济定位与改革思路刘光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发展,是现实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琚华琴,郭志强在我国1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障碍。这些问题不解决,则严重影响改革的进展。(一)关于正确评价国有企业的问题把对国有企业的评价列为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立足点问题”,并非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周德杰 《经济师》1998,(7):52-52
推进国企改革亟需理清思路●周德杰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进一...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企业改制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和建设●薛桂敏吴进玲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五大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创出崭新的局面。十五大后,国有企业的经济改组和所有制的调整,无论是“抓大”还是“放小”,发展的势头都很快,尤其...  相似文献   

12.
冯梅 《经济师》1997,(6):29-30
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人控制”的治理对策●冯梅我国国有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深层次的产权变革重塑市场主体,在公司制改组中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控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代理问题,是代理人侵犯委托人的行为,其原因中在企业治理结构转...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向股份经济性质转化,向独立自主经营,走市场化道路变轨,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现阶段经济工作重点。但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经济形式仍改而不变,经营管理机制仍转而不换。可见,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一、国有企业转轨的难点我们必须承认,这次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国家生产资料实行“私营”、“民营”,彻底打破直至取消“国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和重大转折。也正因如此,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成熟的套路,以致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1.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困扰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行政干预是企业发展的枷锁。虽然中…  相似文献   

14.
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模式与思路□蒋少龙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放活小的”与“搞好大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搞好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放活小的”。“放活小的”,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制度创新来搞好搞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改革的力度大,发展的质量好,议论正面的增多。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如何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改革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6.
杨洪江 《经济论坛》1997,(16):24-25
深化国有企业配套改革的几点思考□杨洪江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整体攻坚阶段,因而必须抓住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加强综合配套。从近年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暴露出来的矛盾看,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转机建制”的形式和内容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稳妥有效地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确保国有企业“三年扭亏”规划的如期实现,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今年来,任丘市委、市政府把“借助外力”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手段,精心谋划,积极运作,有...  相似文献   

18.
成有功益的的尝探试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搞活搞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在探索中一直没有间断过。在“问题——改革——新问题——改革”这一改革进程轨迹中,国有企业不良资产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以及不良资产的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治理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根本办法在于推进宏观环境的制度建设,并提出改善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国有企业股份化全员承包初探张星峰经营者个人承包在公有制企业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以及经营者与生产者不对称的矛盾,久已为改革所关注。为此,曾有人探索过“群体承包”或“全员承包”的可行性。可惜,实践只停留在“感情投资”之类的表层。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